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穆楠(关注我的微信公号:technan)
前两天柴静的《穹顶之下》演讲把雾霾这个困扰国人好几年的话题再次引爆,PM2.5指数的背后承载了太多了问题与无奈,尽管短期间内对于普通人来是无法改变环境现状的,但一向快速反应的互联网公司们,却有效的利用了这次时间的节点,纷纷推出了相关产品,从而引起了广泛关注。
对于在北京生活的人来,恐怕雾霾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儿,但柴静在演讲中提到的“杭州每年有超过200天的雾霾“着实引发了全国人民的思考,通过百度指数我们可以看到,在最近30天内,”雾霾“一词的整体搜索指数随着柴静视频的发布有着强烈直线增长。
随之而来的,就是演讲中提到的”污染地图“App,这款此前少有人关注环境监测应用几乎在一天之内便冲上苹果app store榜单前10,这两天也一直处于免费榜单的前两名,在android平台其下载量甚至达到了千倍增长,甚至其数据承载方阿里云也没有想到的是,因用户的激增导致了当日APP内数据无法加载甚至崩溃的情形……不过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热点事件对于APP推广带来的巨大影响。
长于内容的门户网站及新闻客户端也抓住了这个机会。比如搜狐在视频发布后第二天就在手机端推出建构于“主动个性阅读”解决方案的“雾霾频道”,让有需求的用户可以更为快速的找到相关资讯;同时,网易新闻客户端也推出HTML5版本的解读专题,其诉求是给不方便看一个多小时完整视频的用户提供图文要点,这个页面在朋友圈等社交渠道也引发了大量传播;腾讯视频作为微信公众帐号、QQ弹窗所推送的视频源,在视频推出两天后达到了近亿次播放,远超过排在后面的优酷、乐视、搜狐等,该视频也成为了2015年首个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现象级视频。
在互联网产品方面,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旗下的人工智能,小冰也推出了专属的雾霾预测技能“晴天娃娃”,其主要能力是基于大数据预测天气预报中的污染指数,而这是现有的天气预报、PM2.5指数等应用所不具备的。具体来说,当用户在微博等渠道订阅这项技能后,在小冰预测到未来数天PM2.5将爆表时,就会提前提醒用户不要出门,如果家中有老人、上班族、小孩等,她也会提出室内活动指南等相关建议;而当预测指数好转,有蓝天光临,小冰则会推荐出游地点等。之前微软中国副总裁严治庆说过,在环境监测与预报这件事而上,环保部也已经与微软围绕这项“健康黑科技”展开了合作。
不过,与资讯类内容不同,预测性质的产品是比较容易被“打脸”的,比如气象中心发布的天气预报就经常存在不准确的情况,尽管基于微软大数据,小冰此前在世界杯,奥斯卡等重大事件预测上颇有一套,但在相信“人工智能+大数据黑科技”的同时,用户出门前还得自己多看看天。
此次的雾霾演讲时间点也比较巧妙,在刚刚开始的两会也让互联网的代表们有了发言机会,比如全国人大代表、腾讯CEO马化腾就建议通过互联网解决防治雾霾等重大民生问题,他提出加快移动互联网在民生领域的普及和应用,把“人与公共服务”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全面连接起来。
此外,与健康产品售卖相关的电商网站与纷纷开设的雾霾专题,口罩、净化器也等上了搜索热点;视频网站乃至TVAPP也纷纷利用这个时间点大力推荐环保相关纪录片;不少互联网营销大号们也开始纷纷总结“雾霾纪录片是怎么火的”,甚至演讲视频播放后的第一个A股交易日,出现了”柴静概念股集体涨停“等话题……
总结来看,《穹顶之下》纪录片着实开启了民众对环保的大讨论,不少互联网公司也通过这个热点事件而纷纷登上舞台,对于这种有利于唤醒公民意识的的活动,我想作为用户是应该给与更多给与鼓励的,不过希望这些产品并非一时兴起的借势营销,而是真正靠互联网去为环境做点什么。
毕竟,空气好坏,匹夫有责,有责任感的企业,更有责。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