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8月18日报道近日,由上汽新能源携手大学生开展的“荣威新能源”杯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圆满落幕。围绕“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理念,来自清华、北大、浙大等大学生带来的创新性节能环保解决方案让人脑洞大开、耳目一新。此举不仅有利于提高高校人才对新能源汽车与技术的关注和节能环保意识,更是上汽新能源着眼长远、吸引高校人才参与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与推广的重要举措。
“荣威新能源杯”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开幕式
注重人才培养提升“公民意识”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迎来收获期,并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但要成为汽车强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必由之路,而人才是重中之重。
“在双创背景下,为了改善人才从学校到企业的脱节,学校在培养目标上做了很多调整,培养学生双创意识,以双创为荣,培养双创能力和双创习惯。”教育部高校能源动力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江苏大学校长袁寿其教授说。
“荣威新能源杯”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正符合这一趋势,进一步增强了大学生节能环保意识、科技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扩大大学生科学视野,提高了大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调查能力。
据了解,本届大赛与往届相比,企业参与性强,专门设立了“荣威特别奖。而且,还有20多家企业对参赛项目感兴趣,在比赛期间签约洽谈。
“荣威新能源杯”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竞赛在江苏大学举行
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公关及数字营销部总监汤跃进先生表示,为了进一步引导节能环保意识,并为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提升的平台,此次上汽与江苏大学携手,将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带入高校,让大家体验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创新技术和节能减排效果。也让在校大学生看到了新能源技术如何实现节能减排,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创造力,从而充分发挥节能减排的示范作用,为大学生树立节能减排实用化标杆,引导他们更多地关注、关心新能源汽车发展。
坚持发展新能源掌握三电核心技术
上汽集团发展至今,始终坚持技术创新,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成果已达到领先行业发展的水平。针对国家油耗限值目标,作为世界500强排名第46位的企业,上汽集团于2015年4月率先承诺,“到2020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
同样是在2015年,上汽集团发布了新能源战略——“绿芯战略”,并将“绿芯”科技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上,使其混动车型实现了600km的超长续驶里程和不到2升的超低油耗。
上汽新能源自发展之初,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技术创新道路,注重品牌和品质双提升。上汽新能源汽车电池通过了美国UL 2580安全认证,达到IP67防尘防水标准。自主研发并获得美国专利的EDU智能电驱动单元,也成为了比肩丰田、通用的三大混动技术之一。
上汽新能源汽车
目前,上汽是国内唯一在“纯电动、插电强混、燃料电池”三大领域均拥有全球领先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车企,并自主掌握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驱、电控”三电核心技术。通过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方面的核心技术积累,推出全球首款互联网新能源车荣威eRX5。今后,上汽集团将继续在新能源各板块积累并集中优秀专业人才,强化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加大对新能源创新技术的投入。
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筑中国汽车强国梦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汽车年产销量由20多万辆迅速增至2400多万辆,无可争议地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但中国品牌汽车产品普遍缺少品质与技术,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依然很低,中国还不是汽车强国。而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上汽高层与江苏大学校领导探讨新能源发展
在汤跃进看来,随着补贴退坡和公民环保意识的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进入第二阶段,即从国家意志进入到公民意识阶段,越来越多具有节能环保意识的高素质消费者主动选择绿色出行。新能源车公民意识时代即将到来,之后还将经历“全民共识”阶段。“这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阶段,新能源技术将更加成熟,新能源汽车也将获得全民认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主动绿色消费。上汽集团将始终践行企业社会责任,致力打造更具时代意义的新能源汽车,筑建中国汽车强国梦。”
荣威e950
截止目前,今年上汽荣威新能源的销量已突破1万2千辆,同比增速是163.38%;仅在上海市场,上半年每卖出10台插电混动汽车,就有8台来自上汽荣威;尤其是荣威e550,近几个月的月均销量均在2000辆以上。而上市不久的荣威e950,7月份在上海的上牌已超过了帕萨特,成为B级车市场新的标杆。
荣威e950
按照规划,2015年到-2017年上汽新能源将推出六款车型。除6月份开始销售的插电混动高级轿车荣威e950之外,后续还会推出插电混动的SUV,纯电动的SUV车型等。至此,上汽新能源产品布局将完成从A0级到B+级,从轿车到SUV的全覆盖。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