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市场容不下第二个「瑞幸」

当瑞幸咖啡联合茅台推出的「酱香拿铁」离我们渐行渐远,这样一场跨界的营销意义开始变得愈加明显。然而,它带给我们的启迪意义却是长久的。透过它,我们看到了中国咖啡市场的广大,同样也体会到了那种只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才能体会到的热烈的竞争气氛。

不得不说,通过这样一次联名,人们更多地认识到了瑞幸咖啡,乃至瑞幸咖啡之外的新咖啡品牌。同样地,通过这样一次联名,咖啡市场的用户争夺战同样开始开启。库迪、幸运咖、三顿半以及MANNER等品牌同样开始走入到人们的视野。

咖啡市场上的这样一种场景,非常容易让我们联系起共享单车风靡时候的场景。那个时候,共享单车的品牌并不仅仅只有摩拜和ofo,其他诸多的共享单车品牌真真正正地将我们的关注点吸引到了共享单车的身上。然而,后来的发展告诉我们,仅仅只是靠资本和营销,并不能够带来长久的发展。等到热度已过,一切都将从头开始。

不得不说,当下的咖啡市场,其实是与共享单车市场有着相似的场景的。透过共享单车的败局,我们需要更多地看到的是,所谓的咖啡市场,并不是一个可以承载着无数品牌,无数概念的存在。一旦等到资本的热度不再,特别是等到这样一种以规模和营销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走到尽头,一切或将从头开始。

或许,看似庞大的咖啡市场,并不能够装下第二个瑞幸。

火热的咖啡市场,依然是资本的游乐园

当一众咖啡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个市场的火爆,以及它背后所蕴藏着的巨大的发展潜能。然而,我们同样要看到的是,咖啡市场之所以会如此火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资本在其中扮演着的相当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一句话来总结,咖啡市场,依然是资本的游乐园。

无论是瑞幸联名茅台搞下的这样一场火热的营销游戏,还是我们看到的一系列的咖啡品牌线下门店的遍地开花,我们都可以非常明显地感受到,资本在其中所扮演着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说,现在咖啡市场玩家们的这样一种做法,完全是资本的玩法,完全是以规模和效率为主导的游戏。

虽然经历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洗礼之后,玩家们对于资本的玩法业已有了优化和调整,但是,如果仅仅只是以资本来托举起市场的热度,而没有真正找到真正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的话,那么,等到资本的热度不再,一切或将重新归于平静。可能资本的玩法在咖啡市场上尚且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将咖啡市场看成是资本的买卖,而无法真正找到可以落地且持续的商业模式,时下火热的咖啡市场,或许依然是一场虚火过旺的资本游戏。

火热的咖啡市场,依然是互联网的复刻与翻版

无论是从瑞幸咖啡的异军突起,还是从其他的咖啡品牌开始涌入到咖啡的赛道,我们都可以在它们身上看到似曾相识的熟悉场景,我们都可以闻道些许熟悉的味道。如果对时下火热的咖啡市场进行一次总结的话,我更加愿意将其看成是互联网的复刻与翻版。

不得不说,互联网模式的确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筑起强大的规模效益,并且可以快速确立一个品牌在一个市场当中的市场地位,进而对用户进行收割。但是,我们同样要看到的是,经历了PC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演进之后,互联网模式的弊端,同样开始显露在人们的面前。仅仅只是以规模和效率为主导而没有关注对于产业本身的改造,等到红利不再,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现在的咖啡市场,其实正在向我们上演着类似互联网的发展态势。虽然这样一种态势可以让很多的咖啡品牌脱颖而出,但是,等到市场饱和,我们或许依然还是会看到类似互联网式样的竞争场景开始在咖啡市场上出现。

在互联网模式业已被证明有很多的问题和弊端的背景下,如何找到一种互联网之外的发展模式,让咖啡市场避免陷入到类似互联网的发展怪圈之中,或许才是正道所在。对标以往互联网模式发展的种种,我们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咖啡市场终将会上演互联网式的洗牌与调整,咖啡市场或许终将装不下第二个瑞幸。

火热的咖啡市场,依然是存量市场的流量游戏

咖啡市场之所以会受到如此多的关注,之所以会吸引如此多的玩家加入其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玩家们看到了咖啡市场庞大的用户体量,特别是那些并未被咖啡的用户的消费需求。但是,我们同样要看到的是,无论是现有的用户体量,还是尚未被咖啡的用户体量,其实都是在存量市场下的,它与互联网时代的存量市场的竞争并无二致。

在存量的市场之下,必然会经历一场此消彼长,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必然会上演我们在互联网时代经常会看到的惨烈的竞争场景。没错,我们现在是看到了很多的咖啡品牌涌入到咖啡的赛道上,但是,等到咖啡市场饱和,特别是等到存量市场进入到增量市场,如此多的咖啡品牌必然会面临重新洗牌。

事实上,在新咖啡品牌真正开始进军咖啡市场之前,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的咖啡品牌投身到了咖啡市场之中,但是,真正能够在这样一个市场当中存活下来,并且真正能够活得很好的玩家,可以说少之又少。说到底,咖啡市场并不是一个存量市场的流量游戏,而是一个在存量市场上寻找新增量的留量游戏。只有不断地找到衍生于咖啡市场本身的发展新红利,并且真正能够摆脱对于存量市场的依赖,真正在存量市场之下找到新的增量,才是保证玩家们可以在咖啡市场有所作为的关键所在。

结语

当一众新咖啡品牌开始涌入其中,我们似乎看到了类似互联网时代的场景开始出现。当咖啡市场依然是资本的游乐场,当咖啡市场依然还延续互联网模式的打法,当咖啡市场依然还是存量市场的流量游戏,或许就已经注定了它必然会经历一场洗牌,必然会面临类似互联网式的挑战。没错,瑞幸咖啡业已乘着互联网的东风跑了出来,并且开始一次又一次地颠覆着我们对于咖啡市场的认知,但是,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当咖啡市场依然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之上,当咖啡市场并无任何的新意,或许,咖啡市场终将容不下第二个「瑞幸」。

—完—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财经科技观察家。长期专注行业研究,提供深度思考与硬核干货。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3-10-14
咖啡市场容不下第二个「瑞幸」
咖啡市场容不下第二个「瑞幸」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