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影像未来在手机,手机未来在中国

最近一段时间,手机影像领域非常热闹,除了一加和哈苏达成了联名合作之外,徕卡的CEO和蔡司的CEO纷纷抵达中国拜访自己的手机影像合作伙伴小米和vivo。让人感觉到联名的事情越来越不简单,似乎已经成了这些影像巨头首要关心的业务。

当然,这也并不奇怪,毕竟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摄影摄像都是以手机为主,而智能手机领域,中国又是绝对的全球第一大本营。如果说光学影像的未来在手机,那手机的未来就一定在中国。

影像普惠时代的大牌联名

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了整个社会的改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领域就是影像门槛的下沉,让更多人可以更轻松的拍摄出自己喜爱的影像作品,让社交、短视频等内容领域形成了爆发。随着手机影像的普及,真正的相机影像领域却在不断萎缩,逐渐成为更小众专业的领域,而真正普惠的光学影像发展之路却没有中止,而是在手机上获得了新生。毕竟稍微不错的相机就要万元以上,高端产品的价格更是要十几万甚至更贵,再加上各种不同却依旧价格不菲的镜头,“单反穷三代”的谚语更是流传甚广。

比较而言,手机影像的成长确实是科技进步带给普通人最好的礼物。这其实有点像笔记本电脑的发明,虽然在性能上还无法和顶尖的台式机比较,但因为其无敌的便携性,确实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工作方式和习惯。

徕卡、蔡司、哈苏都是全球最顶尖的影像厂商,其中徕卡大概是最早进入中国和手机厂商合作的品牌,与华为的联名迄今仍是商业合作的经典,对双方产品的提升都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这也使得双方合约一到期,苦苦追寻高端突破的小米就迅速接盘,希望能够同样改变自身品牌的影像水平和高端认可度问题。

蔡司和vivo的合作其实稍晚于华为,还在徕卡和小米合作之前,其中有些不同的地方是蔡司是光学大厂,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医学、天文学、半导体等顶级科研领域,如显微镜、数字投影仪的光学模块、天文天象仪等专业设备,甚至我配的眼镜片都是蔡司的。vivo高管也曾表示,vivo拜“光学巨人蔡司”为师,并非留恋过往的品牌残影。蔡司做的也不是相机的小生意,而是光学大生意。

当有人讨论“镜头光学味”的时候,无论是哪一家相机,都脱离不了蔡司的影响和范式。1954年徕卡公司推出里程碑式的Leica M系列,徕卡M卡口系列的镜头供应商正是蔡司。记录人类登月脚印的哈苏相机,当时的镜头也是来自蔡司。而哈苏和一加合作目前还没有特别深度的信息,不过对于一加手机拍照能力的整体提升来说,也是比较明显的。

随着这些大牌影像企业高管的纷纷访华,我相信大家对这两年的合作还是非常满意的,接下来相信还会产生更深的信任和更多的技术交流,甚至可以断言,这些相机厂牌的未来就落在了手机上,如何能够在这么小尺寸的设备上做出媲美相机的效果和水平,把自己的风格和优势延续下去,我想大家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而当这些老牌企业真的把自己压箱底的技术都拿出来的时候,一个全新的手机影像时代可能会就此拉开全新的帷幕。

联名之间有何不同?

大家都是联名,那么消费者更关心的恐怕是联名和联名之间有什么不同呢?这确实是一个好问题,从目前大家发布的产品来看,也基本可以一窥究竟。首先,大家共同都会合作的部分就是品牌和滤镜,这个比较好理解,一个是品牌联名带来的品牌效应,另一个就是各家手机都会有各家合作伙伴的标志性滤镜风格,比如徕卡的经典色调就比较强调厚重,而蔡司的风格往往更加强调质感。这些合作几乎是最为表层也是最直接最简单的合作,是一眼可以看到变化的合作。

在这个基础上,各家又有了不同的方向取舍,比如小米对于徕卡的重视显然高于其他品牌,甚至可以说在围绕徕卡来打造自己的产品,于是就出现了更强调光学影像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全新的13U上几乎从摄像头到CMOS都不计重量和体积的堆到了最佳,试图打造出手机最强的影像能力。

但从华为开始,再到vivo和OPPO(包括一加),大家选择的最终方向还是计算摄影(当然并不是说这几家不重视光学摄影),比如vivo自研的芯片V2和OPPO自研的芯片马里亚纳都是用于影像计算的芯片,反观小米自研的芯片却是快充芯片。这一个路线之争,大概会改变最终的竞争结果。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以手机的体积对镜头或者CMOS还是有很大的局限,计算摄影恐怕还是最后的终极解决方案,尤其是通过多摄像头进光并进行算法合成显然比加大镜头或者CMOS靠谱很多。

但硬件方面却未必真的没有办法增强,不过似乎也只有蔡司有这样的能力,毕竟蔡司本来就是做镜片和镜头的。在蔡司的重要成就中,结构简单、成像质量高,小型轻量的四片三组式的天塞(Tessar)镜头和卓越的镜片镀膜技术-蔡司T*镀膜无疑是最重要的两个成就,而着两个技术都已经在vivo的手机上落地。

所以,我也更愿意称vivo和蔡司的合作是打造了一个真正的vivo蔡司影像系统。这里既有vivo自身的影像技术、芯片算法,也有蔡司的光学镜头和镀膜技术,更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延展性。

齐白石曾经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一语道破了模仿和创新之间关系。联名这条路确实没错,借助外界资深前辈的力量来提升自己是一条捷径。但最后能否形成自己的风格却是终局,在这一点上,华为和vivo还是想的更加清楚。

比如在和徕卡的合作结束后,华为就推出了自己的影像标准XMAGE,而vivo很早之前就在打造自己的影像风格滤镜,甚至还打造了自己的音乐音效,其高管也表示,vivo没有落入短期营销主义,没有选择“品牌移情”的战术。而是选择“以蔡司为师”的战略,在用户导向下认认真真做研发做产品。从这个角度来看,华为和vivo的发展战略还是更为清晰。

中国手机未来如何破局?

尽管各家都在努力做出自己的合作和创新,但不能不承认的一点是,中国手机市场甚至全球手机市场都在一个下滑和萎缩的过程中。所以如何破局也是每个品牌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单一的影像突破可能不是唯一的选择,更多更开放的合作,可能会成为接下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路径。毕竟品牌联名也不一定非要在影像方面,华为也在介入汽车领域,去做车机和手机的融合。

而vivo也在进行自己的智能生态拓展,不过更早开启智能生态打造的小米却显出了疲态,似乎单纯的智能家居或者生态也不能带来更多的改变。所以这个品牌的拓展空间我想还是要扩大到更多领域,让智能手机破圈融入更多的产品之中。

在这一点上,蔡司还是最有优势的,因为蔡司覆盖的领域可以说是最多也最高端的,比如医学、天文学、半导体、眼镜镜片这些领域,基本都是手机厂商还没有发力进入的领域。如果能够借助蔡司的领域覆盖,让vivo手机进入更多领域成为这个领域的智能终端首选,也许能有出奇制胜的效果。

比如目前的医疗健康领域,包括视力保护,包括在线问诊,拍照诊断之类的业务都是完全可以和手机功能做整合的。比如XR领域,虽然元宇宙有些降温,但人工智能的崛起事实上为元宇宙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基础,而这也一定是手机作为入口的领域。

vivo品牌副总裁,兼品牌与产品战略总经理贾净东也曾表示,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通过“图灵测试”的优质人工智能时代的逼近,vivo将和蔡司联合研发升级,在摄影场景、健康场景和AI混合生产力场景上酝酿更大的突破。

不过,这也只能说是对未来的一种开放式想象,在当下阶段,谁能够真正确定手机影像最终的发展方向,建立从镜头到算法的最终保准还是首要任务。目前这项工作,华为和vivo还是走在了前列,OPPO后续有待观察,小米完全不同的路线可能会有其他的结果。

总体来看,中国智能手机的发展又到了一个瓶颈期,也可以说到了一个亟待突破的关键节点,能否借助外部力量加上自身的积累实现一个重大的突破,让手机融入更多场景,成为真正的全场景智能终端,我想还是需要行业的共同努力和耐心积累的。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3-05-10
光学影像未来在手机,手机未来在中国
最近一段时间,手机影像领域非常热闹,除了一加和哈苏达成了联名合作之外,徕卡的CEO和蔡司的CEO纷纷抵达中国拜访自己的手机影像合作伙伴小...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