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出发!中国数据存储产业在AI时代突围

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人和事让我们热泪盈眶。

就像Mate 60的问世,国人激动不已、心生鼓舞。一个国家、一个产业、一个企业要想不被击倒,就得有不低头、不放弃的精气神。

中国的数据存储产业也有这么一股子精气神:从0开始,克服艰难险阻,在技术门槛极高、巨头林立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所以,当华为公司副总裁、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博士在今年华为数据存储用户精英论坛上回忆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坚持,在场嘉宾无比感同身受、心潮澎湃。

如今,华为已经跻身全球企业级存储市场Top 2,在数据存储领域的前沿技术探索、产品研发创新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并带动国内数据存储产业链一批企业共同发展。在不远的将来,数据存储有望成为继5G之后中国的第二张科技名片。

雄关漫道真如铁

和国内所有通过自主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一样,中国存储产业从未走过捷径,而是通过爬坡过坎一路走来才取得如今的成绩。具体来看,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用二十年的时间,在完全陌生的数据存储领域闯过了产品技术、用户体验和市场认同这三大难关。

以产品技术的研发创新为例,华为在研制高端存储时曾受到外籍专家的质疑,他们认为中国的研发团队做不出Active-Active双活架构。然而事实绝非如此,2020年华为推出具备A-A双活特性的新一代OceanStor Dorado高端全闪存,其可扩展性、故障的秒级切换能力都远超世界领先存储厂商。

如今,世界上具备高端存储研发能力的企业只有三家,华为就是其中之一。周跃峰博士感慨道:从第一代存储、具备A-A双活架构的高端存储、再到NAS存储,克服技术鸿沟的喜悦总是留给勇敢坚韧的人们。

如果说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是克服从0到1的突破,那么闯过用户体验关则是一个缓慢爬坡的过程,痛苦且煎熬。事实上,华为等中国企业一开始被用户“上课”的场景比比皆是。在市场的摸爬滚打,让华为深刻理解了数据存储领域容不得一点马虎,敬畏数据、理解需求和以用户为中心是数据存储领域生存的不二法则。

此外,中国企业还在过去二十年逐步闯过了市场的认同关。在产品与技术取得一定积累之后,像华为这样的企业强迫自己勇敢走出去,在海外市场建立专业的销售与市场团队,与国际存储巨头们同场竞技,并接受IDC、Gartner等专业咨询机构的评选。

“像NAS产品一开始在海外的一些项目中,我们都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跟友商作比拼测试。后来的事实证明,中国企业完全能够和世界一流存储厂商竞争,甚至逐渐开始实现领先。”周跃峰博士如是说。

如今,华为存储已经连续7年入选Gartner魔力象限领导者,而且每年的评分都在持续增长,分布式存储和主存储两大产品也都是Gartner最佳用户之选。除华为外,中国还有其他存储企业进入Gartner魔力象限,中国存储产业已获得全球各大权威机构的广泛认可。

轻舟已过万重山

苦难不值得被歌颂,但希望永远值得被追捧。

因为苦难不会直接带来成功,希望和坚持却能让我们打磨出核心竞争力,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

就像华为所经历的“516”事件,突然的变故对于数据存储业务影响是巨大的,不仅面临芯片等硬件供应链的断供,甚至也面临着使用大量开源社区代码带来的未知风险,华为能不能继续做数据存储业务在当时是个未知数。

面对如此变局,华为数据存储并没有坐以待毙、自怨自艾,而是在重重困难中顽强地保留着希望和坚持,花费一年时间在硬件层面实现1000多个国产元器件的替换,并且确保新硬件方案的性能、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与过往能力持平;同时,华为用自主研发的一百多万行代码完成了对过去开源社区代码的替换。华为与供应链合作伙伴一起克服诸多困难,解决认证、兼容性等一系列后续问题。

“存储是一个兼具复杂软件和复杂硬件的系统,要把命运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今天,华为存储产品的每一个电容、每一个电感都经得住考验。”周跃峰博士如是说。

其实,所有的伟大都是“熬出来”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就像华为数据存储业务,经过此役,有着两个巨大收获:首先,华为数据存储在冲破重重难关过程中打造了一支汇聚全球领先人才的研发团队,这也成为华为数据存储业务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并强势进入到全球Top 2的关键因素。

其次,突如其来的巨大困难也反向推动了华为数据存储创新力的提升。哪怕是受到各种不公正的待遇,你也必须比别人跑的更快、更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如今,华为数据存储已经形成了业界领先的产品创新机制和路线,近年来陆续发布了支持SAN&NAS一体化双活、支持控制器“8坏7”的高可靠高端全闪存存储、OceanStor Pacific系列高性能分布式存储、OceanProtect X8000高端备份存储及针对AI大模型训练和推理设计的FusionCube A3000训/推超融合一体机,创新产品可谓是多点开花、应接不暇。

“华为数据存储的四千多万行代码全部都是工程师们一行行敲出来,我们会持续推进存储的全栈自研。我们向国人保证,数据存在华为存储上是最值得信任和安全的。”周跃峰底气十足地表示道。

前路漫漫亦灿灿

回顾过去二十年,中国数据存储产业从SAN存储时代的蹒跚学步,到进军高端存储时的苦苦探索和寻求突破,再到大数据时代的茁壮成长、与世界比肩同行,中国数据存储产业逐渐抽枝散叶,茁壮成长,在全球数据存储产业的影响力已经初具雏形,无论是Gartner、IDC等咨询机构的评选,还是SPC等权威评测机构的产品测试,都不乏中国厂商的身影。

如今,中国数据存储产业无论是底层芯片、硬件或是软件及配套生态均已形成了完整产业链。面对即将全面到来的AI时代,中国数据存储产业迎来做大做强前所未有的良机。

在周跃峰博士看来,作为全球最大的数据圈,中国数字经济近年来高速发展,每年26.3%的数据复合增长率位列全球第一,为数据存储产业带来广阔的前景。中国数据存储产业从大到强之路依然漫长,当前需要从两个方面重点入手,真正实现数据产业从大到强。

其一是抓住AI时代的机遇。AI时代,算力先行,中国已经建设起多个算力中心。随着算力体系建设的深入,数据要素的价值逐步获得释放,数据存储的重要性也加速凸显,存力中心将会成为今后基础设施领域建设的重点,这是中国数据存储产业难得的机遇。

“数据要素流通加速并产生更大价值,存力必然会越来越重要。未来中国一定会出现越来越多先进的存力中心。”周跃峰博士如是说,“在AI时代,通过数据存储以存强算,可以让算力基础设施整体领先全球。”

其二是拒绝内卷、共同呵护产业健康发展。由于市场前景广阔,导致中国市场出现很多赶风潮的厂商和团队,众多参与者涌入市场带来价格战,造成中国市场非常内卷的现状。众所周知,数据存储产业属于技术门槛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领域,市场参与者首先需要学会敬畏数据,存储产品往往需要大量技术人才反复打磨才能胜任用户对于数据性能、安全、可靠等方面的综合要求,一味奉行低价策略只能会扰乱市场,甚至可能会陷入恶性循环,让本已发展良好的数据存储产业停滞不前。

因此,中国数据存储产业应该停止内卷,通过创新实现产品、技术与方案的持续进步,并携手走向全球,用好技术、好产品和好方案去更广阔的市场一展身手。

“互联网时代,5G是中国的第一张科技名片;前路漫漫亦灿灿,数据存储一定会成为中国的第二张科技名片。”周跃峰博士最后表示道。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3-09-05
再出发!中国数据存储产业在AI时代突围
再出发!中国数据存储产业在AI时代突围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