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还是门好生意吗?
必须是。
国家支持的就是发展最有利的。
这些年,政府部门没少颁布政策支持信息技术和软件业,像是《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和《“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等等,都在财税、投融资、研发开发等各方面进行扶持和保障。
这门生意是高科技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
不管是AI、大数据、云计算,还是新兴的AIGC赛道都离不开这个最强辅助。新技术轮番“上台”,软件和信息服务这把“火”始终越烧越旺。
从GDP贡献率看,2013年到2020年,软件行业收入占国家GDP比重上升近3%,8.03%足以看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从市场规模看,2017年到2022年,5.5万亿元增长至10.8万亿元,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增速位居国民经济各行业前排。光是2022年,就实现了11.2%的同比增长。
当然,发展速度和实力两码事。
一是,相较于国外动辄千亿、万亿的市场规模,以及IBM、微软、甲骨文等知名软件公司,国内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还没能力“掰手腕”;
二是观察中国软件百强榜企业,会发现除了华为、百度、小米等这些综合性企业,专做软件的公司并不出彩,研发能力和商业化变现能力很差,单兵作战更是远不如互联网大厂。
并且,这些企业主打“不挑食”,研发、集成、外包服务都能做,但主营业务上还是能看出差别。
比如,国字头企业,主攻国家项目这块,说起来光鲜,按道理利润和净利润也该十分感人,但做研发和系统集成、外包,实际天壤之别。
再比如,大家都吃政府这碗饭,不管项目效益如何,照单全收,同时股东利益、股市走向也不能不管,那到底是赚得盆满钵满,还是勉强过活?
为此,我们拣选了几家纯粹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厂商,中软国际、航天信息、软通动力、东软集团、东华软件。
关注以下几个核心点。
成长性:对于成熟行业来说,较长时间的历史数据能够提供如营收、成本、毛利率、自由现金等相当具有分析价值的重要线索,这些数据不仅可以带我们了解企业过去的经营表现,更可以让我们对于整个行业的走势判断都有所参考。
安全性:主要是从资产结构,即现金流与现金储备方面进行判断,毕竟一家企业的负债结构、运营资本于资本流转能力,都在某种角度代表了该企业内部的真实运转状况,也更深层次的反馈了企业内部的问题所在。企业能否安全持久的发展下去,还是得从数据着眼,预估企业内部存在的潜在风险。
发展性:不同于成长性,发展性将重点聚焦于企业的未来可能性。这里可以分为两部分看待,市场壁垒以及创新性。在同一赛道中,具体企业具体分析,很多企业随着政策以及自身战略的调整,他们之间仍存在着各类差异,从客户受众、资金来源,对于人效的把控以及他们的业务创新点上,这些都值得我们关注。
※ 注意:所有数据来自官方财报。数据分析仅是个人观点,不做投资建议。同时,假设所有财报数据是真实可靠的。
1、营收节节下滑
结合成本来看,营收涨幅整体放缓,特别在2021年,航天信息出现明显下滑。不难猜测,国家免费发放UKEY,不再用税控盘,这是主攻税控软件的航天信息的营收下降的原因。“科技茅台”的壁垒似乎不再稳固,航天信息转型势在必行。
总体看,几大企业营收趋势不容乐观,一味的安于现状早已行不通,软件企业的积极转型和全面求稳在将来发展中缺一不可。
2、利润负值过多
经历2021年市场高潮,各家企业均陷入经济下行影响,软通、东华受波及较轻。利润的减少是大势所趋,甚至在“国家扶持”、“政策补贴”等加成下,企业利润数据仍然难掩颓势。
其中,东软受影响尤为明显,项目交付验收、项目回款等方面遭受较大冲击,导致全年业绩未达年初计划。营收“新高”盈利“新低”的东软,能否在2024年凭借智能汽车互联、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智慧城市、企业互联网等热门赛道实现新增长?
3、人效差距过大
为确保企业水平统一性,后续的类目将不再加入中软国际数据(实力差距过大,不利于整体判断)。
就人力数量而言,几家企业表现相似,都处于不断调整与缩减中。但整体来看,软通人数“遥遥领先“。通常来说,人力数量和业务体量关联紧密,但是在相似的业务营收数据下,软通动力人数却比航天信息高出4-5倍,这很明显,软通的人效实在太低,即使删减人数,整体回报率却依旧令人焦心。只能说口号喊得响没用,软通动力内部架构、人员流程及分工问题有成效才是硬道理。
4、研发力度过弱
研发能力是衡量企业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从数据可看出,几家企业的整体研发投入,都较为平缓,增减幅度不大,但是平缓并不代表合格。吃老本、靠背景的航天信息和东华软件,在响应转型政策面前,均采取了各自的手段,但是在2022年数据中还未到达10%的合格线,引人猜想,难道真的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研发只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项目之一,但有人买单才是关键?
至于软通动力,在低于其他三家的费用占比面前,软通也有自己的一套逻辑,研发费用被拆分为一部分成本,一部分长期投入,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软通动力研发能力过弱,作为华为“台前幕后”的能力型伙伴,软通的实力可能更倾向于另一种低调表现。
5、销售能力不足,客户单一化明显
存货与存货周转天数,可以在某个角度帮助我们判断这家企业的产品特性。航天信息与软通动力周转快,产品(和服务)更具有定制性,即定即交付。相反,东软和东华的时间线过长,说明产品更偏向硬件(一体化),且存货多。
就赚钱来说,30%销售净利率应是企业赚钱能力的合格线。能做到年年有钱赚的,只有航天信息,在同样偏低的周转天数下,软通动力的产品与服务做到了“薄利速销“。至于强捆绑华为的东华软件,一年忙到头,只能换来三瓜两枣。而东软,2022年Q4的货都无法保证交付,惨不忍睹。
6、上下游影响力
航天信息、东软、东华的应付账款远多于软通动力,合理推测,软通动力在与供应商的博弈中,话语权较低。当企业的产品或服务非常受欢迎时,下游合作商都是先交钱后获得产品或服务,从应收账款来看,东软明显话语权更大,受欢迎程度更高。
整体来看,航天信息和东软集团在同行业中,无论是对上游的供应商,还是对下游的合作商,都具有非常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也侧面说明了其企业本身技术和竞争力过强。
7、财务风险
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最关键的数据就是净资产收益率。可以看见,航天信息表现相当稳定,东华更是将薄利多销贯彻到底。
但东软2022年的数值“栽”得惨重。从13.15%大幅下跌-3.62%,一直追求赚快钱、赚容易钱的刘积仁大概没想到,玩资本、做投资造成的后果如此难堪,后续的东软想要实现正增长,应该还要完成不小的内部改革之路。
8、现金流
航天信息整体稳定,筹资现金增多,主要是业务有转型优化趋势;东华软件账面资金不多,但经营活动现金主要花费在研发上,说明该企业对于未来走势看好。
着重花在投资上的东软集团,企业自身主业盈利能力太差,所以更多倾向于投资活动。筹资同理,重点花费在投资上的企业,很大原因都是主业利润太少。因此中心倾斜,就比如东华,薄利多销导致企业不得不将业务中心倾斜到其他部分。
小结
航天信息
平庸的公司算是一个好公司吗?航天信息试图给出答案。
长期以来,在中国税控市场中,航天信息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税控时代早已结束,从目前的数据表现来看,航天信息整体表现差强人意,利润明显下滑,整体波动幅度较小,但安全的代价就是收益小。
喊了两年多的创新、转型,现在看来,忽悠成分居多。企业的研发部分有所增加,不过仍然存在创新力度不足,客户单一性等问题。
结合其最新的发展状态以及业务动作,部分人乐观的认为“网信业务”和“智慧业务”已经可以支撑航天信息的整体营收了。可从逐年下跌的数据里,我们可以看见,税控时代的一粒沙还是毫无偏差的落在了航天信息头上,不能再靠垄断式方式独行的航天信息,仍在面临着它的转型之痛。产业结构风险依然突出、资本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科技研发能力偏弱、市场化运营能力太弱、缺乏核心人才这些问题都需要航天信息加速解决。
软通动力
软通动力实在展示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表面上和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中国银行五大客户兄弟一家亲,实际上,也只是依靠五大客户苦苦维持自身净利润的基本体面。
营收下降、成本增高、人效过低等,已经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实。软通动力的主要业务是软件外包研发,这种业务模式依赖定制化软件开发项目。如今云计算正在深度改变和影响着整个软件产业的商业模式,定制化项目的占比渐低,更多出现的是标准化云服务。随着云计算尤其是PaaS、SaaS的发展,整个软件外包行业的市场空间将会受到不小冲击。
同时,软通动力人均营收和利润较低、研发投入不足。人均利润1万+。这样的人均营收和利润,很难形成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难以吸引到顶尖研发技术人才。这更加剧了软通动力对于五大客户的依赖性。
未来,软通动力不仅需要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还需要加大新客户开拓力度,增加刀刃向内的勇气,调整人员架构,逐步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
东软集团
一句话,真的亏。
刘积仁曾说,今天的东软就是最好的东软,即使曾经有无数种可能。但事实上,市场的反馈是:今天的东软就是最垃圾的东软,即使曾经有无数种可能。
营收拉胯,人效偏低,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技术迭代加快,市场竞争加剧。东软一软再软,究竟它还值不值得投资与关注?
据2023年企业营收数据报告来看,似乎又为我们带来了一丝希望。通过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东软集团在医疗IT、智能汽车、智能汽车互联、智慧城市、企业数字化皆有广泛的应用和实践,并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有望充分受益。可见,不管股民如何恨铁不成钢,在资本看好、技术强劲、赛道热门的基础上,东软“硬“起来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东华软件
作为国内首家同时具有系统集成一级、涉密甲级、CMMI5级等资质的企业,越努力越“平庸”。
数据表现无功无过,对比其他三家,东华软件的优势不够明显,软件类营收占比较低确实明显硬伤。越努力换来的是企业愈加边缘化,薄利多销已成为主要卖点。即使靠着国家扶持,以及与华为、腾讯等企业多重绑定,东华业务一直保持稳定发展状态,但行业竞争加剧、技术迭代过快、业务创新低效等问题依然摆在东华的面前。
那面对这样的东华软件,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期待?首先信创大环境利好;其次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新业务崛起;再来就是,东软正积极在智慧城市领域形成规模优势;最后软件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连接创新,AI也业务起到了重要转型作用。
写
在
最
后
中国软件行业还是那个老问题:大而不强。
显然,要想比肩国际,国内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增长空间还很大。这些年,国家给的扶植一波接一波,但多数软件企业创新步子很难迈开,究其原因:
一是海外巨头先发制人,论技术、论实力,国内“小胳膊”不可能拧过大腿,只是技术上的追随,没有核心创新点。同时国内互联网大厂虎视眈眈;
二是研发创新意味着烧钱,钱要从哪里来?靠国家补贴不够,靠市场流入杯水车薪,自然也就有了创新差、市场份额低、没钱研发创新这个恶性循环。
国内企业众多,看似垄断,其实是市场集中度尚不明显,头部企业经营数据也侧面说明了这些问题。各行业数字化需求全面开花,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却年年在跌。这不仅是源于市场的影响,也是因为许多企业受限于自身业务架构传统,创新步伐过慢等原因。
总体来说,中国纯粹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厂商有太多束缚,要一点点突破,要更多机会。
那么话说回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还是门好生意吗?必须是。
原因很简单,受国际贸易关系影响,国内企业加大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开发力度全面加大,同时,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强调我国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未来数字化将会在智慧城市、制造业、金融、能源等各行业全面开花,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对于国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需求。
所以,在政策及资本双重利好的现状下,我们对于这个行业或许只需要一点点时间静观其变。
【往期回顾】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