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盒马邻里陆续关停杭州、南京业务。从上线至今仅一年半的时间,盒马邻里从最多的400多家门店到陆续“城市大撤退”,目前只剩上海一座城市还在运营。
今年5月以来,叮咚买菜已相继关停安徽宣城、滁州和河北唐山、广东珠海等多个站点的服务,近日,厦门叮咚买菜也于10月18日停止配送服务,叮咚买菜再撤一城。
10月初,京东旗下七鲜超市长沙大悦城门店闭店,对外通知是升级调整,另外9月已闭店称9月中旬重新对外营业的门店至今也未开业。长沙的两家七鲜超市接连闭店升级意味着七鲜超市或将暂别长沙市场。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8月,2022年生鲜电商赛道已发生十余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约50亿人民币,融资总额比2021年同期减少50%。
现在已经无人问津的生鲜电商品牌如“同程生活”“易果网”“呆萝卜”、“美菜网”等已成为时代符号,即便互联网巨头纷纷涉足,如美团买菜、天猫生鲜、盒马鲜生、每日优鲜、京东到家、橙心优选等平台相继成立,也很难说这些生鲜电商哪家过的更好。
前置仓模式仍待验证
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的陆续上市曾给了资本市场一个错觉,即在生鲜电商赛场,前置仓模式是一个可以跑通的商业模式。
但事实证明,前置仓的故事并不好讲。
2个亿,对昔日的“生鲜电商第一股”每日优鲜来说并不算什么,只是2020年全年营收的3%;从天使轮到IPO上市,每日优鲜融资金额约132亿元,2个亿也只是它的个位数零头而已。但是今年7月,每日优鲜最终因等不到金主山西东辉集团的2个亿战略投资,最终走向了破产之路。
短暂的一年时间,每日优鲜的股价已跌了99%。那些“被离职”的员工连一场体面的告别也没有。近两个月来,每日优鲜更多的消息曝光是每日优鲜及相关子公司被列为执行人信息。据企查查,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8月至今共有55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达434.33万元。
除了每日优鲜,业内另外两家企业:叮咚买菜和美团买菜也是前置仓自营模式。前置仓自营模式的好处在于,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控商品的品质、服务等,同时前置仓一般都设置在社区底商或城市内的一些小型仓库,离消费者更近,对于生鲜品来说,物流上也有所保证。但是,缺点也显而易见,品类有限,同时单个仓库的租金、人力、物流等各类成本较高。
每日优鲜前置仓最多时超过5000多个,覆盖全国20多个城市,但迅速扩展的庞大规模最终也拖累了这个企业,账上的现金流一直靠着投资人的资金维持着,这也是为什么最终一家上市企业因2亿资金无法到账而走向溃败。
每日优鲜的败局似乎宣告这场生鲜电商的比赛上半场结束,但是作为同样美股上市的另一强劲对手叮咚买菜来讲,也没有幸运多少。赛道内其他的玩家也并未走出有效益的规模,比起前几年拼规模,现有的玩家都开始转向盈利为主,规模为辅。
叮咚买菜年初就透露出要向市场和增长方面做出妥协。今年2月15日,叮咚买菜发布了全年经营数据,透露2021年12月份叮咚买菜上海地区实现整体盈利,同时力争在2022年第四季度全国接近盈利。
对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逻辑来说,盈利往往不是第一位的,规模、速度、率先成为行业第一或头部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即便每日优鲜早在2019年底就宣称实现了全面盈利,但仍在盈利和规模二者之间难以保持平衡,共同向前。
上海地区实现整体盈利,也表示不是每个前置仓都能赚钱,在其他较为分散的地区,盈利和规模注定要二选一。2022年的二季报中,叮咚买菜宣布阶段性盈利,不过,今年以来,叮咚买菜已经陆续退出了多个城市。2021年财报中,叮咚买菜显示显示在36个城市建有1400个前置仓,但是现在,叮咚买菜App上显示仍在经营的城市仅为28个,前置仓数量上虽未明确说明,但减少是肯定的。
另一方面,叮咚买菜开始布局预制菜,渴望弯道救急,9月底,叮咚买菜宣布,将与左庭右院、望蓉城、精悦蓉、老诚一锅等品牌合作研发预制菜产品,加速布局C端预制菜。据艾媒咨询,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为4196亿元,同比增21.3%,2026年有望达到10720亿元。
未来的万亿市场规模,叮咚买菜当然希望分一杯羹。不过目前来看,太多入局C端预制菜的企业,都遇到“哑火”的情况,陆正耀的舌尖英雄、贾国龙功夫菜、趣店预制菜,都曾高调进入预制菜但如今都反响平平。
相对于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美团买菜“低调”许多。据近期美团发布的2022年年中报,美团买菜还不是美团的核心业务,仅属于美团新业务板块中的一小块,和美团优选一齐作为新业务中“烧钱”的业务。
据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新业务总收入为141.5940.69%;经营亏损为-67.90亿元,上年同期的经营亏损额度高达-87.85亿元。今年在新业务总收入增长的同时,亏损额度也显著收减。财报称,美团买菜的季度交易用户数和订单量均创新高,这也是个不错的讯号。
电商巨头也开始收缩战线
生鲜赛道火热的迸发,也离不开电商巨头们的助推。
阿里旗下盒马的围绕生鲜赛道布局了三大板块:盒马鲜生、盒马mini以及盒马邻里。
近期,盒马邻里再关杭州、南京两城,全国仅保留上海大本营,据盒马内部员工评价称,收缩的原因就是亏欠,业务模式没有跑通。这个原因几乎可以概括为生鲜电商品牌收缩的根本原因。实际上,盒马邻里还曾是盒马CEO候毅引以为傲的项目,候毅曾在接受采访中提到,“盒马邻里让人兴奋的原因是,第一次看到盒马从服务城市消费者扩展到服务全国消费者的机会,盒马邻里也是盒马未来十年最重要的战略。”
不仅盒马邻里遭遇大撤退,盒马鲜生、盒马mini等店也多次调整。今年来,盒马鲜生已经关了4、5家门店,盒马mini北京、上海部分门店也关闭或转型。
2022年上半年,盒马最显著的动作就是撤店、收缩战线,以求年内实现“全面盈利”。
与盒马的“店仓到家”模式不同,京东到家、淘鲜达主要做的是平台模式,即联合商超平台的另一种生鲜电商模式。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即时零售的风口,也给了这些平台更多的机会。
“万物皆可即时零售”的概念,在生鲜产品上显得更加具有优势。2015年,京东到家上线,后与达达强强合作;2017年,阿里虽迟但到,成立淘鲜达,两者主要都主攻“最后一公里”,在生鲜电商领域很难分出一二。疫情也直接提高了消费者对这类平台的需求。
不过在战略布局上,京东对京东到家业务相对更为看重一些,京东到家一早推出了APP应用,淘鲜达仍是淘宝APP中的某个板块。近期,为了迎接“11.11”,在生鲜品类上,京东到家推出“1分钱买菜”优惠活动,并联合头部品牌打造系列爆款秒杀促销等等。
另外,生鲜电商在美团外卖、饿了么外卖等平台运营也是依托于平台的另一模式。对于消费者来说,平台模式的生鲜电商,在生鲜品类上选择更多,配送上也不逊于自营的叮咚买菜、美团买菜等等,另外,有更多选择意味着价格上也有省钱的空间。
除此之外,永辉、大润发、家乐福等传统商超也纷纷涉足生鲜电商,还有社区团购等,但似乎都没有走出合适的模式。
中国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国内生鲜电商领域,大约有4000多家入局者,其中仅有4%营收持平,88%陷入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盈利。疫情虽然助推生鲜电商进一步发展起来,但如今烧钱跑规模的模式显然已经失灵了,如今生鲜电商企业们纷纷按下规模扩张的暂停键,开始转向盈利为主,后期无论在增强用户线上生鲜购物习惯上,还是企业在供应链布局上都还需要生鲜电商们做出更多的努力和探索。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