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发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同时加快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加强工业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
其实,随着人工智能、云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发展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战略共识,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超过50个国家都将数字化发展作为国家战略。中国在数字化建设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不仅发布了系列数字化相关政策,而且制定具体的企业(行业)数字化实施目标。
从这一规划草案可以看出,中国在未来十年,将全面实现企业数字化建设。也就是说,未来十年,中国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入关键期。当前,企业数字化建设的关键是企业上云,IDC预测今年将有80%企业加速上云节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智能云网、云网融合、云网一体等理念在今年的热度进一步攀升,以运营商为主的整个ICT业界都在探讨如何用网络的能力支撑云计算发展、用云计算的理念优化网络资源,实现网随云动,源源不断地将云的算力和智能输送到千行百业的业务场景,激发数据要素的潜能及数字经济的活力。
在第18届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副总裁赵志鹏发表了《智能云网,加速行业数字化发展》的主题演讲,阐述华为智能云网解决方案如何从云园区网络、云广域网络、超融合数字中心网络和网络安全四大场景,助力全行业数字化发展。
云网融合成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21云网融合产业研究发展报告》表明,企业上云是大势所趋,云网融合已成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
一是多项政策驱动企业上云进程加速。多项政策的发布,将进一步驱动企业上云加速,也将推动云计算 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广泛普及。
二是在 5G 的规模商用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刺激线上业务发展的双重作用下,千行百业对于企业上云的需求越发常态化。
三是云网融合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石。
德勤公司在其《企业全面上云成功路径与实践》报告中也提到,云以在线公共服务的方式,让算力和人工智能成为普惠科技,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载体,乃至全社会数字化发展的基础。随着全球数字化发展不断加速,各行业上云进程也随之大幅提前。据IDC统计,到2021年底,将有80%企业加速上云节奏。
与此同时,企业上云的方式也有了新变化,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的多云接入方式成为企业上云的主流选择,以全面满足互联网类业务、办公类业务,以及关键信息系统、核心生产系统的全面上云需求。
“云网是企业上云的基础,云网通过将算力和智能源源不断的输送给千行百业,让企业生产效率再次得到飞跃,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激发数字经济活力。”赵志鹏说。
行业数字化需求对云网有更高要求
企业上云不只是接入到云服务,也不只是单一的办公和互联网应用,企业数字化的主要目标是利用数字技术,把企业各环节要素数字化,推动要素资源配置优化、业务流程生产方式重组变革,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云计算和网络的高效协同不仅能够提高业务敏捷性,降低成本,拓展营收来源,实现业务增长,并且可以与自身行业深度结合,突破传统的行业业务模式。
因此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智能云网提供更服务能力。然而当前,云技术发展迅速,而网络发展缓慢,制约了云的高效应用,云网面临着新的挑战。
赵志鹏认为这种挑战有四个方面。首先,从业务部署效率来看,云快而网慢,云业务可以实现分钟级部署,而网络往往需要月级才能开通,严重限制云业务的敏捷性
其次,随着生产系统上云,对网络体验要求大幅提高。比如,2019年深圳机场日高峰的时候,平均不到1分钟就有1架飞机起降,网络的实时保障尤其重要。又比如,电力企业需要承诺6个9的可靠性,年户均停电不超过6分钟。网络SLA质量将对企业生产效率产生极大地影响。
再次,由于网络联接范围的不断扩大,网络规模将呈指数级增长。某客户的网络报告显示,数字化转型之后,联接的密度将提高100倍,参数设置将增加一万多个。业务、联接和网络的复杂性,让联接网络的运维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单单靠人工手动运维的模式,将难以为继。
最后,随着应用的不断扩展,安全防护边界也在不断扩大。如何提升安全防护能力,也将是云网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赵志鹏认为,要解决上述挑战,面向数字化时代的云网,需要具备如下三大特征。
一是网络数字化是基础。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收集网络状态数据,将整网状态在数字世界中进行抽象建模,并统一放到云端,从而可以实现整个网络的云端统一管理和实时的状态可视。
二是网络智能化。网络数字化之后,可以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进一步将智能引入到云网之中。实现网络资源和云资源的智能均衡调度、实现网络智能运维,大幅提升排障效率,实现安全智能防御,全面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三是网络服务化。实现网络服务一键式订购,提升网络响应效率,匹配云的敏捷度。实现网络开放编程,更加灵活对接云内业务,满足业务需求。实现云网安一体,提供更加安全的云网服务。
信通院在《2021云网融合产业研究发展报告》中也认为,随着5G深入贯穿到到各行业的生产环节,企业系统的数字化转型对网络需求发生新的变化,网络正成为数字化转型中新的挑战,传统的网络连接已经不足以支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企业的信息化升级需要云计算与网络间的高效协同做有力支撑。
如何让企业上好云,用好云
随着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云计算作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 键数字技术,其形态与发展方向也在不断变化,云网融合就是云计算顺应产业发展与用户需求而产生的全新云计算形态,为产业发展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云网融合逐渐走向成熟,包括教育、交通、医疗等行业都存在巨大的云计算与网络协同的需求,可以预见,未来云网融合与垂直行业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将附加更多的行业特性,对云服务商来说,如何切入到垂直行业、如何提升面向政企客户的服务能力是难点,也是机遇。
云网融合产业建设需要产业界共同努力,依托云计算与网络互相协同的特性,完善云与网络的技术领域发展与服务模式建设, 为云计算产业发展及行业应用创新奠定基础,实现千行百业全面转型升级。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认为,在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双重结合作用下,云网融合将与各行业各领域融合创新,推动各行业产业升级向数字化、 智能化、服务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华为新近发布的《华为智能云网IT架构与集成白皮书》,就首次通过定义智能云网IT架构与集成生态,将智能云网的理念落实到实操层面,加快助力运营商从ICT服务向DICT服务转型。
为此华为还打造端到端智能云网解决方案,以数赋智,让企业上好云、用好云。该解决方案由云园区网络、云广域网络、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和网络安全四个场景组成。
云园区网络(CloudCampus 3.0)为企业提供最佳上云接入体验。华为云园区网络通过独立成网的Wi-Fi无线网络实现园区的无缝连接;通过SD-WAN实现全球一张网,支撑企业全球敏捷互联,云网灵活匹配。全云化管理和全智能运维,可以大幅提升园区运维效率,整网性能提升58%,85%的潜在故障可以提前识别。
云广域网络(CloudWAN 3.0)为企业和云之间提供敏捷高质量的网络联接。华为的云广域网络通过层次化的网络切片,可以将不同的企业业务进行隔离,为业务提供按需的网络SLA,保障业务的质量。同时,通过智能云图算法,云广域网络可以为每个业务灵活选择不同的上云路径,有效提升上云效率。云网安协同,保障整网安全,威胁检测率达96%以上。
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CloudFabric 3.0)为云数据中心提供融合、无损的互联。华为超融合数据中心通过技术突破,实现以太网的零丢包。0.1%的丢包会导致50%的算力损失,这意味着网络丢包会导致企业部署更多的服务器,才能满足业务的诉求。华为通过引入智能能力进行流速控制,可以实现数据中心内零丢包,以及同城双活数据中心间(70KM内)的零丢包,充分释放算力潜能,大幅节省光纤租赁费用。同时,全网智能运维实现故障分钟级感知和自愈,保障业务7×24小时在线。
网络安全(HiSec)为企业上云提供端到端的安全防护。上云打破了传统企业边界,传统的单点防护无法继续提供有效的保护能力。华为网络安全方案通过云、网、安、端的全面协同,为企业上云提供从云接入到云联接在到云内网络的端到端安全防护。同时,华为网络安全方案还通过云服务的方式,为企业提供订阅式的安全防护能力。
赵志鹏表示,华为智能云网解决方案,基于业务需求和技术创新并行驱动带来的网络架构深刻变革,使得云和网高度协同。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