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百度智能小程序来了,AI全面落地可能就在眼前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在小程序的江湖里,新的招式总是层出不穷。
就在“Baidu Create 2018”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对外展示了一个贴着强烈百度标签的智能小程序。而这很有可能是百度手中的又一张王牌。因为,百度的AI技术极有可能将借助智能小程序成为新时代的“水电煤”,为今后的社会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
过去缺位的AI
人工智能发展到现在,其身份已经由一个单一的新领域转变为社会各行各业所需的底层建筑。在未来,无论任何行业,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都必须有源源不断的AI技术输送作为坚强后盾。如果说社会上的每一个行业都是一台巨大的发动机,那么AI则是它们能够日复一日保持高速运转的必备资源。但如此庞大的资源库要如何建立?百度智能小程序这次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以小程序的终端—移动手机作为托盘,以百度AI技术作为“水电煤”,打造一个真正能够惠及全民的“水利工程”。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All in AI”的口号喊得再响亮,也需要有踏踏实实做事的操盘手来掌这个舵。百度这次为小程序附加智能属性,恰恰在告诉市场,无论是用户日常生活当中最为普及的智能终端——“手机”,还是当下的风口——小程序,实际上还缺乏AI的身影。而如果我们想要实现AI的普惠理想,那么手机将是一个绝对不能被忽视的关键因素,之所以这么说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现今手机的高普及率能够保证AI全民触达,二是手机的全领域性应用可以护航各类不同的AI功能,三是 “打开手机即得”的AI获取方式,可以让全民使用AI不再有门槛。
不过,虽然手机是AI的“理想情人”,但是在百度这次给出信号之前,AI过去并没有
在手机移动端得到真正地落地普及。腾讯最先找到小程序这个入口,但是进洞探索找到出口的人却是百度。而出现这样的结果是有客观原因的。
1、微信小程序AI实力一般
是赛道就总有终点,对于人工智能来说这个赛道的终点就是实现AI的全面落地。百
度作为国内第一个布局的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头,按照“先技术后场景”的思路发展。到现在,百度已经完全有足够的实力把自身的AI技术带入寻常百姓家。而腾讯是BAT当中最晚入局的,所以,即使腾讯有着足够的用户基数和丰富的社交数据,但只要谈到AI技术层面的问题,腾讯仍居下风。
数据来源:CBINSIGHTS
这次,百度以AI技术赋能小程序,为小程序的开发者提供了包括语音、文字、图像和人脸识别等在内的多类成熟的AI能力,背靠云端数据、算法、算力以及百度移动端深度学习框架和各种移动设备基础能力。因此,加入百度小程序的开发者完全无需担心自己的AI能力,因为百度会成为其技术层面的最大靠山。
百度把过硬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具体的小程序载体相结合,虽少了点腾讯以往做AI下围棋、AI打游戏的实验性,但多的是百度自身当有的革命性。
2、侧重电商+游戏的微信小程序尚无AI普惠的使命感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017年平均每台高中低端手机分别安装的App数量为:52.1、
43.4和30.9。新的App层出不穷,加之微信公众号的打开率持续走低,社交巨头微信也会有危机感。于是,在去年微信推出了小程序。微信的小程序一开始主打游戏,是为了填满用户的碎片时间,现在又入社交电商,是为了收割社交红利,而两者的本质都是流量玩法。所以,事实上AI对于微信小程序来说并不是刚需。
数据来源:极光大数据
微信小程序的站台,明里暗里都显示了腾讯在努力捍卫自己的游戏地盘的同时,从来没有忘了要与阿里电商较劲的野心。但是不管是“捍卫”还是“下战书”的动作,都让腾讯少了一些巨头的使命感。而在当下,这个使命感就是实现AI的普惠。
这次的百度智能小程序基于百度AI开放平台的搭建,提出要实现AI能力普惠,让开发者重回业务理解与创意赛道。因为在此之前虽然小程序有能力成为集大成者,但是各自封闭的小程序生态却导致开发者如果想要更多的流量入口就必须开发多个版本的小程序,而这样的成本不低于直接开发一个App。开发阻止了普惠,那么就解决开发这个痛点。百度作为智能小程序的开发者,广开大门,提供AI技术,让其余的开发者们可以完全不再为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发愁。
3、百度AI生态从技术到业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日前,百度App日活跃用户超过1.5亿,信息流日活跃用户也在去年突破1亿。同样面对居高不下的DAU,微信选择走快车道,利用DAU做封闭式的小程序,留住用户。而百度则有点“愚公移山”的精神,先花大量精力扫除技术路障,然后再用自身的DAU建立一个更加多元的开放生态,循序渐进。二者区别在于理念和方法,模式上并无优劣。
简单梳理一下,我们可以尝试一窥百度AI生态是如何走上技术+业务循序渐进的道路的。从Apollo开放平台把无人驾驶技术开放给合作开发者和汽车厂商;DuerOS把云端AI能力开放给智能硬件合作厂家;抗大旗的信息流业务大量采用AI算法进行推送优化;百度金融赋能近400家机构,将智能化坚持到底,到现在,百度终于打出AI全面赋能移动端这张“王牌”。
尽管百度做小程序慢于腾讯,但是微信的孤军奋斗并没有能给行业带来曙光,许多机制层面的问题都处于难以解决的瘫痪状态。现在有了百度这一脉新的血液,小程序行业可以说真正迎来了新的增长点,必将带来真正的行业爆炸。
AI“老炮儿”百度到底如何让AI在手机上得到落地?
AI技术的成熟给予了百度足够的声量宣布推出智能小程序,而百度在对应操作层面上的做法也完全对准了AI要在手机这个移动终端上得到落地的相关事宜。
1、祭出“技术开源”大招,吸引最广泛的小程序开发群体
一方面,百度的AI生态将小程序的开发门槛降到最低,提供了多种不同的形式,方便开发者们把百度AI能力打包带走。首先,开发者可以通过和AI平台一样的服务端接口调用的方式,在小程序中使用所有百度开放的AI能力。其次,他们也可以选择使用百度自身封装的组件,在不需要服务器资源及服务端开发的情况下快速地完成AI能力的接入。另外,不管是通过百度直接面向应用场景而封装的AI组件轻松完成AI能力的开发,还是利用百度提供的移动端深度学习框架,进行更加个性化和深度的AI能力训练与应用,这两者都可以成为开发者们的选择对象。
另一方面,今年底,百度的智能小程序将实现技术开源。这意味着开发者们可以将自己在其他平台开发的小程序接入百度智能小程序,进而让这个智能小程序无缝运行在百度系App(百度App、百度贴吧、百度网盘等)以及外部App(如哔哩哔哩、58同城等)上,开启了一端开发,多端运行的新模式。
2、精准流量模式高度匹配目标人群,实现最普及的AI
在流量方面,百度计划将“搜索+信息流”的全部流量都接入智能小程序,另外,百度旗下的系列应用的流量也都可以开放给开发者使用。而且甚至百度之外的其他App流量,由于百度建立的开放生态,开发者们也能够得到免费获取这部分流量的机会。
搜索一直是百度的强项,用户在进行搜索动作的背后是其渴望得到实现的强需求展示。既然是强需求,也就意味着百度所产生的流量比起腾讯而言,是一种更为精准的流量。而这种流量对开发者们来说无疑具有更高的价值。此外,与微信小程序不同,百度智能小程序在百度App中通过“主动分发+个性化推荐”触达用户,信息流会把用户感兴趣的小程序推送给用户。例如“携程”智能小程序,不仅可以在百度App界面下面“我的”—“常用服务”当中找到,而且其还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场景自然出现在百度的信息流之中。
因此,面对互联网当中的长尾需求与用户有限的记忆能力这一对矛盾,百度擅长的搜索+信息流业务的确将会是最好的解法。
3、体验为王,AI才更能被接受和传播
小程序“用完即走”的特殊性一直使小程序的留存率备受关注。据有关数据显示,小程序的用户留存率在前三天会快速衰减,平均一周内留存率会下降大约10%。所以,提升小程序的用户体验,以接近Native App的使用感来留住用户是关键。目前,百度智能小程序的用户体验已经进行了最大限度的NA化。
只有保证了小程序使用的NA化,嵌入小程序的AI技术才能被更广泛的接受和传播,这是一个用户需求层次的问题。任何企业都必须先把最底层的问题解决好了,才能尝试锦上添花。目前,百度开发的一些智能小程序在用户体验方面均有非常出色的表现,比如之前推出的“长隆AR动物园”智能小程序,用户在动物园直接扫描二维码或者平面,就能够与AR技术加持之下的虚拟动物进行互动,完全颠覆了游客以往的游玩体验。另外,借助语音识别和音乐合成技术,百度的音乐类智能小程序“爱说唱”帮助用户实现了直接通过选背景音乐,说歌词,就生成堪比专业rap歌曲的梦想,其效果甚至还得到了实力说唱歌手孙八一的高度肯定。
百度智能小程序AI为先的交互方式给予了用户全新的体验,再加上最大程度的NA化削减了小程序使用的不适感。可以说,百度智能小程序必然会因为其带来的体验升级而普惠整个移动端,得到全新量级的传播度。
这次,百度智能小程序真的来了,“十年面壁图破壁”,AI飞入寻常百姓家或就在明天破晓时。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