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共享单车又双叒叕悄悄涨价,甚至贵得快让人骑不起?
近日有媒体报道,不少城市共享单车骑行半小时花要2.5元,1小时骑行价格涨到了4.5元,其中上海的滴滴青桔甚至达到了6.5元。而大部分城市,公交票价1-2元起步,地铁2-3元起步。共享单车骑行价格,已经比同里程的公交、地铁票价贵了。
网友们纷纷惊呼骑不起,质问共享单车厂商,你们当年宣称的“骑行让生活更美好”初心去哪了?你们这一年年的涨价,啥时候是个头?
关于涨价的理由,共享单车厂商不约而同地解释为“成本上涨”。2022年1月,哈啰单车率先宣布骑行套餐卡涨价,幅度从20-50%不等,理由是“行业普遍的运维人力投入和产品折旧成本增长”。半年之后,美团单车全面对标哈啰单车,把骑行套餐卡调整到相同价格水平。理由也如出一辙,“由于硬件和维护成本的增加”。
对于它们的这种说法,大多数网友并不认同。他们比较认可的一种观点——共享单车的做法就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恶习,先烧钱恶性竞争搞垮对手,实现垄断之后再涨价收割用户。
01 涨涨不休,市场垄断还是涨价有理?
共享单车涨涨不休,到底是市场垄断的必然还是涨价有理的结果呢?厂商说的“硬件和维护成本增加”又是否属实?
我们都知道,定价作为企业竞争策略的一部分,受到市场格局和竞争态势的影响较大。
遥想当年,各家杀入共享单车市场都有着不同的小算盘,拉新用户、狙击对手、打造流量入口等等。因为投资的小黄车反水,滴滴不得不亲自入场,以免被后路包抄。美团在低谷前夜接手摩拜,有还资本人情的成分,但也看好它在本地生活市场的流量入口前景。而哈啰更是寄托了阿里在出行领域的重望,希望它能挑战滴滴、截击美团。
美团和滴滴接近下半场才入局,但当时仍然有众多中小对手。要快速甩开它们,简单粗暴的价格战是最有效的打法。共享单车不赚钱、大把亏钱没关系,集团可以用市场费用或其他高价值业务利润来补贴它。共享单车0.5毛起步,1元包月不限次,动不动还有各种免费优惠。羊毛出在猪身上,作为消费者当然高兴。
但现在共享单车早失去了流量入口的光芒,只剩下了出行业务属性。没有集团输血,厂商不得不正视其成本问题,想实现盈亏平衡,必须放弃原来的低价策略把价格打上去。正好美团单车、哈啰单车和滴滴青桔(以下简称三巨头)占据了95%的共享单车市场,这就给网友提供了口实,被怒骂先烧钱形成垄断再涨价,倒也不算太冤枉。
那么目前共享单车三巨头的行为是垄断吗?这个问题很严肃,有必要认真分析再下结论。
首先没有发现三巨头有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竞争等垄断行为。只是从市场集中度而言,共享单车市场有点像是寡头垄断,三家占据95%的绝对份额。三家份额相近,接近433的格局,以此估算出的HHI指数(计算方法:主要企业市场占率的平方乘以10000后再相加)大约为3400,低于市场垄断的国际标准线4000。
其次,判断企业是否具有市场垄断地位,还取决对市场范围的准确定义。比如某小型小区只有一家便利店,但谁也不会将它视为小区的垄断者,因为消费者走出小区就能去别家购买,还能在网上下单。再比如餐饮街上只有一两家盖浇饭,同样不能说它们行业垄断,因为盖浇饭只是大餐饮下的一个细分市场。
共享单车是城市交通出行的一部分,受到公交、地铁和私家单车(电单车)甚至是网约车等替代品的竞争,将其放在城市交通出行下分析更为科学。消费者有着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其权益并没有因为共享单车涨价受到明显伤害。在新闻中,就有一些网友表示自己将抵制共享单车的涨价行为,改坐公交、地铁,或者自己买辆自行车出行。
因此,虽然它们占据了95%的绝对份额,但正如美国法院在世纪审判中认定微软不具备垄断地位的理由一样,共享单车厂商是小市场(共享单车)中的大鱼,但在大市场(城市交通出行)却仍然只是小鱼。共享单车厂商没有形成事实垄断,那么借垄断涨价收割之说也不应该成立。
同时,厂商说的“运维成本上涨”确实是事实,而且幅度应该还不小。
早年哈啰CEO杨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一辆单车每日运维成本为0.3元,每天每辆车的折旧成本是0.6元。二者相加差不多就是0.9元,平均每辆单车创收1元钱就能覆盖成本,看起来成本并不高,实现盈利也不难。需要指出的是,共享单车的运维成本是会随着监管政策、人力成本、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而变化的。
杨磊披露信息的时候,共享单车行业还处于粗放式经营阶段,比谁的车数量更多、铺的区域更大,谁就能获得领先优势。所以它们往往把单车往大街一扔,只是进行潮汐调度和问题车报修,运营成本很低。
运营成本低于共享单车企业是好事,但对于社会却是一场灾难,过度使用公共资源造成了公地悲剧。大家应该都对当年的单车围城还有印象,地铁、车站等交通节点附近车满为患,严重影响周边地区的交通秩序,还形成安全隐患。当年我提出过《是时候向共享单车收取公共资源占用费了》的建议,以矫正由此带来的负外部性。
于是,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近年来,各地对共享单车行业的管理思路大体归结为两点:一是总量控制、动态调整;二是强化科学监管,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前者有效地减少了无序供给,挽救了公地悲剧;后者则提升了行业服务水平,但同时也大幅抬高了企业的运维成本。
比如北京,它将中心城区共享单车投放规模控制在旺季不超过80万辆,同时加大了对共享单车企业的行业监管,强制他们达到全过程数字可视化管理、95%单车合格率、实时监测和快速响应等高标准,并建立起常态化考核机制。以快速响应为例,它要求企业在接收到重点点位车辆调度任务后,在5分钟内响应、15分钟内到达现场、30分钟内处置完毕。这意味着各家企业必须在全市的重点点位上部署包括人员、单车、运输工具和仓储场地等在内的响应能力。显然,这需要非常大的前期投入和高昂的持续维护成本。
其他城市未必达到北京的监管标准,但都比早年要严格很多,实际运维成本或许达到了之前的数倍之高。单靠提高运营效率,很难实现盈亏平衡。为了覆盖高运维成本,涨价就势在必行。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而言,共享单车涨价确实有理。
至于它们说的“硬件成本增加”,则有偷摸概念的嫌疑。共享单车的硬件采购成本,这些年整体呈下降态势。早期因为批量小和配套不成熟等因素,一度每辆成本高达数千元,后来随着规模经济和市场集中度的提高,采购成本不断下降至数百元。2016年小鸣单车联合创始人邓永豪透露的数据是400元,而按杨磊每天0.6元折旧估算出的成本是650元左右。两者相差了6成左右,但仍属于同一量级,其差别应该是计算方法、材料和工艺等不同造成的。
近两年自行车生产行业无论是原材料还是人工成本都没出现上涨,而监管部门也没有加装新部件的要求(GPS定位、物联网等是早年就提出来成为行业标配),因此共享单车硬件成本上涨一说不实。
厂商口中所谓硬件成本增加,应该是指单车报废期到来而引发的又一轮新车采购。2017年起,各地纷纷出台政策,要求共享单车实施3年强制报废政策,以保障用户人身安全。从2017年算起到现在已经过去了6年,如今正好是第二轮换车高峰期。大规模的更换新车显然是一笔巨大的资金支出,于是偷换概念把它当成提价的又一个理由。
顺便提一下,滴滴青桔是最后下场的大玩家,它的新车比例更高,面临的换车压力相对美团和哈啰而言要小一些。这可能也是它涨价往往比别人慢半拍的一个原因吧。目前它的套餐卡价格仍然停留在之间的行业平均线上,不过我想再过一年左右时间它会跟上,因此到时它的换车周期也将到来。
02 贵到骑不起?其实并没有
在最近的共享单车涨价新闻中,最常用的关键词就是骑不起。共享单车涨价不假,不过贵到让大家都骑不起的说法,经不起推敲。
美团、哈啰和滴滴青桔三家共享单车的产品大体分为两类:单次骑行和套餐卡。单次骑行的计费方式为起步价+时长费。套餐卡的品种较多,不同天数下的各种限次卡和畅骑卡(不限次)。通常选择畅骑卡的用户较多,因为它在有效期内不限次数,而且单次限时长达120分钟,更为划算和方便。
近年来共享单车涨价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单次卡涨得多,套餐卡涨得少;中远途涨得多,短途涨得少。
根据红星资本局整理的资料,今年1月23日起,美团在成都地区实行新的计价标准,之前起步价1.5元包含时长为30分钟,如今调整为15分钟;超时加价从1.5元/30分钟调整为1元/15分钟。这也是目前很多城市的收费标准:起步价1.5元含15分钟,超出15分钟后每15分钟加收1元。
上面的图表更加直观,涨价后,15分钟内的骑行不受影响,15-30分钟涨了66.7%,30-45分钟上涨了16.67%,45-60分钟涨了50%。除了15-30分钟受起步时长影响较大外,大体上呈现里程越远涨得越多的特点。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套餐卡的调价上。依旧是来自于红星资本局的整理数据,哈啰单车和美团单车在2022年调整后的价格保持着惊人的一致。剔除美团90天卡调整前价格低于同行20%的因素之后,二者7天卡、30天卡、90天卡的涨幅分别50%、40%和20%,呈现出天数越多涨幅越低的特点。
需要指出的是,天数卡只是基础价格上调,日常的优惠折扣仍然存在,也就是说用户购卡实际支付的要比基础价格低。从实测的结果来看,各家的优惠力度还不小。下图从左到右依次为杭州的美团、哈啰和青桔优惠价格,折扣在4-5折,有些甚至更低(不同手机、用户的页面价格可能不同,仅供参考)。
药理界有句话广为人知,叫做“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同样,在讨论共享单车涨价时,也需要了解用户的骑行时长、消费偏好等情况,才能分析出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中规智库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共享单车/电单车骑行报告》显示,共享单车平均单次骑行时长10.7分钟,单次骑行平均距离1.5公里。而三巨头价格调整后,15分钟内的单次骑行价格不变仍是1.5元。对于多数单次用户而言,他们日常骑行的价格没有受到影响。
另据艾媒咨询数据,2022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结算骑行费用方式中,表示选择单次支付的消费者为36.6%。这说明,套餐卡用户才是占比6成以上的大多数。而综前所述,因为套餐卡涨幅较小,加上下单有优惠折扣,涨价影响并不大。新闻有受访者表示,他的套餐卡实际续费比之前只高了3元钱,每天多花一毛钱左右。
为什么我们感觉共享单车涨价很高呢?因为媒体在报道的时候,往往会借某个网友的例子来虚拟算账,并将此营造为涨价假象告诉大家。
比如有报道这么说:“有网友算了一笔账,如每天骑单车上下班,按照20分钟骑行时长计算,每个月22个工作日需支付110元左右,而此前仅为66元。若不开套餐骑行卡,3个月所花费用就能买一辆自行车了。”
咋一看似乎很有道理,但现实中这种人通常不存在。因为一个人每天两次20分钟骑行,那他会在利益的激励下选购畅骑卡。即便没有折扣,每个月支出也不过是25元。这位所谓算账网友,在涨价之前不会花66元冤枉钱,又怎么可能在涨价之后主动贡献110元呢?
因此,这样的举例毫无意义,现实中用户可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价格方案,来减少基础价上涨的影响。媒体之所以这么做,要么是写稿时没有仔细查证,要么就是为了制造噱头来获得流量关注。
确实地说,共享单车是涨价了,但对于大部分用户影响有限。受影响较大的是单次支付中远程骑行的消费者,而他们的人数较少,应该不会超过总用户的5%。
03 厂商的阳谋:争抢存量、价格歧视、业务转型
看到这里,可能有不少网友会好奇:既然厂商涨价之后整体影响很小,那它们何苦多此一举,去惹得用户不爽、风评不佳?
除了实现提升营收之外,三巨头近年的涨价行为,还有着其他明确的目的性。虽然三家独大,但市场竞争仍然激烈。前面也有说过,除相互之间的阵地战之外,还面临着与其他替代出行方案的竞争。如何破除份额大却营收低、亏损高的僵局,是三家厂商共同面前的难题。
目前观察到的动态是,它们正有意识地通过价格的激励机制,引导用户主动改变消费行为,以实现既定的中长期策略目标,来打破僵局。我将其称为阳谋。
阳谋1:通过低价套餐卡留存长期用户,稳住基本盘、降低未来经营风险。
在共享单车的价格体系中,相对单次骑行,套餐卡的平均骑行成本低得多,而且天数越长的套餐卡越便宜。历经多次价格上调,无论涨幅还是平均价格都低于单次骑行。对于长期骑行的消费者而言,价格诱惑无疑是巨大的。
仍以新闻举的“每天两次20分钟、每月骑行22天的网友”为例,单次骑行下来每月需要花110元,而对应7天卡、30天卡、90天卡的每月花费,在没有优惠的情况下分别为60元、35元、30元,仍可以节约45%、68%、73%的成本。有优惠折扣的话,这位网友还能省更多。使用优惠折扣购买30天卡,用户每月骑行10次就能赚回本,非常划算。
这正是共享单车厂商的一个阳谋。通过价格激励机制,它们鼓励长期用户和骑行次数较多的用户从单次骑行转向套餐卡,引导7天卡用户转向时间更长的30天卡、90天卡,从而锁定大批存量用户,并将波动较大的零售收入转化为更稳定的会员收入。
共享单车套餐卡用户已经达到6成以上,但还不够,因为这是存量市场竞争的关键。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共享单车市场活跃用户达到3亿,可供挖掘的新用户不多了。未来拼的是产品体验和服务,抢的是存量用户。谁能抢先一步牢牢夺下更大的套餐卡基本盘,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
阳谋2:通过价格歧视,分流中长里程单次用户,以延长单车使用寿命。
共享单车的强制报废寿命为3年,有报道称其骑行总里程上限为1000公里左右,但实际上很多单车坚持不到就被迫提前退役。单车使用寿命受到产品质量、恶劣天气、环境腐蚀、机械磨损、不当使用等因素的影响。除了提高设计制造工艺和运维管理水平之外,还可以另一个方法来延长单车使用寿命。如果用户每次骑行的里程相对比较短,那么就能够有效地延长单车的实际使用寿命,从而实现增效降本。
因此,它们在价格调整时,有意识地朝着这个目标靠。我们前面有看到,中长程骑行的单价上调幅度最大,半小时、45分钟、1小时的价格,甚至超过了同距离地铁。部分网友的愤愤不平、扬言抵制,其实这正是它们希望看到的结果——通过价格歧视的机制,将这一部分用户引导到其他交通出行方式上。
阳谋3:引导单次用户,向盈利前景更好的共享电单车业务转移。
除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外,共享单车公司在很多城市同时运营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单车业务。相比历史包袱重、各种踩坑的单车业务,共享电单车业务的盈利情况要好得多。
共享电单车入市较晚,玩家们从共享单车的恶性竞争中吸取了教训。一开始共享电单车行业的运营就比较规范,收费标准更为科学(未推出畅骑套餐卡),相互之间没打激烈的价格战,加上轻松省力、速度快的骑行体验感优势,它的周转率也更高(有新闻报道称达到了共享单车的两三倍之高),所以很快就建立起了盈利模式。
2020年1月,松果出行CEO翟光龙宣布,“松果出行已经连续两年实现了全面盈利。”随后的同年7月,哈啰也宣称其6月日单量达400万,并已实现业务盈利。
如果你是厂商老板,自然会产生把客户转到电单车业务的想法。三巨头就是这么想的,并且付诸了行动——涨价。之前共享单车对电单车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吸引了很多价格敏感用户,而在调价后这个优势被打破了。很多城市30分钟价格为2.5元,30分钟能骑3-6公里。而电单车半小时才2元钱,骑行距离最长近10公里(共享电单车最高时速20公里)。
消费者在二者之间会怎么选?肯定直接骑电单车走人,还能省5毛钱。被阳谋2分流的中长里程用户,一部分被导向共享电单车,左手换右手,肉还是烂在自家锅里。
有人可能会说,大家都去骑共享电单车了,那共享单车不就浪费了嘛。放心不会的,一方面庞大的套餐卡用户继续在使用,资源并没有浪费;另一方面共享单车正当换车期,可以减少在换新车上的投入。
留存会员用户、降低运营成本和业务升级,3个阳谋在方向各有侧重,同时又形成了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相结合、降本与增效同步的策略体系。
04 涨价基本到头,共享单车盈利有望
2018年起,共享单车厂商采取了小步快跑、多次微调的涨价方法,目的是避免引发用户强烈抵触情绪,影响业务的稳定。这也给了用户一个它们连年涨价的不佳印象,很多人关心一个问题:未来共享单车是否还会继续涨价,啥时候是个头?
我的看法是共享单车涨价基本接近尾声。理由有几点:1、与公交、地铁、共享电单车等替代产品相比,共享单车单次骑行价格已经到了高位,上涨空间有限;2、套餐卡基础价格留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可通过调整优惠折扣来实现销售价格的浮动;3、整体经济环境不佳,用户对价格变得更敏感,有效遏制了价格上涨;4、随着各地行业监管常态化,共享单车的运维成本趋于稳定。
未来几年内,如不发生严重通胀的话,三巨头几乎没有理由上涨基础价格,除了尚未调整的滴滴青桔套餐卡之外。
事实上,近年来共享单车行业的整体经营状况在不断好转,最重要的指标是周转率的提升。2021年北京市的共享单车整体周转率提升至日均3.3次,而此前仅为0.9次。其他城市也有类似的表现,沈阳甚至高达6.3次。这表明行业监管不但杜绝了行业乱象、改善了公共环境,同时也帮助企业提升了运营效率。
早在2016年,我总结共享单车实现盈利的3个关键点,在于规模、成本和用户体验。如今三巨头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成熟,规模足够、体验合格,只是在成本控制上尚有所欠缺。
可喜的是,在经历了野蛮生长、泡沫破灭、急剧收缩之后,共享单车行业正走向健康、有序的垄断竞争阶段,精细化运营正成为行业主调,让人们看到了实现盈利的曙光。
蚂蚁虫——科技自媒体、企业战略分析师,虎嗅、钛媒体、艾瑞等多家科技网站认证作者,曾入围2015年100位科技自媒体作者、2016年钛媒体10大年度作者、2016年品途网10大年度作者、2018年砍柴网年度作者、2019年驱动号年度作者、2020年商业新知年度作者。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