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下无贼》里,一句“21世纪人才最贵”的台词引发强烈共鸣,从战略角度看,人才是一种稀缺资源,可谓得人才者得天下。
由ChatGPT引发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革命成为全球关注焦点,今年“两会”,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更是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国家已将人工智能上升到战略高度。当前通用人工智能是中美科技博弈和战略竞争的必争之地,其中最大的决定性因素必是人才,通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怎样的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两会”期间提出了关于聚焦自主可控通用大模型,顶格制定国家《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建议,其中就有两条跟人才培育息息相关:一条是“加快推广大模型赋能教育教学,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全学段,并以全新机制加快探索我国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另一条是“建议研究通用人工智能时代人才能力素质模型和培养方案,加快对社会各行业应用型人才的培训。”
刘庆峰认为,必须站在人工智能肩膀之上,才可以应对未来。他建议要在人才培养上做深度布局,包括人工智能顶尖科研人才,具备专业能力的复合型AI for Science交叉学科研究人才,以及覆盖从中小学到职业学校、到大学的AI通识课程教育。与此同时,还要研究这一轮人工智能对社会可能带来的颠覆和冲击,哪些工作岗位最先有可能被替代,要提前研究社会救助体系和再就业培训体系。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3年未来就业报告》显示,未来5年全球企业预计创造约6900万个新工作岗位,增长最快的类型绝大多数由人工智能和数字化驱动。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大量美国娱乐和制造业公司对AI人才的需求井喷,数据科学家、机器学习专家和擅长部署AI技术的专业人才成为高薪聘请的目标。
从中美人工智能博弈的宏观维度看,中国要培养引领性的AI高精尖人才,需要解决战略站位问题。其一是培养人工智能产业的高精尖技术人才,其二是培养会使用人工智能的应用型人才,实现从产研到应用的全覆盖。我们可以理解为双管齐下,锚定上下游的两端,其中人才竞争已成为应对全球AI“系统性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可以集聚最好的资源系统性地培养最优秀的人才。
如今,我国在院校早已建立了很多AI技术的“前哨站”,比如西交大人工智能实验室、南大人工智能实验室等。科大讯飞作为人工智能赛道的“国家队”,也与中国科技大学共同设立了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并通过星火营Spark Camp等各类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想的AI人才,应该是具有跨领域思维、专业学科能力、又具备通用人工智能基本素养的复合型实干人才。
通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将站在人工智能肩膀上,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更能够开拓未来的新人类。通用人工智能也被千行百业广泛应用,与更多个体产生密切交集,每个人不仅将是这场浪潮的见证者,更将是参与者和受益者!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