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智能相对论
作者 | 余天放
有人说,“胡思乱想”是人们精神内耗的最大来源,不同年龄层的人“胡思乱想”的东西不一样,这也注定他们“精神内耗”的程度不一样。在当下,最会胡思乱想的当属“中年夹心人”,而他们也成为“精神内耗”最严重的那群人。
什么是“中年夹心人”?简单来说,就是指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男男女女”们,他们是家庭的中流砥柱,一家人都等着他们“嗷嗷待哺”;同时,也是公司里的“架海金梁”,老板们都期待着他们“创新进取”。
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在不到40的年纪,却是再也找不回一丝丝的“干劲”,明明不想干了可碍于生活只能继续,明明一点也不开心可还要“强颜欢笑”,
但是这种“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让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提升与转型的难度也在增加,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恐惧感油然而生。
“今年37了,从毕业后基本就在一家公司工作,中途离过一次职,算是二进宫,但今年年初还是被开了。被开不是能力原因,行业大环境不景气使公司裁员除了高层和基层员工,中层的一个没留。公司也给了选择,要不走入,要不去基层从店长开始,可当时有点碍于面子还是选择了走人,现在多少是后悔的。老板还算是比较有人情味,给了超出实际的裁员补偿,可拿着这‘无源之水’,我很久没睡过一个好觉了,老婆越是显得通情达理,我越是感到焦虑,特别是还有个马上要上学的儿子。有时候白天老婆去上班了,父母接走了儿子,我一个人在家看着空空的房间就会莫名头痛,心里一直想着乱七八糟的东西,虽然没到寻死的层度,可也会觉得自己特别没用,忍不住给自己两下。”
在这种状态下,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都在寻找一个排除精神内耗的“豁口”。
“夹心人”缓解“精神内耗”的方式五花八门
关于如何缓解内耗,根据不同的生活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跑出去”,一派是“宅在家”。在“跑出去”这一派中,钓鱼算是许多男同志的一致选择。
“对我来说,钓鱼是一种有助于缓解精神焦虑的休闲。主要是给我提供一个机会,远离城市喧嚣,这个过程让人放松,什么都不用想,降低了我的焦虑。看看水、看看鱼,即便是空军我也有幸福感。”
女同胞跑出去“祛耗”则更加偏好徒步或者露营。“作为一个单亲妈妈,我唯一的爱好就是露营,有时候一个人,有时候会约二三好友,不知道为什么住在帐篷里反而让我种有家里没有的安全感,不用工作,不用劳神做饭,也不用看作业,特别放松。”
对于“宅家派”来说,他们缓解内耗的方式则更加一致,那就是“用电视”。
“不同于年轻时看电视,看的是一个热闹,哪部剧火看哪部,什么内容有自己喜欢的明星就看什么。人到中年,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波折后,看电视不再是一种‘喜好’,而更像是一种‘慰藉’或者说‘逃避’,只有在看电视时,才能使他们短暂地忘记精神内耗。”
“每周给自己找点电视剧或电影,已经成为了我周末的必做事项,在晚上九点哄娃睡着后,和老公往沙发上一躺,切点水果或者来点零食,一边看自己喜欢的电视,成了我每天最期待的时候,工作、带娃、家务、柴米油盐什么都不用想,就这个时候我还会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属于自己的人’。”
如果要选择一个内容的话,他们最喜欢的一定是“喜剧”,人人都喜欢喜剧,是因为生活已经够苦了。“喜剧综艺是我现在每周必追的节 是目,看着很放松,如果能让我开怀大笑一次,那就更好了。就像前不久,我去看了《抓娃娃》这部电影,至少我很喜欢,我很不赞同那些批评的声音,特别是说什么‘低质强碱性搞笑片是文化的悲哀’,我工作需要反思、生活需要反思,难道看个电影还需要反思?小孩的学业、家庭的开支各方面的压力对我们这种普通工薪阶层来说都没办法取巧,喜剧至少能让我们短暂地忘记一些糟心事,这就是意义。”
之所以说“用电视”是因为,电视除了看确实还可以用来“玩”。“这是一件矛盾的事,因为用电视玩游戏,对我来说其实是一个内耗替换另一个内耗,打游戏打不过时也会很烦,这阵子《黑神话:悟空》就是我的内耗来源,主要是这游戏让我真正认识到,原来是真的年纪大了,反映变慢,手开始跟不上脑子了。”
“但就像榴莲已经努力长成吃不了的样子了,外面都是刺,里面也是臭的,为什么还要被当成美食?生活和榴莲差不多,里里外外都让我难受,如果不能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活着也没啥意思了。”
说到底,精神内耗之所以会出现,还是因为太在乎外界的看法,这种“高期待”带来的反差让“精神内耗”越积越大。杨绛先生曾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当然,想要在中年理解这句话并不容易,这也是为什么说“精神内耗”会随着年龄变化形成正态分布。
如果硬要为中年人的“精神内耗”找个说法,他除了是一种“鞭策”外,或许还拯救了“日渐式微”电视产业。
“精神内耗”的夹心人们无意中救活了电视产业?
电视机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量正面临逐年下滑的尴尬,从前的主力消费人群“年轻人”他们似乎已经挑不起这个“大梁”。
据中科网联发布的《2023年中国家庭大屏白皮书》显示,35-54岁的中年人群,开始成为智能电视主力消费群体,占比达到49%。也就是说,当前正在消费电视产品的有一半来自中年人。
中年消费群体的崛起,也使得行业品牌们的战略发生了一定偏移,就比如大家都知道的电视品牌海信,除了继续在画质上做文章外,海信电视最近两年出现了几个明显特征,一个是大屏化,在百寸领域海信电视已经实现全球第一,国内市场海信在98英寸及以上大屏电视市场的量额占有率分别达到32.01%和33.59%。大屏也成为中年人喜欢“电视”的原因所在。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人绝非不懂电脑,不会手机,相反他们可能是某IT企业的中坚力量,又或是某互联网公司的骨干成员,之所以选择电视就是因为大屏幕更能让人沉浸,玩游戏也有能更好的体验。
再就是“护眼”,这正在成为海信电视的重点攻略方向,像今年就推出了行业首款0有害蓝光产品星光S1 PRO,上市仅30分钟就达成全款成交100台+。
而中年人“用电视”讲究一个“健康”,不为别的至少也是在自家孩子面前做个榜样,所以“护眼电视”正逐渐成为他们的首选。
不止是硬件,内容上也在向中年人偏移。现在许多影视、中长视频内容不再以“烧脑”、“CP”、“耽美”这类年轻人喜欢的要素为卖点,而是转向了更直接的“搞笑”、“重生”、“逆袭”这类爽剧,以这两年兴起的小程序短剧来说,数据显示其中近八成用户都在30岁~55岁。
没有“精神内耗”,谁又会迷上这些内容?这些内容也正好成为了中年夹心人的宣泄口。
总而言之,中年夹心人的精神内耗正在被各类事情无限放大,也由于“四面楚歌”的环境,让许多中年人感到力不从心,精神能量在日复一日的操劳与焦虑中被逐渐消耗。但或许“夹心人”们更应该想想,这么做有必要以及有意义吗?
或许我们都该豁达些,就如林语堂先生所说“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比较轻快随便的态度:我们不是这个尘世的永久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肠满诚好事,余者皆奢侈,又怎么不是一种生活?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