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芯背刺ARM,ARM的阵地崩塌,背弃中国芯片的结果

日前美媒消息指美国科技互联网巨头谷歌正式加入RISC-V阵营,将采用该芯片架构发展它的AI芯片TPU,此举对于中国芯片行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鼓舞,RISC-V逐渐形成燎原之势,ARM恐怕没有想到当初对中国芯的做法导致它的阵地崩塌。

谷歌这次选择RISC-V架构开发TPU并没有打算从零开始,而是与美国已研发RISC-V架构多年的SiFive公司合作,采用后者专门为高性能64位处理器打造的X280架构,加快RISC-V架构TPU的研发,由此也可以看出谷歌急于在RISC-V架构上追赶中国芯片。

RISC-V诞生已有十多年时间,不过一直发展缓慢,毕竟作为一个全新的架构,缺乏完善的生态,许多芯片企业不愿冒险采用,2018年中国知名的院士倪光南推动中国多家芯片企业成立RISC-V产业联盟,当时许多知名的中国芯片企业并未加入,也显示出中国芯片对RISC-V的观望态度。

2019年美国对中国芯片采取措施,ARM迅速跟进,停止对中国一家科技企业授权,后来随着美国的加码,ARM在发布全新的V9架构后几乎停止了对中国所有芯片企业授权这个全新架构,由此诸多中国芯片企业加入RISC-V,当时RISC-V的24家高级会员当中就有12家是中国芯片企业,可见中国芯片企业对RISC-V的支持力度有多大。

恰在那时候中国开始大力发展物联网芯片,物联网芯片要求低功耗、低成本,RISC-V相比起ARM恰有这些优势,再加上上述的ARM停止对中国芯片授权,中国芯片大举研发RISC-V,此后三年时间RISC-V迅速占领中国物联网市场,如今中国的物联网用户已达到14亿,为全球发展最快的物联网市场,RISC-V芯片也由此在中国销售了50亿颗,推动RISC-V芯片出货量突破百亿颗。

中国芯片大力推动RISC-V在物联网市场的发展,为RISC-V打开了局面,随着RISC-V芯片得到广泛应用,RISC-V的优势开始为业界认可,它几乎没有授权费,采用量产多年的14纳米工艺也能拥有不错的性能,而功耗比ARM更低。

中国芯片为RISC-V打下基础后,美国芯片行业也开始认识到RISC-V的潜力,美国多家芯片企业纷纷加入,至今已有Intel、高通等公开支持RISC-V,三星也宣布研发RISC-V芯片,分析机构指出目前阿群前十大芯片企业当中已有8家支持RISC-V,如今再有谷歌加入,可谓声势浩大。

这些芯片企业加入RISC-V阵营后,开始推动RISC-V进入PC、汽车芯片等市场,如此RISC-V将从物联网市场覆盖到ARM占据的诸多市场,市调机构counterpoint认为到2025年RISC-V将在全球PC市场、工业市场和汽车芯片市场都取得超过一成的份额,在物联网芯片市场则有近三成的市场份额,ARM的垄断阵地将因此崩塌。

这当中,中国芯片对RISC-V无疑是最大的推动力量,毕竟中国芯片已成功推动RISC-V占领国内的物联网芯片市场,拥有丰富的RISC-V开发经验,而由于中国芯片难以获得全新的ARM V9授权更是全力推动RISC-V进入手机芯片、PC等行业,RISC-V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将远超海外市场。

ARM能取得如今的地位其实离不开中国芯片的支持,当年智能手机刚兴起的时候,中国手机与联发科、展讯等合作,采用它们推出的turnkey方案,大幅降低了智能手机的价格,推动全球手机市场迅速从功能手机转向智能手机,而这些芯片都是采用ARM架构,由此帮助ARM垄断了移动芯片市场,而ARM如今却对中国芯片采取如此动作,迫使中国芯片全力支持RISC-V,ARM可谓自断臂膀。

尤为可笑的是ARM全力支持美国,然而美国芯片却纷纷背刺ARM,这对于ARM来说尤为讽刺,ARM的行为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它的辉煌或许就此终结。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3-07-19
美芯背刺ARM,ARM的阵地崩塌,背弃中国芯片的结果
美芯背刺ARM,ARM的阵地崩塌,背弃中国芯片的结果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