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第一次听说探探是2016年前后,当时身边有个90年的姑娘一直念叨着要脱单,于是持续积极参加文艺小现场、户外活动、亲友party之类,但念叨了半年也没啥动静,因为她虽然去了这些场合,但一共也没跟别人说过几次话,所以对她寻找潜在对象并没有实质性的助益。
后来有个关系好的同事笑话她:你这样费劲巴力地参加活动,一共也没认识几个人,还不如试试探探。姑娘非常积极,一听赶紧打听探探是什么,然后真的下载了一个,就开始左滑右滑,好像发现了新大陆,每天聊的不亦乐乎,后来还真谈了个小帅哥,不知道是不是探探上认识的。
不知不觉,以“刷脸社交”走红的探探已经走过了6年。探探近日发布的一组六周年数据显示,目前其全球用户数已超3.6亿,平台累计实现“互相喜欢”匹配超151亿次,聊天行数超1100亿。
回想四年前那个刚刚在少数赶时髦的年轻人中间走红的小众APP,到今天这个连接了数亿用户的庞大平台,回想起下载了探探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聊的不亦乐乎的90后女孩,我不禁思考,探探做对了什么?
功利的中国社交:
应酬、择偶和交友
其实中国在很长的历史内不存在真正的异性社交。
不认识的男女,自然要遵守“男女授受不亲”,就连亲戚、兄弟姐妹相处,也是男女有别、要“别院另室”。林黛玉进贾府,王夫人上来就半客气半提醒地说:别去沾惹贾宝玉。林黛玉则礼貌回答:“况我来了, 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
当然这种长期的性别隔离政策得以实现,主要靠限制女人的行动自由来维持。男人虽然也受礼教约束和谴责,但是行动是自由的,而且可以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渠道接触异性。
民国开始“妇女解放”,允许女性上学、工作,提出了“恋爱自由”“婚姻自由”。新中国成立后,则是“女性能顶半边天”成为主流观念。现代女性开始离开家庭这个狭窄的活动空间,参加更多社会活动,没有亲缘关系的男性和女性开始正常打交道。
林徽因的“太太客厅”代表属于名流的高端社交
不过,思想上的“裹脚布”要揭开可并不容易。男女有了行动自由,可以光明正大的接触了,但应该怎样和异性交往呢?没人知道。
在这个集体的意识中,传承下来的记忆,依然仅限于诸如“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之类一些旧式择偶观。除了功利性质很强的饭局社交,或是择偶为目标的“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就是耍流氓”的严肃择偶,涉及异性之间没有亲缘关系的交往,大部分人还是处于“社交无能”的状态。
关于社交
当代青年的需求和痛点到底是什么?
这也开头提到的那个90后女孩在下载探探后,如同发现了新大陆的根本原因。
她的父母或许教过她“不要一个人远行”“不要被骗”,教过各种“不要”干什么,但没教过她应该怎样干,应该怎样和男性认识?怎样和男性沟通?身边可以学习的渠道也非常少,所以她虽然去参加了一些有机会认识异性朋友的场所,但是现场可能80%的人都和她一样腼腆和被动,最终一无所获。
但是使用探探的体验却截然不同。下载、注册、设置偏好、左滑右滑、匹配、聊天——或许拘谨的中国人,就需要这样直给的社交。
图片来自网络
不用隔着肚皮东猜西猜,我不是来听音乐的、不是来看演出的,就是来认识新朋友的,看你顺眼就右滑你,如果你也右滑我,那我们可以打个招呼了,假如聊着不行,马上进入下一个。把同样寻求连接的人互相推送到一起,开启一段对话、建立一段关系,探探就做了这件事,目前看来,做得非常成功。
1100亿行聊天
背后的现代人际关系
就好像一个每天在河边敲敲打打洗衣服的村妇,突然感受到了全自动洗衣机的乐趣,那感觉,再让她回到没有全自动洗衣机、要靠手洗的日子,恐怕是很难接受了——这就是技术进化带来的改变,经历了现代化的人,很难再回到落后的古代。
探探这样的社交软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进化的产物,也是人际关系、社会交往不断现代化的产物。
中国的男女关系里,很推崇的是“世交”。“世交”之所以被推崇,不仅因为它“知根知底”符合传统熟人社会对信任感的需求,更在于“世交”的关系,天生受到家族的认可——被纳入家族认可的关系,是地位最高的关系。
但是今天,除了赌王这种遗留下来的豪门家族依然在追逐“家族感”,更多普通人的生活轨迹是脱离“家族”,成为“个人”。个人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趋势。在现代社会,家族认可的关系未必是加分,甚至可能是减分。
农村长大的女孩林芬,名校毕业、工作不错,离开家庭后到一线城市过得很自在。亲戚给她介绍的男朋友其实条件也挺好,也是名校毕业、收入不错的工作、父母在当地小有实力,但无奈林芬就是提不起兴趣。想到他和家里人都认识,如果真的进入这段关系,感觉会是一段家族的人都可以观看、参与和评价的关系,这让林芬感到抗拒,她宁愿在探探上交友,觉得是自己在寻找和探索,而不是被拽进某种好不容易才逃离的秩序。
左滑右滑
社交新模式的创新扩散曲线
像创新扩散曲线里的各个发展阶段,一项创新的推行和扩散,一般是经过5个阶段、5层推进:1)创新者:大胆热衷于尝试新观念,更见多识广的社会关系;2)早期采用者:地位受人尊敬,通常是社会系统内部最高层次的意见领袖;3)早期众多跟进者:深思熟虑,经常与同事沟通,但很少居于意见领袖的地位;4)后期众多跟进者:疑虑较多,通常是出于经济必要或社会关系压力;5)滞后者:因循守旧,局限于地方观念,比较闭塞,参考资料是以往经验。
作为一种新的社交模式,探探的流行也经历着这样的发展。从最早由时尚社区P1导入的潮人们作为种子用户,到后来自然发酵、不断增长,到今天雅俗共赏,用户多元,今天探探上有潮人网红,有各行业白领,有创业精英,也有小镇青年。
除了用户的多元,在渐渐接纳了这样的社交方式之后,用户的匿名需求也出现了下降。探探数据显示超60%活跃用户完成了真人头像认证——大家更愿意用真实的自我去参与这样的一个社交活动,逐渐不再躲躲闪闪,这非常难得。
一种全新的社交文化
正在沉淀进集体意识
全球用户超3.6亿,线上互相匹配超151亿次,聊天行数超1100亿,够绕赤道14圈,2020年更有重要数据显著增长。从探探披露的数据虽然无法得知,有多少人通过这个软件认识、见面、建立了实实在在的人际关系,但从这几个庞大的数字中,我们不难猜测,这个软件,促进了多少人和人的相遇,制造了多少全新的、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个体社交记忆。
一个个体经验或许属于个体,但许多个体的经验,却会沉淀进一代人的集体意识。无疑,当代青年正在习惯“见网友”,习惯这种个体化的、脱离家长审视的、不以“择偶”为目的的点对点现代社交,习惯这种高效、直接的认识方式,习惯这种以外貌和兴趣等更回归“人”本身特质建立关系的社交破圈和人际扩列方式。
这种新的文化有什么意义?反正用户用真金白银的投票,肯定了它对自己的价值。2020年第一季度,探探的净营收从2019年一季度的2.95亿元增至3.82亿元,同比增长29.3%,财务状况健康且持续向好。
当人们试过全自动洗衣机,还愿意回去河边,手泡在冷水里敲敲打打洗衣服吗?当人们用过空调,还愿意回去费劲地摇扇子吗?当然不会愿意。当人们试过左滑右滑就可以轻松地认识新的朋友、建立一段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之后,还愿意再回到闭塞、腼腆、在社交上寸步难行的状态中吗?恐怕也是很难了。至少我的那位90后同事,还有那位拒绝相亲的女孩林芬,她们是这样反馈的。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