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穆楠
几天前,华为在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正式发布了其年度旗舰机型Mate S,它代表着华为目前的最高制造工艺——同时也拥有着最高价格,它要做的,是让这家中国科技巨头在高端手机产品上与苹果、三星展开竞争。
如果说小米等一系列「互联网手机」品牌在国做的风生水起,为众消费者熟知,但在国际市场上,他们仍然只被认为是「廉价手机」的代表,事实上,如果盘点国产手机,真正能获取规模性的利润、有品牌支撑、并在自身技术层面能与苹果、三星抗衡的,华为算是最典型的代表。
三星、苹果最具实力的挑战者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GFK数据显示,2015年3-5月,华为分别以12.9%、13.6%和14.1%的市场份额超越苹果(11.8%、12.2%、12.5%)三星(10.1%、10.3%、10.0%),连续数月稳居中国市场份额第一,并在3-6月保持国内出货量第一。而在全球市场,华为市场份额则仅此于三星、苹果,坐稳全球第三。
纵观这 TOP3我们不难发现,不断推出顶级旗舰使他们在获取高关注度的同时,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三星最新发布的最新旗舰机型Galaxy S6 edge+,主打两侧的弯曲屏幕;华为发布 Mate S,Force Touch智能压感屏幕成了最大亮点;苹果推出了 iPhone 6S Plus 系列,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甚至单独定制了「玫瑰金」版本。
事实上,全球手机行业多数的利润都被苹果拿走,其他的品牌更多的是收入支出打平,甚至亏损,对于不少厂商来说,已经形成了「卖的越多赔的越多,卖的越少死的越快」的恶性循环局面,这其中,缺乏高端机型,只打「性价比」成了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无论三星还是华为,都在不断聚焦高端产品。
在这三款全球前三厂商的最高端机型中,华为 Mate S无疑是让媒体最为惊喜的一个,一方面,华为的年度增速远高于三星、苹果,是目前两大传统巨头最具实力的挑战者。另一方面,中国市场是目前苹果、三星的第一关注点,而以中国为根基的华为则占据这个全球最大智能机市场的主场之利,配合华为多年以来累积的专利技术,势必将带来更多施展空间。
所以在 Mate S 发布后,不少权威外媒也开始真正意识到——一家有资格挑战三星、苹果的中国巨头已经到来。
华为的智能压感屏幕技术先于 iPhone 发布;这比之前的产品酷了好多」,华尔街日报这样写到;Wired 连线杂志则认为,「Mate S极致纤薄的弧形机身,大幅改善了使用手感,释放了华为前几代手机的潜力」;道琼斯商业新闻评论称,「Force Touch新技术刺激到了苹果三星,此外Mate S还有着不少让人惊艳的功能」。
国内市场:或引起其他品牌的效仿
在产品层面,Mate S采用了全金属弧形背部机身设计,并将机身边缘做到了2.65mm的厚度,配合表面2.5D玻璃屏幕,设计上突破以往。粉色版的加入,让原本就时尚纤薄的Mate S成为很多商务女性的选择。
此外,创新指纹手势操作、智能指关节2.0识别技术、Force Touch智能压感屏、指向性收音技术与智能车载互联技术的应用也为 Mate S轻商务偏时尚的用户群带来更多实用功能。而在同样一直发力的软件与服务层面,Mate S 也推出了华为支付、华为健康以及智能无线打印等技术——简单的说,华为把最高端硬件水准、制造工艺与服务体系融合进了 Mate S里面。
如果放在国内市场横向对比,Mate S 无疑是价格与性能上的佼佼者,在3000元以上的中高端价格区间,有包括华为,OPPO/VIVO,和已经压在3000元分界线上的小米 Note 顶配版等产品,但真正能卖到4000元以上的并有稳定销量,恐怕只有 MateS了。
这种情况显然不是华为的对手的们愿意看到的,所以可以预见的是,Mate S在发布在推动华为在高端市场布局进程的同时,或将再次引发其他品牌效仿甚至「山寨」,这块利润最大的金字塔尖产品区间,注定不会风平浪静。
事实上,回顾华为几年前从深入消费者业务开始到现在,已经逐步探索出了华为用不同价格档位的精品出击不同用户需求,高中低端全覆盖的产品架构,随着自主研发的海思芯片体系逐步成熟,未来在市场上或变得更加游刃有余,此次 Mate S 的发布,也正是在这套架构稳定后,华为主动挑战苹果三星,面向高利润市场吹响的一次集结号。
作者介绍:穆楠,《复制互联网之三》系列图书作者,百度百家、网易、搜狐、艾瑞等多家网站专栏作家,科技专栏「一言楠尽」创办人。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