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几年的高端化战略,小米早就想明白了高起点的重要性,一开始就以技术、品质、性能、体验去参与市场竞争,今后会少走很多弯路。
放眼全球,一个品牌如果最初推出很多太廉价的产品,在品牌定调上就会很吃亏。无论是消费电子行业,还是汽车行业,都是如此。专注中高端赛道的厂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显得更加从容。
小米SU7对标特斯拉Model 3,定位为50万元以内最好看、好开、智能的轿车。小米首款车是为乐观自信、不甘平庸、为梦想奋斗的人群而造。无论是赏心悦目的设计、澎湃的性能,还是出色的驾驶质感、智能的体验,它都可圈可点。
从战略定位来看,它是成功的,发售27分钟,大定5万台,便是很好的证明。要知道,售价二三十万元的车,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5万台,按平均每台25万元算,便是125亿元的销售额。
小米造车这几年,有不少人建议小米瞄准10万到15万元轿车这个庞大市场。这个想法其实是不对的,这是比亚迪们干的事情。如果小米推出低价汽车,一时涌入巨大的订单,小米也忙不过来。更关键的是,一旦开了这个头,今后的高端化,会付出几倍的代价,还不一定有好的效果。
小米汽车在定价策略上,与问界有些类似。问界系列也没有低于20万元的汽车。可以这么说,20万元是汽车行业的一个分界线。20万元以上,有利于汽车品牌未来的良性发展。
从业内来看,国内造车新势力发展较好的理想、问界、蔚来,都是走高端路线,它们抓住了用户需求。相对来说,10万元价位的市场竞争惨烈,且利润微薄,对新进入的品牌来说,加入这个赛道并不明智。
中低端市场是比亚迪等传统车企的优势所在,作为老牌汽车厂商,它们拥有完善的配套、供应链及渠道优势,能通过走量,获取一定利润。造车新势力很难跟它们比拼,这也是小鹏汽车、哪吒汽车等无法有效突破的原因所在。
现在,小米汽车站在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开了一个好头。当然,未来的路还很漫长,这个过程当中,不会一帆风顺,它将继续检验小米。文/徐上峰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