原标题:深科技创新,人工智能向战略纵深进军——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综述
6月25日,在天津举办的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闭幕。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智能新时代:数字赋能 智赢未来」。主题很鲜明,就是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赋能产业和社会。
和往届世界智能大会相比,此次大会利用了元宇宙和云计算技术,满满的科技感。
首先,是「元宇宙会」。大会首次聚合5G、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目前最前沿的技术,打破时空限制,打造了开放多元、低延时、高沉浸的元宇宙主会场,为参会嘉宾呈现了美轮美奂的精彩场景。
其次,是「云展」。为充分展示人工智能最新成果,本届大会通过云展的方式,用6个展区将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内容呈现在「云端」。
元宇宙会场和云展,展示了人工智能和数字化在会展场景下的赋能。大会向参与者感受了元宇宙和云已经不是虚无缥缈的在空气中,它们已经走进了现实。
在疫情背景下,不少会展被延期或者取消,此次智能大会借助于技术的赋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线下做不了或者难做的事情,可以借助于云和虚拟化来完成。这是非常好的范例,也是此次会展一个突出的亮点。
此次大会还是一场高端的盛会。聚焦智能科技发展新趋势、新机遇、新挑战,围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双碳」战略等领域关键问题和重大课题,激荡观点、碰撞思想。来自全球的256家企业和机构亮出自己的「黑科技」。
周济、托马斯萨金特、罗杰瑞迪、王坚、刘烈宏、曾毅、周鸿祎等20位图灵奖、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和世界500强知名企业家发表精彩演讲,围绕人工智能伦理、科技赋能双碳战略等前沿课题展开全球对话。
此次大会也是一次合作的大会。本届大会期间,累计签约项目136个,总投资额约849亿元人民币,领域主要集中在信创、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为天津市制造业迈向高端注入了强劲动力,以智慧赋能制造业立市。
此次大会借助于多种媒体进行了广泛的传播,影响巨大。央视新闻联播进行报道,中央新闻网站、网络新媒体等100个网站平台账号参予网络直播,在线同屏峰值人数超2万人,遍布全球40余个国家,累计总浏览量达到17.8亿次,实现「百网同播、万人同屏、亿人同观」。
闭幕式上,还亮相了一个明星和两份报告。
一个明星是一抹蓝色的「天津号」。目前主流的新能源汽车都是利用电能充电电池或者氢能源,而「天津号」采用的是太阳能,实现了真正的零排放。除此之外,它还攻克了太阳能高效转化、高密度储能、轻量化材料等多领域前沿技术,集成了镁合金、钙钛矿、碳纤维、高阻燃降噪材料等47项先进技术。
正是这些技术的采用,使得它的体重和同类型车型相比减重了50%。
两份报告,分别是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2)》和《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2022年)》。
前一份报告指出深科技创新的基本内涵,通过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规模生产创新链的多层次网络化布局,积极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知识群、技术群和产品群的融合和技术体系的自主可控,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加速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纵深支撑。
在深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的驱动下,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报告递增效应,不仅表现为规模的快速增长,而且表现为应用领域的全面扩张和与实体经济的加速融合。
后一份报告,则出了两个人工智能区域竞争力排名。一个是城市排名:排名前五的省市分别是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和江苏,属于第一梯队;排名第六至第十的省份分别是山东省、四川省、安徽省、辽宁省和湖南省。
另一个是都市圈排名:在四大都市圈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长三角,排名第二的是京津冀,排名第三和第四的分别是珠三角和川渝地区。
在大会上,通过与会专家、学者、企业家的发言,不难看出中国人工智能和数字化发展的三点趋势:
- 左一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需要向深度进军。
深度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技术的深度,在基础研究方面关键技术的核心领域仍需攻关突破;另一个方面,加速向生产制造、城市管理、物流运输、居民生活等领域继续深入应用,挖掘更多的应用场景,实现技术和社会的深度融合,同时反过来借助于积累的越来越多的数据来促进基础技术的研究,因为数据为算法提供了原材料。
- 右一点:数据化是接下来的一个时代红利。
王坚院士把数字化比作100年前的电气化,100年前的电气化革命使西方站上了大工业时代的顶峰。那么新时代的数字化呢?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这么多的产业和城市以及人口,数字化红利如果完全释放,那覆盖面,渗透的面,难以计算。
全面数字化背景下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元宇宙的科技赋能,必将使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条道路上,与会的王坚、印奇、徐立们正带着他们的团队努力实现着他们的梦想。
- 下一点:人工智能、数字化是双刃剑,需要关注带来的社会伦理问题。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技术,正驱动经济社会新变革,与此同时也带来伦理、公平和安全等方面问题和挑战。
全球人工智能伦理治理体系建设面临复杂矛盾,远未成熟定型。比如,人工智能对于人的替代性带来的社会失业问题,不法分子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犯罪问题,数字化带来的个人隐私问题,数字安全问题,元宇宙世界的性骚扰问题,这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依然处在不断的完善中。社会各方面需要深入的进行广泛的合作,共同去解决这些问题。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