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机影像能力的持续提升,我们已经进入移动影像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用手机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温暖与感动。为此,手机企业也开展了基于“移动影像”的军备竞赛,这条赛道十分热闹。
毫不讳言,移动影像能力成了一款手机最大的亮点之一,很多消费者购买手机,第一参考要素便是拍摄能力。但是,要想找到一款影像能力突出的手机,并不容易——它不是简单靠摄像头堆叠就能实现的。
作为智能手机行业的头部品牌,vivo在移动影像领域,取得了不俗成绩,也赢得了消费者的喜欢。12月17日,vivo举行2021 VISION+线上特别发布活动,标志着2021 VISION+影像计划圆满收官。vivo通过与影像,与消费者对话,将进一步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传递品牌温度。
vivo品牌沟通总经理徐彦春
vivo在全球拥有超过4亿用户,激发更多人享受科技赋予创作的乐趣,是vivo的人文愿景和初心。“今年,VISION+影像计划迈入第二年,我们很荣幸构筑起这样一个影像对话的平台,并携手国内外合作伙伴,与全球近七万名创作者,共同探索影像的魅力,勾勒出2021年的时代画像,” vivo品牌沟通总经理徐彦春表示,“未来,vivo将持续提升人性化的专业影像实力,不断深化与影像行业卓越伙伴的合作,赋能‘人人都是创作者’的时代。”
蔡司中国品牌传播负责人徐文对双方合作,予以高度评价:“今年VISION+影像计划的丰硕成果再次向我们证明,当今使用手机进行严肃创作的可能性,同时也激励我们为消费者提供更专业的手机摄影功能的决心。”
描绘时代下的“人文之悦”
本届VISION+影像计划,成功吸引到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7万名创作者的热情参与,共计收到照片384878幅,收到短片3160支。为全面回顾本届VISION+全年影像实践成果,让这些饱含人文情感的作品,被更广泛的公众看见,vivo联合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打造VISION+收官年展,以“人人都是创作者——我们的2021”为策展主题,串联起创作者们对当下和日常的思考,拼接出关于2021年的共同记忆。
2021 VISION+
VISION+影像年展的策展人、三影堂联合创办人荣荣表示:“我们很荣幸与vivo并肩策划、完成这场展览,让这些优秀的移动影像作品从线上走进实体展览空间,向更多人展示移动影像的力量与魅力。”
感受移动影像创作的温度
本届VISION+手机摄影大赛和超短片大赛的投稿作品,较上一届呈现出更丰富的叙事样貌。其中,在手机摄影方面,2021 VISION+手机摄影大赛全面升级的赛制设计与评审阵容,成功激发创作者拓宽创作维度,将手机拍摄的体验,推向更广阔的领域。
获奖作品
发布会现场,本届手机摄影大赛的评委、人像摄影师肖全作为代表,分享了本届大赛的评审标准,新设置的“事件”与“关注”单元,收到了很多新闻性和人文关怀的摄影作品,也传递出VISION+影像计划更深、更广的人文精神。比如,抗疫一线的作品,直抵人心。
作为大赛评委,美国国家地理图片评审迈克尔·乔治(Michael George)表示:“我看到了手机摄影带来的新的可能性。无论是艺术表达,还是生活记录,这些作品都呈现出移动影像独有的视角,帮我们建立了对这个时代多样性的认知。”
在超短片方面,本届超短片大赛征集作品中,也涌现出大量聚焦日常,但形式先锋的优秀作品。FIRST青年电影展创始人宋文在致辞中表示:“使用手机拍摄短片的比例较去年上升148%,也充分证明了手机这一轻量级创作工具,正持续拓宽新的叙事表达边界。”
享受创作,发现美好
在很长的时间里,影像似乎是很奢侈的事,除了设备昂贵,它们也十分笨重,不便于携带,多种因素制约更多人参与到影像中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第一设备,走向普及。
手机影像能力的进化,降低了普通人进入影像创作的门槛。今天,几乎每个智能手机用户,都是创作者。他们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拍摄、分享。当然,今天,有更多的用户更希望深度参与,拍出更好的照片、视频,获得他人认同。VISION+影像计划给了很多人展示创作才华的机会,同时,通过活动的举办,专业人士的参与和点拨,也将加深人们对影像影像的认知。
而为了鼓励更多用户加入影像创作行列,vivo除了在专业影像系统方面下工夫,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拍摄设备,提升移动影像体验,同时也通过交流平台的搭建,践行科技品牌的文化责任。未来,vivo将继续携手蔡司等卓越合作伙伴,打造更极致、人性化的专业影像产品,让更多人享受移动影像创作的“人文之悦”。2022年,vivo VISION+影像计划将再次升级,将会有更多创作者参与进来,用手机发现生活的美好。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