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赵志国总工程师,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非常高兴和大家再次相聚上海,共同探讨行业、产业未来发展蓝图。
上海是一座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也曾经是中国工业革命的最早发生地。在19世纪70年代,上海就设立了中国近代最早的生产工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也是在此期间,我国第一条电报电路-津沪电报电路在1881年开通。而1870年前后,也是全球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以电报、电话、无线电为代表的一批划时代信息通信技术相继问世,内燃机、电动机等能源动力技术加速突破普及,带动交通运输、电气制造、石油化工等产业全面兴起,催生大规模流水线、全球化分工等新的生产方式。随后的40年间,全球生产力增长超越此前400年的总和。
事实上,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历程。从蒸汽机驱动的“机械化革命”,到电力、内燃机等驱动的“电气化革命”,再到计算机和互联网等驱动的“信息化革命”,每一轮工业革命都是以“信息和能量”为主线,以“新技术”为引擎、以“新产业”为载体,以“新发展方式”为路径,带来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显著跃升。在前两次工业革命中能量发挥主导作用,第三次工业革命后信息的作用日益凸显。当前,人类社会正迈入以信息为主导、信息和能量深度融合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即“数智化革命”,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呈现三方面显著特征。
一是数、算、智成为“新引擎”。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来源于科技创新的突破和普及。当今时代,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算力成为新基础能源,人工智能成为新生产工具,共同构成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推动科技创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深度实现飞跃发展,为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注入澎湃动力。
二是实、虚、软催生“新产业”。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长期以来,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结合,在推动产业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成为新的“关键变量”,和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深度融合,产生“1+1+1>3”的化学反应,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改造升级,催生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拓展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孕育巨大发展空间。
三是“互联网+”、“5G+”、“AI+”开辟“新路径”。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生产方式的变革。从十多年前开启的“互联网+”、到五年前开启的“5G+”,信息技术逐步融入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为生产方式的数智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通用人工智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正从科技前沿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从“+AI”向“AI+”迈进。“互联网+”、“5G+”、“AI+”的梯次升级、持续发展,将带来超大规模定制化、柔性制造等新型生产方式,重塑组织形态、经济形态、社会形态,促进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在生产力发展进程中,信息通信业发挥着经济社会转型赋能者、科技创新突破引领者、基础设施演进推动者的重要作用。当前,信息通信业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行业,既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也是形成其他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站在“数智化革命”深入发展的崭新阶段,中国移动将大力推进“三个计划”,即“AI+”行动计划、“BASIC6”科创计划、“两个新型”升级计划,通过持续推动全方位、系统性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贡献更强移动力量。
第一,全面推进“AI+”行动计划,聚力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高地。一是推进“AI+原生应用”,为千家万户、千行百业注智赋能。AI智能体具备类人特质、角色属性,能够自主完成多种类型任务,正逐步成为信息服务的新入口。我们将全面升级、重塑公众产品服务,在汇聚社会全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各领域专业知识,推出医疗、教育、娱乐等方向的AI智能体,打造有智慧、有温度、有特色的信息服务。同时,构建涵盖智能算力、MaaS(模型即服务)平台、行业大模型、产品应用的AI+DICT服务体系,面向工业、能源、交通等重点行业,培育“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级AI解决方案,推动AI深度融入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等关键环节,助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二是推进“AI+新兴技术”,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突破。发挥AI赋能其它技术创新的“元技术”作用,依托其在知识整合、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能力,洞察在传统技术研发中难以发现的规律,加速算力网络、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演进升级,不断激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潜能。三是推进“AI+未来产业”,加快多域智能集成应用。联合产业伙伴,共同推动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运动智能的协同发展、交叉渗透,加速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新业态成熟,让AI具备更强大的认知力、判断力、创造力,更好满足经济社会未来发展需要。
第二,全面推进“BASIC6”科创计划,聚力厚植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沃土。我们将持续强化前沿创新。面向信息科技前沿和产业共性需求,强化算网大脑、多模态大模型、隐私计算、内生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一体推进5G和6G演进,加快新型网络架构、通感算一体等技术突破,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我们将持续强化融合创新。深化和科研机构、高校、行业龙头企业的产学研用协同,设立一批校企联合研究院和产业研究院,推进BASIC6技术在标准路线、体系架构等方面的协同互促,带动AR/VR、工业互联网、元宇宙等信息技术交叉融合领域的创新发展,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第三,全面推进“两个新型”升级计划,聚力筑牢新质生产力的坚实基座。一方面,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向空天地一体化演进,促进航空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与地面网络深度融合;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向通智超量一体化演进,打造多元泛在、绿色低碳的智算集群,强化超算、量算等社会算力并网;加快数据基础设施向感知、传送、存储、处理一体化演进,构建支撑数据要素高效流通的数联网(DSSN),赋能海量、多维数据的安全交易和深度运用。另一方面,推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升级。推动5G-A、三维空间导航等技术在文旅、物流、应急等低空经济领域应用,创新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车联网解决方案,打造智能家居、工业视觉检测等视联网产品,不断开拓信息服务新蓝海。
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近年来,中国移动立足能力中台,积极参与GSMA发起的Open Gateway计划,目前已落地5G新通话、点击拨号、按需质量保障(QoD)等多项特色能力,加快网络、客服等行业大模型能力开放,助力全球产业联合创新。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践行Open Gateway发展理念,携手全球产业伙伴:共同建强能力共享平台,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共性能力跨地域、跨行业、跨系统开放;共同加快新型应用培育,持续探索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共同打造全球创新网络,加强人才、知识、技术等创新资源的全球流动,凝聚产业发展更强合力。
未来已来,先行者先至。中国移动愿借助GSMA平台,深化和全球产业伙伴的沟通协作,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共享新质生产力发展红利!
谢谢各位!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