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描绘小米汽车蓝图,核心技术全栈自研,剑指全球TOP5

12月28日,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五大核心技术正式揭示,它们分别是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以及智能座舱。发布会上,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宣布,小米汽车将从底层核心技术出发,重新定义汽车工业的技术栈。

就发布会来看,小米汽车并不是选择性价比路线,而是站在一个高起点上。首款车型小米SU7相当惊艳,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性能、续航、安全等,都给人印象深刻。那么,小米第一款汽车定位是什么?会是年轻人第一款轿车吗?雷军给出了答案,小米SU7定位“C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是“科技与人文的标杆”,为时代精英打造。

从上述这些描述不难看出,小米汽车志存高远。而据雷军透露,小米汽车要媲美保时捷和特斯拉,小米汽车的目标是力争成为全球TOP5的汽车厂商,当然,他给出的时间是15年到20年。为此,小米将加大投入,打造出好看、好开、舒适、安全的汽车。

软硬兼修,坚持深度自研与全栈自研

为什么雷军对小米汽车这么自信?发布会上,雷军表示,小米汽车融合了工业硬科技、智能软科技,又有AI全面赋能,将全面重新定义汽车工业的技术栈。在他看来,这对汽车工业技术范畴而言,是一次重大的跨越。小米汽车注重底层技术的突破,在关键赛道方面进行深度自研,用雷军的话说,就是“十倍投入,认认真真造一辆好车”。

会上,雷军透露了小米在汽车方面的研发投入、研发人员规模等方面的情况。迄今,小米汽车首期研发投入超100亿元,共有3400多名研发工程师,其中不少是国内外顶尖的技术专家。从这一点来看,小米造车是动了真格,将汽车视为一场重要的战役,一场必胜的战役。

小米汽车首次公布了在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五大核心技术的进展与突破,而这些部分,都是电动汽车的最核心的部分。在核心部分方面,小米汽车已经拥有了众多的自研技术,并一些方面实现了全球第一、国内第一。比如,小米自研的超级电机HyperEngine V8s,转速达27200rpm,在全球量产电机中转速位居第一。小米还全球首发电芯倒置技术,自建电池包工厂。

“自研”在发布会是一个高频词,雷军表示,小米汽车自研了“9100t超级大压铸集群”,自研了压铸合金材料“泰坦合金”。小米坚定走全栈自研之路,从自研材料、设备集群系统,到成品铸件,实现全栈自研。

在雷军看来,软科技领域,更是小米汽车的的优势所在。基于澎湃OS,小米智能座舱实现了底层重构;在智能驾驶领域,小米行业首发自适应变焦BEV技术、道路大模型等关键技术。此外,小米汽车还有AI的全面赋能。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雷军都小米汽车充满信心。

科技与生态交融,迈向全新征程

小米汽车对标谁?对标保时捷、特斯拉。发布会上,雷军表示,小米要造的不是一款平庸的车,而是媲美保时捷和特斯拉的梦想之车。他赞美了保时捷、特斯拉所树立的典范,如特斯拉开创智能电动之先河。在雷军看来,当下,汽车工业有了全新的使命,那就是打造“先进的移动智能空间”,这是小米造车的出发点。

小米SU7秉持“科技×生态,先进的移动智能空间”的造车理念,坚持极致科技、极致体验与极致审美“三位一体”,将高性能、生态科技、移动智能空间体验做到极致。凭借自研超级电机、CTB一体化电池技术等硬核科技创新,小米SU7 Max零百加速达2.78秒。

小米在智能手机方面已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份额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三星、苹果。在高端市场,小米也有了较大的突破。小米14系列热销,并拥有良好的口碑。汽车的加入,意味着小米升级到“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版图最重要一环已经补齐。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雷军看来,小米汽车将是小米集团的重大跨越,也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他相信,有一天,小米汽车会驰骋全球每一条道路上。文/徐上峰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3-12-29
雷军描绘小米汽车蓝图,核心技术全栈自研,剑指全球TOP5
雷军描绘小米汽车蓝图,核心技术全栈自研,剑指全球TOP5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