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上海车展,新四化的展示占据了每个展台的核心位置,它不仅仅局限于中外整车厂,更是延伸至出行领域,比如分时租赁、共享出行。对于共享,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从早期的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到现在的共享充电宝,共享经济已经风靡了2年左右的时间,但是如何从资本游戏转变为盈利方式,一直也没有找到很好的方法。特别是伴随着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的大规模倒闭潮,押金退还难等现象的集中出现,对于共享经济,社会上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本次车展,新浪汽车采访到国内分时租赁领域环球车享(EVCARD)总经理曹光宇,听听他对于共享出行的理解,以及环球车享的现状和未来规划。曹光宇表示,共享经济眼下碰到了一些问题,资源的使用效率不高,每天的收益和成本不平衡。尽管如此,对于共享经济的情景,曹光宇仍然很有信心,“大家共同认识到这个是未来城市出行生活很主要的方式,一定代表着前景。无非是到了这个前景,什么时间到,这样的理想前景没有到的时候,我们怎么样持续的过好这段时间。”采访中,曹光宇还透露,环球车享有望在未来两年内走过盈亏平衡点。
问:能不能请曹总介绍一下这次车展给我们带来什么重磅的消息?另外确实年初的时候大家对共享的话题稍微有一点负面的消息,您认为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今年会有哪些计划与行动,至少我们好的成绩能够让那些不好的影响烟消云散?
曹光宇:对于大家的质疑或者一些偏见,最好的回答方式是事实胜于雄辩,每次车展无疑就是汽车行业的一次盛会,其实车展上主要是整车的展示,特别是新车的发布,这是一个重点。无论是媒体还是观众,更多关注的是明星车型。对于我们这样的以汽车出行服务为主的,在车展上不会成为主要的关注焦点。
无论是媒体也好,来参观的观众也好,有一部分是关注我们的话题,有一部分本身是我们的用户,借这个机会我们也能够形成一些互动和交流。这次的车展上我们的大股东上汽集团正式的整体展示环节里面,我们把移动出行服务打包在一起,给用户一个相对完整的展示,包括出行生态链里面,因为我们看的是分时租赁,再加上想到出行就是网约车,我们车享科技是车生活服务,三享一加结合在一起,给大家做了展示。
对我们来说,更多关注到的是参观体验,首先我们也让大家有一个放松的环节,通过一些互动的游戏,大家可以获得一些意外的惊喜,以及我们后面的这些体验券,优惠券;第二个,我们这次也通过电子大屏的方式,把全国现在布局的状况和实施的动态也给大家一个展示。另外也通过互联网媒体的方式,还有一些卡片的方式形成一些使用过程中的小贴士或者即时注册等等,可以形成一个互动。旁边也可以对于新了解的人,专门有一个车,有一些使用的流程在车上也可以体验一下。
大概就是这些,常规一个城市公司的门店里面都能看到的东西,现在又集成到上汽集团移动出行的生态环境里面,总体展示出来了。这是这次车展上的情况。
第二个,从去年开始,大家对于共享经济关注,最早期的共享单车出了问题,接着共享汽车也有一部分企业爆出了一些负面的消息,甚至有一些还出现了倒闭的现象。
这个时候大家反过来了,反问前期快速的规模发展阶段,这个模式到底能不能可持续,在市场上用户或者投资者是不是值得长期信赖的模式,这些都产生了疑问。大家反过来冷静下来看,一个是分析一下原因,另外针对这些原因,是不是有一些相应的快速的优化调整举措,还有这个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样的主体,用什么样的方式适合。因为我们本身背景是全国资企业,国资企业有一个好处,就是稳定性高。当然了,相对来说决策程序规范,效率不那么快,所谓的灵活性不够。
但是要辩证的看,如果在大家快速发展阶段的时候,可能我们的决策机制没有那么快的时候,我们的发展速度不是那样快。另外一个,对于大家理性思考退潮的过程中,我们这种相对稳健的方式也保护了我们。
具体来说,共享经济现在碰到了一些问题,资源的使用效率不高,每天的收益和成本不平衡,我们也碰到了这样的挑战。对于这个问题,还是结合投资人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个模式到底能不能盈利。我对这个事情是有信心的,信心来源于两方面,一个是大家共同认识到这个是未来城市出行生活很主要的方式,一定代表着前景。无非是到了这个前景,什么时间到,这样的理想前景没有到的时候,我们怎么样持续的过好这段时间。
然后就是第二个问题,怎么样过好现在。我们现在的策略和经验,按照城市分类,一城一策,做好各自的精细化运营这是根本。我们的共享出行,特别是分时租赁其实是对传统的租赁方式的升级,传统的租赁方式,日租车、长租车的模式都是比较成熟的,可以持续的。现在只不过打碎了以后让用户自助的方式,如果这种模式没有真正的送到用户需求的点上,其实用户是使用不到的。用户的体验感不好,车辆的使用率也低。所以针对城市我们首先要抓住用户群体的需求,出发点、目的点在哪里,我们在这些点上建立我们运营服务的网点和中心,同时把我们的车辆尽可能多的调动起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保证车辆的安全、整洁以及后台服务相应的及时、准确。
其实大多数的运营主体在面上都把这些工作做了,无非就是运营过程中没有把用户的需求跟实际对起来,就出现了车辆使用率低,网点在管理上跟不上,最后导致了收益也少,用户体验也差,我们在过去的三年里面,16到19年,三年来我们走过了一些探索的路。其实从去年开始,我们的城市分类指导,65个城市的运行,有一些城市已经过了盈亏平衡点,今年更多的城市也能够逐步出现,也能够通过一些报道以及投资人关注的事儿了解到一些信息。
另外,总体说环球车享应该在未来两年内能够走过盈亏平衡点。这是我们现在有希望的事儿,也是必须做到的事儿,只有做到了这个,我们的模式才能可持续。而且大家也能够看到同样合作伙伴也有一些城市里面看到单车收入是很不错的,这个都是完全有希望的。
另外一个方面,现在在中国的共享出行,大部分是租赁,电动车用的比较多,我们也看到电动车技术在快速进步。典型的事件是国家现在在补贴退坡,但是大多数企业价格并没有上涨,这就说明了大家有这样的成本控制能力了,或者至少有这样的成本控制的决心和目标。
问:曹总我们今年有没有什么计划?比如说扩大多少个城市运营?然后您刚才说纯电动方面,您认为未来共享出行,分时租赁,电动出行是终极形态么,有没有新的能源形式?
曹光宇:您刚才说的问题,首先是说这个城市规模的扩张,现在我们逐步由原来的面上布局的快速发展逐步精细化聚焦到一定区域内,我们精细化运营。可能从城市数量上发展不一定那么快,甚至有一些城市我们会做一些合理的调整,但是针对这个城市向外,一点一点的扩展,一个城市的区域的密度我们会逐步的大力的加强,我们认为把一个城市逐步的做精做透,这是我们重点发力的方向。
你以后可能会看到每年城市发展的数量和目标,我们不一定定义数量明确的目标,但是哪些区域我们必须去,而且在这些区域必须运营好。这是我们重点的目标。
而且在同样一个城市里面,不仅地域逐步的扩大,服务模式也可以更多的丰富。因为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超过了470万的用户群体,这些用户群体的细分需求也比较多,并不是说像日常的上下班或者工作出行,短时间,短距离的,有一些是双休日或者节假日的时候,向周围范围内出行,相对较长时间。
还有一些每天出行不一样,用户不是以分钟为单位,而是以小时为单位。针对需求不同,我们也推出了不同的产品来覆盖整个城市里面一定区域内用户的多种需求。
您说的第二个问题,分时租赁或者说共享出行是一种随着汽车网联化和智能化技术的进步,用户自助服务逐步占比越来越重的方式,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更多的提高用户的自觉性。这一点上并不限定电动化是唯一,实际上从现在看,用传统的燃油车使用效率会比电动的更高一些,因为目前毕竟燃油车的续航里程比电动车高,第二个加油的便捷性比充电的相对高,这两点上体现了用户的使用便捷性上,现在还是燃油车高。
但是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我们在城市里面的环保,美好的环境和清洁的环保是我们共同的需求和追求的。所以在城市里面发展的趋势一定是用绿色清洁能源的车为主。在这个基础上,根据不同需求,形成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多种能源方式并举的车辆组合,这可能是比较长一段时间内的状态。
问:这次华为他们还特意过来,给大家展示了很多东西,您认为5G时代对我们EVCARD在商业模式有改变吗?能给我们盈利带来一些变化吗?
曹光宇:5G的应用更快的加速汽车的网联化和智能化的应用实施,对我们来说车辆能够全天候网联化,加上智能化水平提高,我们在这个基础上,让我们服务直接跟用户需求更贴近,这个应该是说共享出行共同的一个目标。当整个全天候智能驾驶实现以后,那时候我们的出租车、网约车、分时租赁都回归到一个模式上、回归到一个路径,按照用户需求,车辆整个跟人之间形成便捷的对话通道,按照用户需求适时来到用户场景,在用户不需要的时候,快速的对接下一个需求,这是理想的状态,大家会朝这个方向去努力。但是我认为应用到来的时间周期还是比较长的,在这个过程中局部的智能化,比如现在像自助泊车这样方式,用户操作界面上以及用户车内空间,使用上一些记忆功能、对用户服务的便捷性,通过大数据分析对于用户不同需求,调度配车安排的更合理,这些方面形成局部应用,这是我们持续推的。
(责编:林嘉兴)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日媒称本田和日产将开始进行合并谈判,应对电动车竞争
- 比亚迪海豹获评2024-2025日本年度风云车“十大最佳车型”奖 中国品牌首次
- 11月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增长11.1%和11.7%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45.6%
- 一定红开启电混越野新时代 最强泛越野坦克500 Hi4-Z预售价37.98万元
- 萝卜快跑宣布获批香港首个自动驾驶牌照
- 鸿蒙智行尊界S800正式亮相,预计售价100-150万开启预订
- 华为与江淮强强联手,尊界S800在华为Mate品牌盛典正式亮相
- 尊界S800时代旗舰亮相华为Mate品牌盛典,鸿蒙智行“四界”阵容齐聚
- 智界新S7惊艳登场,售价22.98万元起
- 百度萝卜快跑自动驾驶网约车平台计划在香港试营运,年底前或启动机场测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