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网·XR 9月1日 研究表明,VR将对企业的业务环境产生重大影响。VR技术的采用和进步,以令人着迷的方式改变买卖双方之间的交互方式,从而产生了将VR应用于业务业战略的需求。
很多知名品牌正在将VR应用到他们的业务战略中。从员工培训到试驾新车,VR在各行业都有了一些用例。受此推动,预计到2030年,全球AR和VR市场规模将达到4535亿美元。
借助VR,企业可以更直接地与消费者建立联系,无论是展示产品或服务,还是培训员工。总之,VR的应用范围很广。 许多企业开始将VR视为一种强大的商业工具,并开始涉足下一代技术。如果一家企业尚未投资采用VR,他们可能会在未来几年落后于竞争对手。
即使消费者不像他们的智能手机或笔记本电脑那样频繁地使用VR技术,但拥有VR技术可以提高企业主的可信度和声誉。因为它反映了一种进步的心态和接受技术的意愿。
那么VR还能做什么?企业该如何使用它呢?极客网盘点了国际上6个知名品牌将VR应用于业务战略的案例,希望有所启迪。
1.沃尔玛——客户服务培训
沃尔玛公司的员工每天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情况。VR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促进他们的培训,让他们为虚拟世界中的高压力情况做好准备,而不会有任何风险。
他们能够在不直接与客户互动的情况下更多地了解自己的职责,这对于任何专注于客户服务的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模式。
2.Natuzzi——家具展示
Natuzzi公司是一个意大利家具品牌,它融合了VR和AR来展示他们的产品。客户可以参观他们在麦迪逊大道的展厅,看看他们家中的家具会是什么样子。只需很少投入就可以匹配用户满意度。
这家零售商一直在使用微软公司的Hololens技术来优化展厅和客户体验,同时减少库存,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营所需的空间。通过提供这种VR/AR体验,Natuzzi公司在尊重客户选择的同时表现出对其产品的信心和自豪感。
3.福特——汽车产品开发
福特公司一直在使用VR功能来支持其位于密歇根州的产品开发中心(PDC)的车辆设计流程。在设计阶段,工程师可以在物理构建之前测试概念模型。进入施工阶段,通过运动传感器检测佩戴VR护目镜的用户的每一个动作,可以评估客户体验。同时,世界各地的团队都可以访问设计测试的实时反馈。
4.沃尔沃——试驾
如果客户附近没有汽车经销商,他们可以在网上搜索他们选择的品牌中有吸引力的选项。这就是说,VR技术为他们提供了新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购车之前试驾。
沃尔沃公司开发了一款应用程序,允许用户驾驶沃尔沃XC90 SUV汽车穿越乡村。这款应用程序不仅仅是一种营销策略,还是一款游戏,也是消费者的参考点。
5.万豪酒店——旅游
万豪酒店找到了一种新的、技术驱动的方式来向潜在客人展示他们的服务。通过一款名为The Teleporter的应用程序,用户通过VR眼镜能够到达他们想去的任何地方。消费者不用离开万豪酒店就能参观附近的旅游景点,例如夏威夷的海滩。
万豪酒店的主要想法是说服更多的人去旅行和住在他们的酒店,使用The Teleporter来激发对不同景点旅游的兴趣。
6.沉浸式教育——阿波罗11号
沉浸式VR教育的日益普及说明了VR的真正潜力及其持久的文化意义。通过沉浸式VR教育,消费者可以通过VR眼镜观看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的整个过程。
这是一种将技术超越传统品牌机会的方法。无论观众参观新的建筑设计还是在主题公园乘坐过山车,VR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VR对商业战略的意义
娱乐行业可以举办音乐会现场的VR表演;工厂可以对员工进行实时安全培训;教授无需到场就可以教授学生;企业高管可以向地球另一端的客户提出新想法,并向他们展示设计效果图,就好像他们在同一个房间里一样……广大公司都可以从VR技术的众多应用中受益。
VR和AR的未来发展取决于提高对技术的认识,以及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总之,VR用于商业战略的可能性有很多,无论是哪个行业,VR都有可能改善某些方面的能力,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VR/AR技术应用日益广泛,五大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 Meta与Snap数十亿投资AR眼镜,能否引领科技新潮流?
- Meta发布重磅新品:299美元的Quest 3S头显、AR眼镜原型、多模态AI模型
- 阿蒙透露高通正与三星谷歌开发MR眼镜,但与苹果Vision Pro路线不同
- 四年巨亏500亿美元,Meta的VR/AR业务问题出在哪?
- IDC报告:AR/VR头显出货量骤降67.4%,但MR/ER头显呈现新机遇
- 苹果Vision Pro国行版正式上架:29999元起,6月28日开售
- 微软确认混合现实部门继续裁员,同时仍销售HoloLens 2头显产品
- 重燃AR雄心?谷歌与Magic Leap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你还期待吗?苹果Vision Pro被曝即将在全球销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