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宝马集团和长城汽车合资的光束汽车项目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正式启动。双方在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进行纯电动汽车的联合研发,预计未来的MINI纯电动汽车以及长城汽车旗下新产品均将在此投入生产。
“我们深化创新合作,聚焦研发与生产,充分发挥股东双方的专业技术。”傅乐希表示,宝马集团是电动汽车领域的先行者,熟稔全球各地的需求特点。长城汽车是中国本土汽车公司中创新、高效的重要企业。我们正在推进在跨地域、跨企业文化下的研发工作,为我们的共同目标定好基调。
11月29日,宝马集团和长城汽车合资的光束汽车项目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正式启动。这是继2018年宝马集团与长城汽车在中德两国领导人见证下签署50:50的合资协议之后,股东双方之间创新合作的又一里程碑。
光束汽车项目启动仪式现场
据介绍,光束汽车独特的新合资企业模式不仅在生产层面,还包括双方在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进行纯电动汽车的联合研发,预计未来的MINI纯电动汽车以及长城汽车旗下新产品均将在此投入生产。光束汽车项目总投资为51亿元人民币,年标准产能为16万台,预计拥有约3000名员工。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表示:“光束汽车项目将会是中国汽车发展史上质量最高、最具创新和影响力的中外合作典范之一。长城汽车和宝马集团的合资,对长城汽车的全球化战略是强有力的支撑,是实力派的强强联合。我们将同宝马集团与政府一道践行承诺,扎实推动工厂的建设,全力推动项目投产,持续护航经营发展。”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
宝马集团研发董事傅乐希(Klaus Frohlich)表示:“我们深化创新合作,聚焦研发与生产,充分发挥股东双方的专业技术。宝马集团是电动汽车领域的先行者,熟稔全球各地的需求特点。长城汽车是中国本土汽车公司中创新、高效的重要企业。我们正在推进在跨地域、跨企业文化下的研发工作,为我们的共同目标定好基调。”
宝马集团研发董事傅乐希
作为最早建立新能源子品牌的车企,宝马集团致力于成为新能源领域领导者。据了解,宝马集团于2007年启动“Project i”项目,在2011年成立全新子品牌BMW i,并先后推出了BMW i3和BMW i8,并取得不错的销售成绩。截至今年十一月,宝马交付中国客户新能源汽车已达5万辆。今年年底,在全球完成50万辆新能源车交付用户;2021年底,将有100万辆宝马新能源产品行驶在路上。
据介绍,光束汽车项目集研发、生产、仓储物流于一体,产品将面向全球市场销售,共同研发和生产是本项目的重点。光束汽车立足于股东双方的研发能力和研发资源,同时借助宝马集团在全球市场技术经验和运营实践的支持,实现“联合研发,中国制造,服务全球顾客”的崭新业态模式,新模式下的合资公司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互补与合作双赢,充分发挥股东双方在资源、效率、技术、品质方面的优势。
按照规划,光束汽车的产品将按品牌分别进入宝马集团和长城汽车各自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双方将坚定不移地继续与现有销售和服务网络合作伙伴保持成功的合作关系。
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樊金龙表示:“光束汽车项目开创了中国汽车产业开放合作的新型范例,也必将为苏州乃至江苏省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江苏省委省政府将全力支持光束汽车项目建设,把所有在江苏的企业都作为‘苏企’,一视同仁为企业创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光束汽车项目俯瞰效果图
此次启动仪式的举行,标志着光束汽车项目的正式落地,也开启了宝马集团和长城汽车合作的新征程。相信在宝马集团与长城汽车的技术、生产协同合作下,光束汽车项目将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联合效应。同时,伴随着光束汽车项目的深入推进,这股寓意光明、荣耀、清洁、能量和速度的合资新力量,也将开创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格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
(责编: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 首届王朝盛典举行:华夏风韵与未来科技并行,品牌文化与科技完美对话
- 2025首届王朝盛典举行:定义国潮美学,悦享朝粉盛宴
- 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首次突破1200万辆,连续十年居全球第一
- 焕新Model Y上线,国内车企何以应对?
- 特斯拉在美召回约23.9万辆电动汽车,存在后视摄像头故障
- 特朗普说上台后要加关税 汽车供应商在考虑生产搬迁
- 何小鹏回应特斯拉焕新 Model Y“撞脸小鹏” :好的设计总是心有灵犀
- 余承东评价特斯拉焕新 Model Y:智界R7仍然保持领先优势
- 特斯拉陶琳:2024年上海超级工厂年交付量超91.6万辆 占全球交付量的一半
- 哪吒汽车官网无法正常访问 显示“系统维护中”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