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小米官宣造车还不如logo变圆水花大,但她确实成功在互联网圈制造了一波焦虑。
先是手机圈。
既然雷军说“汽车就是给大手机装4个轮子”,小米能造,OV为什么不能?OV一样不缺钱啊。而且诚如OPPO员工在脉脉上的吐槽,“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继续在小米屁股后面炒电视的冷饭,不就又在造车上输在起跑线?
这不也是“造车新势力”碾压传统内燃机汽车厂商的核心逻辑吗——要在一个新的行业取得领先,而不是在一个老行业里追赶别人。
难怪OPPO员工说TA“好急”,毕竟现在手机品牌推出十个旗舰款,都不如拿出一张造车PPT!
接着是雷军的朋友圈。
4月2日,小米官宣造车的话音未落,雷军就马不停蹄地组了一个“造车者联盟”。
蔚来创始人李斌、小鹏汽车CEO何小鹏、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加上站在C位的雷军,五位代表“造车新势力”的大佬在一张小米11周年“生生不息”的主题板前齐齐伸出大拇指,暗示他们对小米造车的看好和支持。
同时流出的另一张照片信息量更大。
这张从后方拍摄的会场全景照片显示,当时坐在台下看着上述“造车者联盟”抢尽风头的人包括:美团王兴、地平线余凯、滴滴程维、红杉资本沈南鹏。
后来有媒体辟谣,照片中的聚会并非雷军为造车特意组的局,只是一次“普通”的同学聚会,只不过今年轮到雷军做东,而聚会时间又碰巧在小米官宣造车之后。
是不是真凑巧不好说,但它肯定对坐在台下的程维有不小触动。
这场“普通”同学会的四天之后,6日晚间,经多家财经媒体确认,滴滴正式启动造车项目。报道称,滴滴正在搭建整车研发制造团队,该项目由滴滴副总裁杨峻负责。
相比百度和小米的跨界造车,滴滴与车的关系更近,去年年底,滴滴与比亚迪还有过合作造车的尝试,但终未下定决心,显然是有很多困难和顾虑。
加上2018年,程维还曾公开宣称,“滴滴坚决不造车,也不谋求成为未来最大的汽车运营商”。滴滴最终“食言”造车,与程维眼看小米入局升腾起的焦虑多少有关系。
雷军在回忆自己拿不定主意是否造车的那段时间时说,“白天会想到10个必须做的理由,到晚上冷静下来,又可以列出10个不能干的理由。”程维的决策难度肯定也不会小。但有了小米大胆的跨界,程维至少有个参照。
所以有人开玩笑,程维上次参加完雷军主持的同学会,肯定心里想的是:
“你一个做手机的都造车了,滴滴天天跟车打交道,还花钱跟人买车呢,是不是更有理由自己造车?只要造出来,销路都是现成的,马上就是第一大生产商+运营商。这不比你们的故事更动听?”
如果滴滴造车的逻辑得到市场认可,那京东凭啥不行?
滴滴在载人运营上有数据优势,京东是在载货运营上有数据优势,作为智能供应链的重要单元,京东数十万辆物流车正在逐渐更新成新能源车,有广阔应用场景。而且京东这些年早已不是单纯的电商公司,一直以技术为核心延展业务,主攻智能供应链,无人送货车无人货机的自动驾驶技术都落地应用好几年了,对车的积累一点不比滴滴少,没有理由错过这个风口啊。
如果京东也入局造车,那菜鸟跟不跟?高德跟不跟?不断突破边界的美团又跟不跟?
等等,其他的就算了,美团也能跟车扯上关系?
谁规定车必须是四个轮呢,外卖小哥的两轮摩托就不配叫车了?不信你看今天这条新闻,哈啰出行也开始自称“造车新势力”了。
美团这么多外卖小哥,不少人边开车边看手机接单,这么大交通隐患,美团如果说要造出更好人机交互的智能两轮车,不也是功德一件吗?如果体验做好了,搞不好以后市区短途出行大家就选可以边刷手机边开的美团电动车呢?
你看,造车焦虑就是这么在互联网圈蔓延开的。
现在宣布造车,你甚至不需要一张画出概念模型的PPT,什么价位,两轮还是四轮,哪怕名字没想好都不要紧,是三年后的秋天造出来,还是五年后的秋天造出来,可能也没人当真。
但是只要你抢先宣布造车,焦虑的就将是你的对手。
雷军近日微博连发三个投票,众筹网友为小米造车出谋划策
在一片火热的讨论中,媒体把焦点都放在了描绘宏大的市场前景,政策红利,以及铺陈入局大佬手握的资源。却有意无意地回避了电动汽车面临的技术难点。
《经济学人·商论》2020年九月刊《特斯拉宇宙之旅》
虽然相比贾跃亭造车的年代,电动车的产业链成熟了很多,但要靠集成代工攒出一台大概齐能开的车,比当年攒一台智能手机难度还是要高多了。
如果把要求提高一点,不只是大概齐能开,还想“感动人心”,那难度更是几何级上升。
看看顶配玩家苹果就知道了,尽管已经在汽车项目上投入六年时间,有上百个申请专利,但依然没有拿出任何成形的东西。手握重金寻求与韩国日本车企合作,还频频被拒。
其中,日产拒绝苹果的理由说得挺委婉,“日产是汽车制造商,汽车的设计、开发和制造理应是一个整体。”言下之意,有实力的厂商不会甘为他人做嫁衣裳。实力不行的车企,只图接你一个订单赚钱,你能指望他们生产出卓越的产品?
电动汽车身上的光环,很多都是看上去很美,但不能深究。
甚至某些用来论证电动汽车光明未来的大趋势,深究的话也会发现可能南辕北辙。比如有网友指出,按现在中国人口下滑的趋势,人均碳排放会增加而非减少,到2060年,随着人口密度下降,绿化增加,即使不推电动汽车也会碳中和。
最后,还是另一位网友轻轻用三个字终结了我的“钻牛角尖”。TA说,“别认真”。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