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传统燃油汽车还是电动汽车,推动其发展的都是技术先行。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有这么一位与汽车技术息息相关的人民代表,他熟悉车身漆膜优化,他能够将汽车装扮上高品质的“外衣”,他能为厂区机器人“搭档”编写程序。他被成都市评为“工匠“和第四届“成都好工人”的称号。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涂装车间西区面漆工段操作技工---黄波。
全国人大代表黄波
凭借经验和扎实的业务基础,在处理新时代、智能化造车的过程中是不能缺少的个人业务素质。黄波认为作为一线产业工人,在日常工作中,刻苦钻研、大胆创新,不断突破自我。作为一名“新一汽人”,要做到多学多看多听多问,要时刻保持“新鲜”状态和不松懈的自驱力,抓住公司为我们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以要工匠精神为支撑,造高品质汽车。从进入一汽-大众以来黄波一直以成为一名“大国工匠”是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此次参加全国两会,黄波直言,他关注国家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新政策和激励机制。
不断打磨技术是数字化生产中“工匠精神”的本质
如果说过去一线工人是凭借经验与师徒相传的手艺来做工,体现工匠精神,那么进入数字化生产中,一线工人在生产中如何体现“工匠精神”呢?黄波认为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的魂,是品质革命的根基,是一线工人必须坚守的精神支柱。在数字化造车时代。
首先,企业更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打造高品质产品。
其次,对于一线操作者来说,在数字化生产中,更要对技术不断打磨和精进,做到“专注”、“坚持”、“一丝不苟”。工匠精神是全社会、全行业、全成员必须追求的精神品格。
独立研发是中国汽车产业腾飞的基础
合资汽车企业的成立是中国汽车产业初期建立的运营模式,而在快速增长的汽车产业环境下,独立研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制造流程是中国汽车产业能否快速崛起和变强的重要标准之一。黄波一直是从这个角度工作和学习的,他认为坚持和学习都是会有收获的,在生产线建成投产之初,外籍专家撤离现场后,他有幸成为了一名可以独当一面处理问题的专业技术人员,据统计,通过黄波独立解决的重点问题约有50余项。黄波称在SOP(标准作业程序)后的爬产阶段,没有了杜尔(杜尔涂装和总装系统)人员的指导,黄波和他班组成员通过优化、调整机器人的仿形程序,清洗程序34次,消除了前盖罩光气泡、侧围针孔、B柱流挂、前门内少漆等质量难题18项。将车身一次交检率提高了13.5%,着实令人振奋。黄波说,他将与班组成员会将独立研发的精神持续下去,通过创新和优化工艺,对技术不断打磨和精进,打造更多的高品质汽车。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