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出行业务高活跃用户人群,滴滴开始尝试推出试驾业务,并逐步形成了汽车资讯、车商城、汽车用品、试驾等诸多业务,标志着滴滴出行大力拓展汽车电商领域。
发展历程
随着便携的智能手机开始走向普及,人们开始具备随时随地保持连接的能力,于是通过网络连接提升传统行业效率的机遇产生,此时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洞察者开始跃跃欲试,程维就是其中的一员,梦想着通过互联网改变打车领域。
2012年6月6日,程维于北京成立小桔科技有限公司,3个月后正式推出打车APP产品,其模式是通过“手机对手机”模式建立起了出租车司机与乘客之间的连接,并通过司乘互评功能建立信用评价平台,来帮助信息的快速匹配和交换,从而提高了乘客出行和司机运营效率。
优秀的创始团队,以及在线打车领域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得滴滴打车很快获得VC的青睐,并于12月获得了A轮金沙江创投300万美元的融资,这笔融资支撑了滴滴初期的运营推广,并获得可观的市场份额。
2013年4月,滴滴正式接受腾讯1500万美金B轮投资,腾讯的进入,带来了充裕的资金资源,以及流量支持、品牌背书、云计算等,这为滴滴后期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紧接着滴滴、快的、大黄蜂开始在打车领域进行激烈的市场份额争夺,经过数个月的激烈竞争与资源消耗,大黄蜂不慎败北被快的收购,与此同时,阿里宣布连同其它财务投资人一起注资近亿美元。
2014年1月,与微信达成战略合作,开启微信支付打车费“补贴”营销活动,同时,滴滴打车完成中信领投、腾讯跟投的1亿美金融资,自此滴滴与快的各自在腾讯、阿里支持下,为了市场份额展开一波又一波的火拼。
激烈的补贴战,极大的降低了用户的试用成本,再加上媒体的报道与用户传播,手机打车用户人群开始爆发式增长,在线打车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滴滴与快的收获一波爆发式发展红利。
2015年年初,滴滴、快的先后完成了分别由腾讯、阿里领衔的数亿美金的融资,然而面对持续的补贴竞争,双方投资者压力山大,而且众多细分创业 公司蜂拥出现(专车、代驾、巴士等),意味着彼此正在丧失持续发展的机会成本,以及国际巨头Uber的进入,最终促使双方在投资者的撮合之下选择了合并。
合并之后,滴滴快的基本霸占了在线打车市场,并开始培育专车业务,并试图通过专车来赚钱,然而此时竞争对手Uber开始大幅度降低专车服务价 格,为了应对竞争,滴滴被迫做了快车,由于快车比出租车价格低30%,业务量持续飙升,很快成为滴滴的核心业务。这之后,滴滴又做了代驾、巴士,并更名为 滴滴出行,意味着已基本完成出行市场的布局。
2015年10月,借助出行业务高活跃用户人群,滴滴开始尝试推出试驾业务,并逐步形成了汽车资讯、车商城、汽车用品、试驾等诸多业务,标志着滴滴出行大力拓展汽车电商领域。
滴滴出行的组织架构如下:
商业逻辑
滴滴出行发展的核心商业逻辑有三个,分别为补贴拓展用户、供给侧资源改革和构建商业图景,这三点共同驱动滴滴出行持续高速向前发展。
1、通过补贴开拓新市场
滴滴出行最初的业务为打车服务,即连接用户与出租车司机,通过改进双方的沟通机制来提升出租车行业服务效率。不过这种服务,仅仅限于出租车行业的服务优化,并没有本质上改变打车服务,因此行业初期变革动力不高。
然而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很快演变成网络打车进行补贴推广,这意味着同样是打车,通过网络叫车就比线下叫车便宜几块到几十块不等(降低经济成 本),这极大的强化了网络打车的优势,从而迅速培养广大用户互联网打车的意识,并养成网络打车的用户习惯,加速了网络打车的成长。
自此之后,滴滴在新业务推广之初,常常通过补贴、免费的方式吸引用户和司机的加入,比如专车、快车、代驾、试驾等,这成为获取新用户的营销利器,从而大幅度提升新业务的用户活跃度;
2、优化供给侧资源配置
优化供给侧配置
如果说滴滴最初做的仅仅是打车领域的连接优化服务,那么当其推出专车、快车后,则开始真正涉足共享经济领域,现在滴滴出行的平台上,专车、快车、巴士、顺风车、代驾、试驾,均属于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模式的核心为充分利用社会的闲置资源提供服务,具体到滴滴出行,就是利用在交通方面闲置的公共交通资源,比如一辆私家车,不可能24小时都开,产生不了更多的价值,你把它分享出去,利用车辆闲置的时间和空间,赚取一定的油钱,或者补贴家用。
目前在中国整个交通网络中,由于供给系统未能带来足够的支持,在一些情况下,用户出行会面临困境,而滴滴做的就是将一些现有的资源纳入至交通体系,比如汽车、司机、巴士等,从而改善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以增强出行服务,帮助人们的出行。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今年五一劳动节时,预定了跟团旅游服务,由于出行人员暴增,从早上6:00等到6:30也打不到一辆车,一旦错过了7:00 的登车时间,上千元的旅游费就泡汤了,此时果断拿出手机下载滴滴出行,最终以3倍价格打到一辆快车,顺利抵达登车点,可见共享经济在解决出行问题时的巨大 帮助。
除此之外,共享经济在提供出行帮助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目前滴滴平台每月为社会创造了 400 万个工作机会。
3、构建大出行商业图景
出行商业图景
自从与快的合并后,滴滴出行已经独霸出租打车领域。此时我们看整个大出行市场,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等许多业务,都是在现有滴滴打车业务场 景基础上自然延伸的,这是一项巨大的优势,意味着滴滴能够将现有用户群体导入到新业务领域,从而大幅度降低用户获取成本,从而实现低成本扩张。
因此,滴滴在占据打车、快车、专车、代驾等业务后,应该做的事情是继续推行业务扩张,从而占据出行市场更多细分领域,构建大出行商业图景,通过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来提升出行行业服务效率;
或许有人会问,不停的扩张是否明智?对于现在的滴滴而言,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决定企业规模的是效率,当扩张能够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时,企业就应该继续扩张,当扩张不能使效率增加时,扩张就应当停止。
由于互联网领域在产品、组织架构、协作模式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创新,从而大幅提高了各项业务之间协同的价值,同时降低了组织成本,使企业的边界大大扩展,Alphabet就是一个鲜明例子,相比之下,滴滴出行的规模要小得多,应该继续推进业务扩张。
设想滴滴出行未来的业务蓝图,可以划分为出行服务、汽车相关、互联网服务三个维度,具体如下:
(1)出行服务业务线:立志于成为出行的综合入口,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拼车、滴滴巴士、代驾、飞机票、火车票、企业用车、国际合作出行服务等,通过多种出行产品以矩阵式覆盖各个细分市场,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场景下的出行需求;
(2)汽车电商业务线:向出行领域上游延伸,围绕车相关的产业,进行关键细分领域布局,比如汽车资讯、新车销售、二手车销售、广告营销、汽配、汽车金融、试驾、汽车保养等汽车后服务市场全部覆盖;
(3)网络服务业务线:滴滴已经拥有2.5亿用户,成为了一个超级流量入口,可以借此挺近传统互联网领域,比如内容、工具等;
通过以上布局,滴滴将在出行、汽车、用户三个领域建立纵深产品体系,成为一个完整的出行生态,从而为用户提供提供整合式高品质服务,同时生态内各个业务模块之间可以相互导流来降低流量获取成本。
出行业务
从长远来看,滴滴出行的目标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从而给各种背影、各种收入水平的人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从而达到普惠出行的目标,这就意味着滴滴出行需要针对各个细分出行场景、各种人群推出具有针对性的出行方案。
持续开拓细分出行市场
目前,滴滴在出行业务领域已经推出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巴士共计六种产品,日订单达到1100万,其中出租车面向的传统打车服 务,专车面向高端用户人群,快车面向低端打车出行用户,顺风车即为搭便车服务,代驾主要面向不方面开车的用户,巴士主要补充公交服务的不足,不同产品满足 各个细分出行场景,最终组建一个出行服务矩阵。
滴滴出行日均千万的订单量,已经超出人为制定策略范畴,为了提高出行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对接效率,滴滴转而由机器深度学习来做决策,通过智能调配 网络的自我学习不断进步,了解每个地区的特征,以及提前预测需求量,从而安排供给端的服务提供,这也促使其持续加大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资。
以下详细介绍每条出行业务线:
出租车
自从滴滴和快的合并后,滴滴出行在出租车市场的份额高达90%,并成为滴滴出行的基本支撑业务,然而滴滴在出租车市场的主要任务并非赚钱,而是 解决行业效率问题,即通过互联网技术帮助帮助出租车行业不断的变革,从而让司机能够高效工作,能高效地接到更多的定单、更多地赚钱,据估算,滴滴产品让出 租车司机每天收入的增长10%—20%。
专车
滴滴专车是滴滴打车2014年8月19日宣布推出的为高端商务出行人群提供优质服务的产品,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滴滴专车已拥有超过500万的注 册死机,日均订单400万单以上,覆盖超过260个城市,占据行业8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超过出租车成为滴滴出行用户量最大的产品。
滴滴专车定位于中高端群体,主打中高端商务用车服务市场。车辆和司机均来自合法有资质的汽车租赁公司和司机劳务公司,经过层层严格筛选,审核培 训。每辆专车都是价位在20万元以上的中高档汽车,司机师傅统一着装、全程标准化商务礼仪服务,上下车主动开关车门、提行李,车内还备有免费充电器、饮 品、干湿纸巾、雨伞、儿童老人专属靠垫等出行必备用品。
费用方面,以舒适性专车为例,起步费为15元,每公里2.9元,当速度低于12公里/小时,还要收取0.6—1.2元/分钟的费用。
快车
滴滴快车于2015年5月7日推出,定位于大众市场,车辆多为10万元左右的普通入门级车,是一项非营利性搭车服务,乘客的所有付费,都归车主 所有,软件平台将不收取任何费用,另外滴滴快车将会为司机提供一定的奖励,以保证用户体验。以杭州为例,在费用方面,快车的起步费为0元,计费是1.3元 /公里,外加0.3元/小时的行车时间费用,但最低消费标准是7元。
2015年12月1日滴滴正式上线快车拼车服务,滴滴出行试图通过拼车,来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即在不增加车辆数量和能源消耗的前提下提供更多的运能,让更多乘客的出行需求被满足并降低出行成本,同时也让司机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和能耗成本下提高收入。
顺风车
滴滴顺风车是滴滴出行推出的一项搭便车、顺路车服务,其目标就是将相同的出行需求合并。一方面,滴滴依靠自身强大的出行平台进行调配,使具有相 同出行路径的乘客与司机连接起来;另一方面,滴滴顺风车有一定的社交元素在里面,通过顺风车服务,许多车主可以跟大家分享开车体验,多交朋友。
代驾
滴滴代驾是滴滴出行2015年7月推出的产品,其服务对象是醉酒、商务、旅游、陪练等不能自己开车的人士,通过在专业司机与需求之间搭建起连接 而提供服务。目前,滴滴代驾单日订单峰值突破50万,注册司机数为150万,其中通过审核上岗的有近30万,覆盖全国200个城市。
从大的方面来讲,滴滴代驾和E代驾之间仍进行着激烈的竞争,这意味着滴滴代驾仍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抢占市场份额。
巴士
2015年7月15日滴滴出行开始推出巴士业务,主打通勤班车和定制化旅游班车。据悉,滴滴巴士定位于连接社会闲置大巴资源和需求用户的智能出行平台,其通过大数据精准计算帮助每个需求用户匹配到所需线路。
目前,滴滴巴士已涵盖定制班车、旅游线路、包车业务和实时公交四大业务,其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民的出行,同时也补充了公交出行系统。
国际业务
除了国内市场外,滴滴出行也在进行国际化布局,其目的为帮助中国旅客在国外更方便地出行,就像柳青说的:“我们对于国际市场的看法为,通过延展国际合作网络,让我们的服务伴随用户走遍海外。”
目前,滴滴已经投资了全球部分地区领先的打车创业公司,比如投资美国的Lyft(仅次于Uber的打车软件)、Ola(印度领先的打车软件)、 GrabTaxi(东南亚领先的打车软件),其中滴滴已经与 Lyft 合作,推出了滴滴海外出行产品,当众多中国旅客来到美国,打开滴滴应用就可以使用 Lyft 的服务。
综合来看,这种以投资方式延展的决策,不仅拓展滴滴打车服务边界,方便用户在异国的打车,而且可以坐享这些公司成长红利。
汽车电商
汽车电商生态
滴滴产品模式的定位即为连接人与汽车,而汽车交通网络是一个很长的价值链,包含汽车生产、新车销售、二手车交易、金融保险、乘车出行、维修与售 后服务以及养护处理等环节,其中乘车出行是最大众、最高频、最体现价值的环节,也是整个汽车生态的核心,而这一领域滴滴已经成为行业第一。
这就意味着滴滴出行完全可以借助高频、大众化的出行服务形成的流量洼地,源源不断向新车销售、二手车交易、金融保险、维修售后、养护处理等低频小众领域导流,再加上滴滴出行已经具备的资源优势与平台信用背书,将轻松成长为上述小众领域王者,并借此获利。
汽车出行领域主要APP的MAU
其实这也是BAT商业模式的核心所在,就像腾讯QQ/微信垄断通信工具后,轻松成为互联网内容领域的领头羊,百度奠定搜索霸主地位后,顺势攻入 众多中间页服务领域,阿里成就淘宝电商王者后,轻松发展处支付宝、阿里妈妈、阿里云、菜鸟网络等业务。因此,我们很容易设想滴滴出行将霸占汽车电商、汽车 资讯、金融保险、汽车维修和汽车护理等领域,并连同出行服务共同构建起庞大的出行生态。
据统计,2015年轿车累计销量1178.9万辆,即便按照均价10万计算,这也是一个万亿GMV的大市场,而且还没有算上暴利的汽车维修、金融保险、养护保养等市场,因此对于滴滴来说,汽车电商的意义重大,未来很可能成为其重要利润源泉。
目前滴滴出行已经推出了上门试驾、汽车资讯、新车售卖、汽车周边等产品服务,其中上门试驾是通过低成本试驾服务(显著降低用户看车的成本)将部分有购车需求的用户筛选出来,目前已经覆盖几十个汽车品牌的上百种车型,积累订单数百万。
然而对于消费者买车而言,其在买车过程中会综合考虑汽车品质、价格和提车速度等购买因素,并最终决定买车途径,而在汽车维修、养护方面,会充分 考虑线下O2O服务质量、价格、便利性等问题,因此为了更好的布局汽车电商,滴滴应该兴建 or 整合各种与车相关的社会资源,通过网络技术将其连接在一起,高效率为客户提供服务。
我们为滴滴出行提供如下三点发展策略:
1、通过自建、收购补全业务模块。比如自行搭建新车电商交易平台、汽车媒体平台、广告营销平台,收购“车轮查违章”、二手车交易等产品服务。
2、兴建基础设施提升行业效率,建立服务壁垒。京东商城能够在强大阿里电商生态下逆市增长,充分说明了基础设施服务的重要性,滴滴出行非常有必 要在此深入思考,并建立起高效的汽车物流服务、信息连接系统、统一验车服务、应急维修相应服务等设施,做到即彼此连接、兼容又高效合作,从而提升整个行业 的服务效率。
3、采取分拆降低投资风险。对于投资大、面临持续亏损的业务,滴滴出行可以分拆进行独立融资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