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播”里的年轻人:从单枪匹马到组团作战

看到雪地里冒出一寸大小的黑尖尖,迷藏卓玛双膝跪地,一点一点扒开泥土,将一根虫草小心翼翼捧了出来,轻轻掸去尘土后,手拿虫草绕着眼睛画了一圈。

“这是我们的当地风俗,这样画一圈能让眼睛更明亮,以后就可以找到更多的虫草了。”她随后将那堆泥土抚平掩埋,“明年就还能长出新的虫草来,如果不掩埋就有可能破坏植被,长此以往,下一代、下下一代就挖不到这些宝贝了。”

对于土地馈赠的宝贝,迷藏卓玛心存敬畏。距离她的家乡四川甘孜州850公里之外的云南,“农大丁同学”也从土地里挖出了许多宝贝。

在今年为云南农业大学招生打call的视频里,校园的菜地边、果树下,农大丁同学用玉米当麦克风,感叹着“吃不完,根本吃不完”、“快来我们学校吧”,再配上“格桑拉”的背景音乐,这段充满乡土气息的“土味”视频,魔性烧脑。

打开快手,这些鲜活的画面,连缀成一幅幅“村播”的实景式画卷。

迷藏卓玛:从“不务正业”到“带头人”,步履不停

(卓玛被粉丝们亲切称为“虫草西施”、“松茸西施)

1997年出生于四川甘孜州稻城县贡沙村的迷藏卓玛,是个土生土长的藏族姑娘。她原名叫格绒卓姆,在快手上她给自己取名为“迷藏卓玛”,意为迷人的藏族姑娘卓玛。

2017年5月的一天,迷藏卓玛在快手上发布了一条视频,内容是她和母亲在山上寻找、采摘虫草的过程。卓玛记得当时山中信号很不好,她一直爬到海拔五六千米高的山顶,才把视频发了出去。第二天,卓玛“惊呆了”,几十万的播放量,新增粉丝数千,还有几百人私信问她虫草价格。这是她自2017年注册快手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

确切感受到网络的影响力后,卓玛和丈夫老杜决定关闭他们在县城里开的小饭馆,回到大山全身心投入做短视频卖山货。

他们的决定遭到亲朋好友的一致反对,“一部手机怎么可能把农产品卖出去,你们这是不务正业。”当时村里的同龄人除了在外地求学,就是在稻城景区、县里打工,亲友们认为做个服务员每个月还能拿到两三千元现金,这可是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看得到的。

卓玛和老杜一条心,还是下定决心“干”。随着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4G技术的应用,2018年,卓玛的村子也连上了网络,“信号好了,抬手一键就可以发视频了。”通过她的镜头,网友们不但领略了雪山美景、壮阔冰川,还云体验了藏民盖房、放牧藏香猪、起舞放歌,以及采虫草、挖松茸的日常生活场景。

卓玛和她的老公老杜

这些原生态的乡野视频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青睐,有人主动找到卓玛购买虫草松茸及当地特色山货。那时恰逢快手直播平台兴起,直播电商业务迅猛发展,卓玛赶上了“村播”爆发期,在强大的流量加持下,她迅速打开了当地农产品的销路,于是自家的、连同亲友及周边村民家的农产品都销售一空。她不但帮助村民解决了山货滞销的问题,还打破了大山里的产品完全依赖收购商定价的局面。

有了直播卖货渠道,卓玛和老杜在2019年成立了合作社,全乡都是合作社的成员,村民是合作社最直接的受益者。当虫草和松茸季来临的时候,合作社以高于收购商的价格,把村民手中的山货收集起来,集中销售。

之前在售卖山货上村民们是吃过亏的。拿松茸来说,收购商的定价是100元一斤,卓玛他们则以每斤120元的价格购买,合作社精选出来后在电商渠道分等级销售。

卓玛从七八岁就开始上山采虫草挖松茸,她知道村民们不容易,每年五、六月和七、八月两季,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日头高照,村民们都会一早出门翻山越岭找虫草、挖松茸。所以她即使劳累晕倒打着吊针也要去村民家收购,否则这些山货就有可能被收购商以低价买走,“我不忍心看着村民们再吃亏。”

卓玛所在的稻城县贡沙村有60多户人家,她每年都会去家家户户收购山货,仅五、六两个月就可以帮助每个家庭平均增收几千元。

(卓玛在合作社收到村民们送来的松茸)

入驻快手6年,卓玛发布了500多条短视频,做了200多场助农直播,家乡的农产品虫草、松茸、藏香猪、牛肉干通过她的手机走向了全国各地。“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农产品到达过40多个民族同胞所在的地方。”卓玛语气很是骄傲,“一年直播下来能有几万订单,我们合作社一年的销售额有四五百万。”

2020年初,迷藏卓玛还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

卓玛名声在外后,有不少公司、机构来找她签约直播带货,都被她一一拒绝。“我掌控不了这些产品的质量,如果把不好的东西卖给粉丝我会良心不安,会很不快乐,我只能挣踏踏实实的钱。”

谈及这几年的创业艰辛,总是笑语盈盈的她停顿了会儿,吸了吸鼻子,声音有些哽咽,“太累了,压大很大,直播时水都不敢喝一口,就担心产品卖不好。”

卓玛有一对儿女,她说她和老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两个孩子。卓玛从小吃过苦,结婚时家里连碗和筷子都没有,她和老公白手起家走到今天。她自己吃过的苦不想让两个孩子再吃,她希望孩子们有更好的生活,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真正的虫草松茸在书本里。”

(卓玛和女儿、儿子在一起)

自己的兜里有钱了,卓玛不会撇下家乡土地上的同伴。作为95后“新农人”,也是村子里的第一个“村播”,卓玛从一年卖出几百根虫草到现在一年可以售出上万根,她带动了周边村民提高收入。现在已是快手“幸福乡村带头人”的她,将继续扎根自己家乡,“继续带领村民们增收致富。”

农大丁同学:当下“把地翻好”,还想读个硕博

(丁同学希望做个有文化底蕴的“村播”)

“新农人”不仅仅活跃在农村。

“欢迎报考云南农业大学,我们这里真的不需要天天挖地。”“嗨,那边开机器的声音小点儿。”去年6月,农大丁同学的这条颇具强烈反差感的视频在网上得到广泛传播,不少网友戏称这条“反向”宣传视频为“招生减章”。

“农大丁同学”是丁习功的网名,00后,现在是云南农业大学中草药专业的大三学生。

丁同学对“招生减章”的说法不太认同,觉得他的系列招生宣传视频发布后起到了明显效果。“2022年农大的报到新生中,有三分之一是看了我的视频才报考农大的。”据云南农业大学官网显示,2022年农大计划招生6000余人(云南省内),包括本科、高职本科、二本预科及专科学生。

今年的“吃不完,根本吃不完”视频一亮相,又被网友称为“招生加章”。

被誉为“行走的招生广告”后,丁同学被清华隔空喊话:“农大丁同学,没你不行!我在清华等你来。”就在今年8月,丁习功和几位同学真的一起来到清华并挖地实践,清华给他留下了“开放、包容”的深刻印象。

(丁同学今年8月在清华大学实践留影)

平日在农大除了上课、做实验,丁同学还会跑去田地里学习师哥师姐用锄头写就的“论文”,现场播报丰收场景,记录当季水果免费发放活动。“校园环境非常美丽,食堂饭菜非常美味,学姐也非常漂亮”,他用有趣而充实的镜头,在快手平台上展示着当下真实的农学。

聊起当年报考农大,丁同学说他来自农民家庭,家在云南楚雄州南华县,当地以种植草药为主,因缺少系统的农业支持,村民们投入多收入低,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外出打工,不愿回乡发展。

老家的种植业频频遇到困境,丁同学当时就在想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助力家乡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报考了云南农大中草药专业,入学三年,已学习了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检测技术等专业课程,在实践课上也学习了种植石斛、云茯苓等中草药。丁同学在努力成为一个“新农人”。

目前丁同学在农大校方支持下已成立工作室,有了自己的团队,他们一起整理和转化学校的科研成果,推出了“云农好物”品牌。同时致力于为学校内外的农户提供服务,帮助他们提升市场竞争力。

丁同学在网络走红之后,有许多农民在平台上向他咨询种植、养殖技术的问题,他收集整理后,转达给学校里的专家团队,再把他们的解答反馈给农户,直到问题解决。

(“新农人”丁同学和农户阿姨们合影)

丁同学认为,很多村民的初级农产品是不错的,他们团队之后会在产品开发、包装设计、营销方面提供更多的帮助。近日他们已和当地农民合作了“云茯苓”项目,茯苓作为一味中草药,有健脾祛湿的功效,他们对此进行了研发,将茯苓与普洱茶、咖啡相结合,准备打造成系列饮品上市。

“农作物不仅要种得好,还要卖得好。卖不出去会是个大问题。”于是他在农大学习农业知识、农业技术之余,开始学做自媒体,学习各类互联网工具和媒介,积累运营经验,为日后搭建通道销售农产品服务。

作为一个“新农人”,丁同学的助农理想是:让吃的人健康,让种的人小康,让农业令人向往,让农民令人羡慕。他脑海中已有蓝图,从村里直达城市,实现优质农产品原产地直供,让消费者吃上更绿色更健康的食品。丁同学觉得农业终有一天会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从事种养业的人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富,实现更大的价值。

理想还在远方,当下还是脚踏实地“把书读好、把地翻好”,丁同学说他将继续求学,读完硕博,“最少保底也要读个研。”

做个有文化底蕴的“村播”是丁同学的目标,赶上了“村播”多元发展期的他,平时除了推广农产品之外,还在为一些地方的文旅产业复苏做公益推广和奔走宣传,他认为乡村文旅和特色农业相融合会得到长足发展。仅今年8月份,他就助阵了楚雄州的火把节、南华县菌子节、云南南博会,以及参加了家乡的彝族刺绣展,推荐非物质文化遗产彝绣,表示保护彝绣最好的方式就是穿出去。

丁同学说,“希望未来可以带动更多的学弟学妹加入村播行列。”大家一起来为更多的特色产品赋能,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青年力量。

村播的力量

26岁的迷藏卓玛,22岁的“农大丁同学”,作为当代“新农人”,见证并参与了“村播”的诞生、发展和更迭。

助力乡村振兴的“村播”,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向网友展示农产品的生产、采摘和加工过程,或是记录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场景,以此吸引广大用户,将直播间流量转化成产品销量。

他们带着泥土气息的推广售卖,连接起了乡村和市场,成为破解农产品滞销难题的新方案,成为助力优质产品走出去的新路径。

自2013年快手短视频兴起,就提供给了“村播”一个发展的平台。10年来,不断摸索求变,步步推进。在直播选品上,最初只关注农产品内容,到现在“村播”的选品包罗万象,应有尽有,覆盖更多受众群体。

在直播销售模式上也呈现出更丰富的生态,从早期的“直播+扶贫+农业”到如今的“直播+农业+文旅/体育”更为多元的模式。

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结果来看,“村播”从带动农业发展,到现在带动了乡村生活、文化、旅游、体育等多方面综合发展。

据《村播助燃乡村经济价值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超8.7亿农产品订单经由快手平台发往全国各地,超过2200万名创作者在快手获得近900亿收入。快手村播已覆盖25864个乡镇,实现了在乡村地区的全域覆盖。

在扶持乡村发展与人才培养上,快手也是大手笔。仅上半年,就培训了10万“村播”,带动了25万人就业。其中,“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到目前也已挖掘和扶持超100位乡村创业者,覆盖27个省市地区,带动16个地方特色产业振兴,产业发展影响覆盖近千万人。

村播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来自国家统计局官网的数据显示,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年是1.46万元,2019年是1.60万元,2020年1.71万元,2021年1.89万元,2022年则达到了2.01万元。2022年比2018年增长了5500元,4年提升了38%。

(2018至2022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图)

9月12日,迷藏卓玛和农大丁同学在北京的快手追光大会上亮相,描绘了他们的村播画卷。

迷藏卓玛还记得两年前的一个小插曲。2021年2月5日,作为快手上市6位敲锣受邀用户之一,卓玛在北京现场敲响了开市锣。“我当时接到邀请时没什么感觉,还纳闷敲个锣干啥要跑到北京那么远的地方去。”从老公那知道了这个事情的重大性后,她高兴坏了,“感觉自己考了100分似的。”

她会继续加油,以前是一家人走,现在要追着光,“带着村民们一直往前走”。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3-09-12
“村播”里的年轻人:从单枪匹马到组团作战
“村播”里的年轻人:从单枪匹马到组团作战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