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金融,右手物流:京东成为「超级独角兽」孵化器的三层逻辑

2018以来,资本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扎堆上市潮——除了刚刚上市的小米、优信,映客、猎聘、 51 信用卡外,后面还排着美团点评、沪江教育、宝宝树等体量或大或小的新经济公司。

从宏观经济来看,这轮上市潮颇有些无奈,市场资金减少导致了一级市场融资越来难,手头充足的基金更愿意把子弹投向确定性更强的头部项目,而在腰部的项目则迫于股东的退出与资金的双重压力,即使获得的报价低于前序融资轮的估值,也都寄望尽快在二级市场资本窗口关闭前上岸,以获取后续发展的充足粮草。

在这个前所未有的资本环境下,市场上的一批的未上市「超级独角兽」反而更加引人关注——他们的估值体量超过100亿美金,有着比独角兽(10亿美金+)更为宽广的竞争壁垒,也给未来二级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这其中,京东金融和京东物流两个京东孵化出的企业格外醒目。

今年4月,《2018第一季度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发布:蚂蚁金服、滴滴、小米(当时尚未上市)、今日头条、美团点评、腾讯音乐、大疆、京东金融等位列前10,新上榜的京东物流在以700亿人民币的估值首次进入超级独角兽的行业。

几天前,京东金融宣布完成新一轮130亿人民币融资,资方包括中金资本、中银投资、中信建设等「中」字头基金,此次融资后,京东金融的估值达到了1330亿(接近200亿美元),相比2年前红杉等进入时候466亿估值,涨了接近3倍;今年2月14日情人节,京东物流也宣布总额为25亿美元的融资,市场预计估值超过了134亿美元,成为新晋超级独角兽。

在一份中国科技部「官方认证」的独角兽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164家,总估值超过了6284亿美元,百亿美金以上的超级独角兽仅10家有余。

根据当下京东金融和京东物流的估值,可以不夸张的说——成立20年、上市4年的京东已经成为一个「超级独角兽」孵化器,交出这样的成绩单,其背后蕴含着这样三层逻辑。

第一, 业务延展性与开放性。

京东从早年的电商平台到现在的零售基础设施平台的转型,其业务本身的延展性就先天强于游戏、媒体等轻模式的典型互联网公司。从最初的自建仓储物流配送网络,到后续面向供应链和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再到近年来陆续拆分金融和物流两块业务并持续获得高额融资成为明星项目,其实正说明了行业对京东模式和边际扩展能力的认可。

事实上,金融、物流,包括云服务等业务在电商平台中都已经逐步成为基础设施,在羽翼丰满后独立出来各自成长已经成为行业惯例——在国外,亚马逊的尽管没有分拆云服务,但其独立业务增速已经远超电商,微软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软件成为过去式后,用「移动+云」的战略重回顶峰 ;在国内,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菜鸟网络同样是金融+物流的组合上榜超级独角兽。

但并非所有与零售相关、延展性高的头部公司都能成功突围,传统零售两强苏宁、国美早年有着更好机会窗口,但因为种种原因,不但互联网业务发展的不好,自身也受到了新经济公司的冲击,更别提孵化出足够体量的业务单元独立成长。

这里面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京东一套开放性模式——即从先服务内部在到一体化开放的模式,超级独角兽除了商家价值外,其实也是把京东成熟完备的经验和资源开放给行业,所谓「赋能」,骨子其实是开放性价值观左右发展方向。

第二,独立发展进入快速通道。

尽管已然前置「京东」二字,但物流和金融业务已经是独立公司并接受外部融资,后续独立上市是可以看到的终局,能够成为超级独角兽,与独立后的快速发展有着最直接关系。

京东物流从2017年4月开始独立至今,已经走过了从独立运营到全面开放的阶段,今年618可以直观的角度验证了其发展速度——「开放业务仓配一体单量同比增长约200%,为商家及社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赋能;与京东物流合作的商家增长数量中,非京东商城的商家数量增长幅度为140%」。

对消费者而言,享受到了更快速便捷的配送服务;在京东物流CEO王振辉看来,其变化是「从企业物流到物流企业」,作为一个单独「产品」,物流距离商家变得越来越近。

目前,京东物流在全国拥有六张大网,同时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具备供应链、快递、快运、大件、冷链、跨境、客服、售后在内的八大科技物流产品,以及物流云、科技服务、数据服务和云仓四大物流科技产品的企业,这也是京东掌门人刘强东所提出「无界零售」中的对「无界物流」期许——「它将是未来物流发展的终极状态,京东物流正在打破边界,构建开放、融合、协同发展的物流生态,将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能力对外开放后,将为行业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京东金融在2013年10月就已经开始独立运营,因为行业属性原因,正在全面拥抱「中」字头投资本,向着国内资本市场迈进,在最近一轮在130亿人民币融资后,京东金融 CEO陈生强表态:「在数据和技术上加大投入,任何与数据和技术无关的业务都不做,坚持数字科技战略,通过科技让整个金融服务更加智能,普惠」。

事实上,京东金融从独立开始至今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在调整战略定位——从早期的提供金融产品,到后续纯Fintech金融科技服务,再到现在不设边界,技术主导数字科技战略,京东金融成为一家服务于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而非金融公司,这与典型的金融科技公司如蚂蚁金服,陆金所等,实质上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截至目前,京东金融与超过400家银行、120余家保险公司、110余家基金公司,40余家证券、信托、评级机构合作,几乎涵盖了市场上所有主流的金融机构,新一轮融资,京东金融也有了底气去拿下更多牌照。

最近一轮融资后上涨3倍的估值,是市场对京东金融的变化用现金投出了赞成票。

如果说京东物流和京东金融是通过独立之路成为行业明星的话,那么同属巨头旗下的百度外卖则成为了企业摇摆战略下的难言之隐,在经历不短的震荡期后,运营多年的百度外卖最终以8亿美金的价格「甩卖」给了竞争对手,结束了外卖大战「三国杀」,一段百度从核心业务扩展边际到 O2O 的佳话也戛然而止。这里,其实隐含就是第三个逻辑。

第三,企业大战略与创始人格局。

在任何时候,创始人的格局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这是一、二级市场都认可的最重要准则之一。如果说京东的开放性成就了物流、金融的飞速发展,那么它背后基因的其实就是掌门人的格局以及对未来的判断。

从电商到泛零售的的演进中,京东其实不断被外界挑战:自建仓储物流时被 diss 履约成本高、毛利低,干的是脏活累活不赚钱;平台商家增长后被 diss 体验下降不及预期;随着SKU 多元化、单量增长、带来了规模性盈利、「赚钱」后,又被 diss 赚的太少增长太慢……

如果没有一个强硬的操盘者,是很难想象一个与彼时性感轻盈的互联网轻公司格格不入、略显笨重的京东是如何坚持下来不去碰哪些看起来更容易赚钱的业务的。

所以说,坚定的公司长远战略,给予业务更大的成长空间,就是两个超级独角兽诞生的内在逻辑。

事实上,无论是物流还是金融,京东孵化的两个超级独角兽都一个明确的共同点:技术驱动,这也是——在京东金融上,它体现在生物识别、风控、授信、城市计算上;在京东物流里,它成为了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等黑科技,这些实际上都明确展示了京东全面转型技术,在技术全面提升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全面对外开放赋能的战略——即RaaS。

这与刘强东的10年梦想——「成为一家技术和创新驱动的公司」不谋而合。未来,京东正在走向零售基础设施提供商,包括京东云、京东智能物联网平台、京东智慧供应链等,或许都走在成为下一个超级独角兽的路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7-13
左手金融,右手物流:京东成为「超级独角兽」孵化器的三层逻辑
「超级独角兽」更值得期待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