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穆楠
民以食为天,一句几千年前的古语如今已经成了冬日里吃货们继续发胖的理由,记得我小时候的东北,在冬天几乎家家都囤积着各种蔬菜,当然,受限于低温以及那个时代物流的匮乏,食材主要是白菜、豆腐及这两者的多种衍生品。
现在,大多数的吃货已经直接网上下单购买各种食材了,这背后也映射出电商已经从早期的服装、生活用品到3C数码产品,进而更加垂直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生鲜电商。不过目前来看,生鲜网购渗透率仅1%,远没开发到位,也可以说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
按照企业类型划分,生鲜电商可以分为四类,包括:1)大型电商平台,主要玩家包括京东、天猫、一号店等:2)垂直生鲜电商,其代表为沱沱工社,天天果园等;3)传统零售企业,目前沃尔玛等已经开始网上售卖生鲜;4)传统物流企业,顺风优选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从全行业的角度看,几类不同企业相互之间也有不少合作,比如天天果园在天猫上开设有旗舰店,同时最近也在与京东合作推广智利的车厘子。
在北方冬季,可选择的水果是不多,进口水果在生鲜电商发展起的这一年也逐步为大众所接受,上面提到的车厘子其实就是南半球产地正处于采摘期的产品。天天果园与京东合作,前者负责产地精选、分拣及预冷包装,京东则负责销售与冷链配送方面,算的上一套从源头监控、专业分拣、冷链运输、快速送达的标准化操作,这意味着,从智利采摘水果到北京吃货入嘴,全程差不多只要30~40小时。
事实上,从京东生鲜这个个案的发展也可以看到整个行业的趋势,除了多次的阳澄湖大闸蟹、野生北极虾、香格里拉松茸的首发,京东生鲜在品类上也由最初的少量鲜蔬,到现在水果蔬菜、海鲜水产、肉禽蛋奶、熟食腊味基本样样俱全——甚至一个蛋类就有900多种……而诸如花果山、本来生活、i果i家、沱沱工社等垂直电商的进驻,也在降低自身成本的基础上给了京东生鲜更多的补充。
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早期的电商满足的是消费者「懒」的原始习惯,生鲜水果电商已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馋」的需求。你想想,「食色性也」其实说的也就是吃和睡这俩事儿,「睡」目前在互联网还没法直接被满足,约炮软件也更多是噱头,终归还是个线下传统行业,而「食」真的已经到了一个电商收获季节了。
不过与3C、服装、图书等品类相比,食品仍是个高竞争门槛的行业,其特点在于:1)有着更高的产品质量与仓储物流要求;2)短期内难以盈利。所以小玩家即使进入这个市场,最多也是做N级代理或是边角料的活儿,想真正做出高用户粘性与品牌,是相当困难的,这也就给了综合类电商更多机会,不管是一直主打食品品类的一号店还是天猫、京东,未来应该是这个行业的主导企业。
对于用户来说,生鲜电商、进口食品客单价较高,所以也更为注重食材质量和配送体验,在这点上,几个电商也都下了不少功夫,比如京东前段时间搞了个查干湖冬捕活动,把一个当地的传统活动搞成了一次营销,甚至将查干湖头鱼拍下,引发不少关注,这就是个典型的「吃货效应」,陈晓卿可能根本想不到,几年前他导演的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在挖掘出了一条中国美食产业链后,居然可以让今天的电商省下了一大笔教育用户成本。
而在生鲜电商的运作链条中,被冲击的最厉害的一定是规模不大的进口食品超市,举个例子,在我工作的北京五道口附近,韩国食品超市的生意已经每况愈下,一是价格高,二是已经没有什么特点,毕竟,聪明的韩国人都已经学会自己上网买家乡食材了……
其实说了这么多,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目前生鲜电商发展仍在起步期,也可以叫烧钱期,但这并不妨碍这个特殊品类在未来几年成为电商最热门的品类,随着生鲜标准提高,尤其是冷链物流体系的逐步完善,食品电商将和3C数码一样,成为消费者的周期性固定需求。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吃货的心,以及越来越多吃货的出现。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