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家荣
9月初,拼多多在北美市场低调推出了跨境电商平台“Temu”。该平台从9月1日-15日为测试期,16日开始正式在美国运营。
与国内拼多多平台不同的是,攒单等社交功能并没有在Temu平台中出现。此外,Temu平台也不再采用C2C、B2C混搭模式,而是类似SHEIN的D2C模式,卖家只是为Temu担任供货商,定价、售后、推广等均由Temu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Temu平台的品类包括了家居园艺、宠物用品、女士服装、童装、男士服装、鞋包、内衣、电子产品、美
妆、运动等,不过首页重点推荐的品类则只有裙子、玩具、鞋子、家居和箱包这几类。
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拼多多这次进入低调进入北美市场,在美国是否引起了关注?Temu能否复制SHEIN的成功模式,成功进入北美市场?美国当地的媒体人、分析师又是如何看待Temu的前景?带着这些问题,近期我与美国的一些媒体从业人员、分析师们聊了聊这个话题。
一位美西的媒体朋友向我直言,她并不看好Temu以低价的方式进入北美市场。理由是,拼多多以低价位杀手锏快速抢占中国市场的经验无法成功复制到北美。首先,对北美用户而言,低价并不是吸引用户购买的唯一原因。除了价格外,北美的用户更看重会员体系、售后服务和品牌认可度。
其次,拼多多在中国的快速崛起的过程中,也出现过大量的商品售后、维权纠纷。拼多多过去在中国的发展策略时一遍快速发展一边解决用户纠纷,但是如果在北美出现这些问题则可能会令拼多多声誉扫地,而且如果引发大量投诉,还会遭遇APP下架处理。
“尽管美国现在的货通货膨胀很严重,但是我们还没有到需要去抢0.99美元的商品的时候。”对方直言。
另一位在美东的媒体朋友则认为,从拼多多的崛起历史看,如果Temu追求合规,那么他们最大的竞争优势将无法在北美市场凸显。拼多多在中国就是通过大量低价、不知名品牌的产品来获客,最终成为中国电商领域的巨头。可是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如果没有这些大量、低价、不知名品牌的产品为拼多多获客,这家电商公司显然无法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崛起。
除了媒体人表达了对拼多多出海北美的不看好外,也有分析师朋友向我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我的一位长期关注中国电商公司的分析师朋友认为,拼多多在中国能够快速崛起的原因,一是微信的流量扶持,虽然过去微信曾经扶持过京东、蘑菇街等APP,但是真正把电商与社交结合起来,有效进行流量变现的,只有拼多多。此外,“百亿补贴”下的低价也是拼多多的另一杀手锏。
可是进入北美市场后,拼多多会失去流量扶持。另外,更为重要的是,拼多多在中国推出“百亿补贴”时正是这家公司成长最快,也是被资本市场最为看好的时候,股价曾一度突破210美元,公司市值突破2400亿美元。而目前随着华尔街对中概股的低估,拼多多市值已经不足900亿美元,资本市场对中概股公司的前景也比较看淡。因此这个时候的拼多多能否在北美市场维持长期的“百亿补贴”策略也是一个疑问。
这位分析师还告诉我,拼多多在中国可以用“五环外”包围“五环内”的策略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不同地区经济水平有巨大差异。而在北美,你很难说旧金山与纽约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差异。因此,低价就不会是撬动用户的唯一杠杆。
“我看媒体报道说SHEIN的获客成本已经达到35美元以上,这意味着如果拼多多想要复制SHEIN,新用户的获客成本需要70-105美元。而且获客后,如何维持利润率与复购率的平衡?这都是即将面临的挑战。”该人士表示。
与这些朋友交流后,我登陆Temu发现,如果单独以价格来看,Temu平台的商品很多都是在20美元以下,更有部分商品的价格不足1美元。
以首页推荐、售价0.43美元的发带为例,目前共售出135件。而售价4.8美元的拖鞋则售出126件。这个销量以目前测试期的成绩看,还算相当不错。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Temu上销量最大的商品,大多是10美元以下,
我在Temu上下单时还发现,平台提供了准时收货的承诺,如果没有所购商品没有按照承诺时间准时送达,用户可以选择退款,并且不用退回所购商品。显然,这些用户条款对拼多多在北美的供应链将是一个挑战。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