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家国产芯片企业宣布它与合作伙伴出货量的芯片已超过40亿颗,广泛用于物联网、AI等行业,与其他国产芯片不同的是它采取了类似ARM授权IP的方式,与国内众多芯片企业合作,形成了另一个区别于ARM的生态。
这家芯片企业就是阿里平头哥,2018年成立的时候,它没有沿着其他国产芯片企业获取ARM授权的方式发展芯片,而另辟炉灶,选择了当时还不受关注的RISC-V架构,RISC-V采取了更为开放并且免费的方式,这样阿里平头哥可以获得更多主导权。
刚进入芯片行业的阿里平头哥还选择了完全不同的开发方式,它没有直接开发芯片,而是开发成熟的RISC-VIP,进而将这些IP授权给国内芯片企业开发芯片产品,这种经营方式与ARM颇为类似。
RISC-V强调可以用成熟工艺生产出性能较高的芯片,如此可以进一步降低芯片开发成本,毕竟ARM芯片流片的成本很高,动辄以千万计算,越是先进的工艺,成本就越高,在5纳米以下的芯片流片成本更是近亿。
阿里平头哥的这种经营方式颇为符合国内的芯片产业界,毕竟许多初创芯片企业的规模很小,对于芯片这种长周期、高研发成本的产品,很多初创企业难以熬得住,而阿里平头哥则为这些初创芯片企业提供了机会,开发出了成功的IP核并与国内的芯片制造企业进行初步验证,如此流片失败的可能性大幅降低,都降低了初创芯片企业研发芯片的成本。
当时中国的物联网刚刚兴起,运营商在大力推进,还有共享单车等行业的兴起等,都为国产芯片提供了机会,而这些行业恰恰需要低成本、低功耗的芯片,RISC-V架构恰恰迎合了这种潮流。
三大运营商公布的业绩显示,中国目前14亿物联网用户的ARPU低至1元钱左右,凸显出这些用户对于成本的控制之严格,如此重视成本的行业,连ARM已经很低的授权费用都很难承受,也为国产RISC-V芯片提供了发展空间。
顺应了当时国内物联网快速发展的势头,阿里平头哥拉起的RISC-V芯片狼群飞速发展,短短数年时间,RISC-V芯片在国内市场的出货量就达到了40亿颗,庞大的市场规模为这些国产芯片提供了生存的空间。
如今阿里平头哥正力推RISC-V进入国内的AI、平板、手机等行业,此前已取得成功物联网芯片开发为这些芯片企业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如此RISC-V芯片将有更大的希望在这些行业取得成功,由此将形成区别于ARM的另一个架构。
RISC-V在中国市场大获成功,还获得了美国诸多芯片企业的关注,美国新成立的一家芯片企业sifive就采取了类似阿里平头哥的开发方式而专门开发RISC-V的IP核,高通表示已卖出3.5亿颗RISC-V芯片,Intel已计划开发RISC-V服务器芯片,如此RISC-V将在全球芯片市场威胁着ARM的市场地位。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