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VRAR星球 R星人
2015年1月22日,微软公司在万众瞩目的微软Windows10的发布会上,发布了一款增强现实设备HoloLens。HoloLens与当时市场上的许多虚拟现实头显(例如Oculus Rift或HTC Vive)有很大不同,那些设备的视角是封闭式的,用户将完全沉浸在虚拟世界中,相反,HoloLens则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融合在一起,微软将其称为“混合现实”。
2019年,微软发布了HoloLens的第二代产品HoloLens 2。与前代产品相比,HoloLens 2更轻,佩戴起来更加舒适,视场角和单眼分辨率的提升,增加了用户的沉浸感。此外,在手势识别方面,HoloLens 2也追加了新的功能,可识别摘、抓、捏这种细微的差别手势,可轻易移动物体、旋转物体,和更改物体的尺寸。
有体验者表示,在HoloLens 2上已经可以完全做到用手与全息影像交互。可以说,HoloLens两代产品是MR领域的开拓者,也大大提高了混合现实技术在各个场景中的实践用例。
本次VRAR星球对话到了微软工业元宇宙解决方案专家席骁然,深度探讨了微软在MR以及工业元宇宙领域的相关布局。
微软工业元宇宙解决方案专家席骁然
以下是本次采访的文字记录(内容有部分删减):
VRAR星球:对于工业元宇宙,微软是如何定义它的?它和元宇宙的区别在哪,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
席骁然:元宇宙大致分为三个类型。
首先是消费者的元宇宙。这一类型的元宇宙更多的是在娱乐、社交、游戏等领域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体验。
其次是商用的元宇宙。意思是将这类沉浸式的体验放到商用的环境里,例如视频会议、虚拟会议、工作协同等用例。
而第三个则是微软最为看重的——工业元宇宙。
微软对工业元宇宙的定义是人与AI的共同协作,利用各类数字技术去设计、构建和优化真实世界中的各种系统。工业元宇宙也有一些典型的场景,包括但不限于远程的运维支持、AI加持的资产和流程管理、机器人自动化以及自治系统等。
这就是微软对元宇宙的定义,而我们的资源也会着重在工业元宇宙的赛道上进行布局。
VRAR星球:微软目前在XR业务方面的重点还是以混合现实为主吗?
席骁然:是的,我们会持续投入Hololens的研发。微软产品组的研发工程师也在积极地听取用户对于上一代Hololens设备的反馈,并会将这些反馈纳入到新一代设备研发的考量当中。
VRAR星球:与AR相比,您认为MR在工业领域的优势是什么?
席骁然:MR比AR具备更好的空间感知能力,能够做到更好的虚实结合,让使用者感知更深度的信息。Hololens配备了很多深度传感器和摄像头等一系列配件,为深度的空间扫描、虚实叠加等功能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通过MR技术,将一个虚拟的杯子放在真实环境的桌子上,这个虚拟的杯子不会穿透真实的桌子。这就是基于空间扫描技术对真实环境的感知,虚拟的物体可以与真实的环境产生空间的位置关系。
这些特点也使微软在工业领域里有了很多的应用。使用者可以结合现场的环境,不管是生产线,还是培训教室等场景,进行与虚拟物体的空间交互,这就是MR最大的特点。
VRAR星球:微软在XR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一直以来是如何保持的?
席骁然:微软在MR领域是持续投入的。自2016年至今已有七年。在此期间,我们与企业客户有非常广泛的合作,在各个行业的企业级客户和各类场景中都有应用案例。并以此验证出很高的收益率。这是微软在企业端的深耕,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另外一点,是Hololens与微软生态的良好整合,这也是从设备上市之初就已经具备的。如果您是一个企业主,或是公司的普通的员工,对微软的其它产品肯定不陌生。例如Word、Excel等都是微软的上层的产品,而Hololens也是其中之一。
也就是说,Hololens给用户带来的体验是从硬件到软件无缝衔接的。如果用户想在Hololens中加入一个会议,可能与平时通过Teams参加会议的体验完全一致,不需要任何学习的门槛。这一点上足以体现Hololens对To B市场的看重,以及微软这些年在企业级应用上的路线布局。
举个例子,微软的Dynamics365里面的Remote Assist功能,就可以搭配HoloLens设备解决很多混合现实技术落地的场景。用户不需要学习门槛,就可以使用大部分的远程协助、虚拟培训等功能,以及日常巡检,点检等学习培训以及日常任务管理等应用。因此,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结语
“主打B端市场、聚焦工业元宇宙”是HoloLens一直以来秉持的重点。今年年初,微软对自己的工业元宇宙团队进行了一次组织架构调整。紧接着,从新的财年开始,微软重新整合了资源,正式成立了一个工业元宇宙的销售以及技术团队。现在,微软会继续加大在整个工业元宇宙赛道上的投入,并且还将整合各类内部资源,继续服务企业的客户。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