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车市正步入尾声,整体销量的持续下滑给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从1-11月的产销数据来看,全年负增长已成定局,中汽协所发预测显示,全年将会有8%左右的下滑。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尤其对于高档车品牌而言,依然能在市场寒冬中取得进步。
聚焦到高档B级车市场,整体来看稳中有变:榜首之争落在奥迪A4L和奔驰C级之间,前者目前优势明显,夺冠在望;宝马3系11月销量重回万辆大关,虽然经历了换代周期的磨合,最终还是在年底回归“赛道”,为明年的争夺抢回先机。
全新奥迪A4L
数据显示,奥迪A4L在1-11月累计销售超15万辆,同比增长3.4%,领跑高档B级车市场。尤其是今年下半年,奥迪凭借后半程发力,连续数月超过竞争对手,将此前丢失的阵地一一夺回,确实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当然,作为奥迪家族的重磅车型,A4L一直扮演着销量担当的角色,为奥迪最近两个月的回升,贡献了市场份额。数据显示,奥迪在11月的成绩颇为丰硕,销量超6.7万辆,除了A4L和A6L两款重磅轿车表现突出外,其SUV产品也迎来全面爆发,市占率再度提升。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走访一汽-大众奥迪大区和经销商时了解到,今年的核心词是“聚力”,经销商力争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不以单纯的销量指标“搞压库存”,要从产品力和服务力两个方面下功夫,以求可持续发展。
相比之下,奔驰C级在今年5-7月一直保持细分市场冠军,其他月份也呈现出“一争高下”的局面,但从三季度中后段开始,逐步被奥迪A4L反超,多少有些可惜,从目前的市场竞争来看,全年很有可能获得“榜眼”位次。
奔驰C级
奔驰在今年的市场走势,以平稳为主,销量同比增幅也在德系三强中居于中间。从产品生命周期来看,奔驰C级确实略显老迈,稳健的节奏也在情理之中。从整体竞争来看,今年奔驰和宝马的争冠形势尚不明朗,但双方销量超70万辆大关,已不成问题。
广州车展期间,履新仅三个月的北京奔驰销售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铭就接受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采访,他强调与合作伙伴的精诚合作,以及未来发展中品牌和产品的重要性,“让我们有机会、有能力捕捉到每一个细分市场、每一个细微市场的客户需求,这也正是我们的竞争力所在。”
全新宝马3系
虽然宝马3系在今年早早脱离了“争冠”的行列,但从最近3个月的表现来看,还是可圈可点的。在经历了产品换代的磨合期之后,宝马3系终于重新回归了“赛道”,在11月的销量一举破万辆。从数据来看,宝马持续保持着稳健增长的态势。今年1-11月,宝马集团在中国累计交付65.6万辆新车(含MINI),同比增长13.6%,在“德系三强”中表现最为突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走访宝马4S店时了解到,3系的终端价格目前有所松动,开始出现一定比例的折扣(降幅约为2万元左右),对其销量的拉动作用也较为明显。考虑到目前竞品的价格区间,宝马3系未来还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纵观二线高档车市场,“齐刷刷”迎来产品换代潮,凯迪拉克借助排放升级的契机,让ATS-L退出历史舞台,继任者CT5月度“首秀”销量接近3千辆,实力不容小觑。上汽通用凯迪拉克市场营销部部长冯旦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非常希望CT5成为“爆款”车型,其全新的设计、精细的内饰,以及表现突出的动力配置,代表了凯迪拉克全新平台车型的先锋。
沃尔沃全新S60
相比之下,沃尔沃S60和捷豹XEL也相继迎来换代或改款。尤其是沃尔沃S60,笔者此前曾多次质疑其“产品老旧”、“换代缓慢”;就在近日,其迎来全新换代车型的上市,有望对沃尔沃接下来的整体增长,提供重要支撑,可谓是蓄力谋篇。
(责编:郝冉)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日媒称本田和日产将开始进行合并谈判,应对电动车竞争
- 比亚迪海豹获评2024-2025日本年度风云车“十大最佳车型”奖 中国品牌首次
- 11月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增长11.1%和11.7%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45.6%
- 一定红开启电混越野新时代 最强泛越野坦克500 Hi4-Z预售价37.98万元
- 萝卜快跑宣布获批香港首个自动驾驶牌照
- 鸿蒙智行尊界S800正式亮相,预计售价100-150万开启预订
- 华为与江淮强强联手,尊界S800在华为Mate品牌盛典正式亮相
- 尊界S800时代旗舰亮相华为Mate品牌盛典,鸿蒙智行“四界”阵容齐聚
- 智界新S7惊艳登场,售价22.98万元起
- 百度萝卜快跑自动驾驶网约车平台计划在香港试营运,年底前或启动机场测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