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亮 | 母亲讲述的我儿时的三个小故事

01

山西人安土重迁,很多乡村的旧式人物,一生都不出远门,去趟县城是很隆重的大事,梳洗打扮瞻前顾后,生怕这件事出什么纰漏。

究其原因,还在于人们的生活被土地束缚的太紧了,对外面的世界虽然向往,但也由于其广大和未知而心生畏惧。敢出门闯荡的人,在地方上都有头有脸。

就拿我们的父辈来说,他们的人生经验主要在于如何在自己熟悉的小环境中生存,种地,工作,抚育子女,传宗接代,能够完成就算不枉一生。

时代变了,教育的普及和经济发展带来的高流动性,导致我们这一代人翅膀硬了以后飞得很远。但是飞得再远,跟远在家乡的父母亲人之间还连着一根风筝线。不是我们回去,就是他们出来。对上一辈的人而言,冲击也很剧烈。

02

迩来父母进京小住,母亲仔细算了算,说:「这次和你爸来北京,住了53天了,最长的一次了。」

上一辈人是掰着指头过日子的,每一天都记在心间。过苦日子的时候掰着指头,如今生活好了,习惯依旧。

确实。之前父母来京,顶多住个十天半月就回去了。以前房子小的时候,母亲老说太挤,还是村里住的宽敞。现在房子大了,上下四层,还有院子,母亲终于说实话了,嫌太闷。

这些原因当然也存在,但根本的问题还在于,他们舍不得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辛苦劳作了一辈子的那片土地萦怀于心,割舍不下。离开得久了,心里空空的,非回去不可。

只有在那片山水之间,做着熟悉的事情,拉着熟悉的家常,才心安理得。

更何况跟子女长期生活在一起,总觉得会拖累下一代,这种意识在山西人的心里头是很普遍的。父母希望子女毫无包袱、轻松愉快的生活,而这反过来,何尝又不是我们做子女的心愿。

我的普通话经常被人嘲笑,尤其是做了视频节目之后——不得不在公共空间里面对广大观众说很多话。

这有啥办法呢,上大学之前我一直说的都是方言,我们的父母,亲友,邻居,老师,同学,无一例外地用吕梁话交流,我把吕梁话练习得非常娴熟,遣词造句游刃有余,无奈普通话的发音跟鄙乡差距甚大,大到什么程度呢,比如我讲英语就跟北京人讲英语难分高下,但讲普通话则近乎粤人的风格,抓不住点。

虽如此,我至少能说点半生不熟的普通话,父母则完全不会说普通话,因此无法和外界交流,在小区里散步,想跟邻居闲聊闲聊都不行,这个城市虽然很大却知音难觅,也就在北京住不惯了。

03

都说少年人向往未来,老年人喜欢怀旧。此言诚不欺我。最近跟二老相处的时日较长,母亲讲了好多我小时候的事儿,有的事儿讲过几遍了,但每遍我都当第一次听,每次听都唤起新的感想。

今天给大家分享三个和贫穷有关的小故事。

我有两个哥哥。不管是身高,还是颜值,抑或是写作水平,我都大大拉低了我们兄弟仨的平均值。我很惭愧。

比如身高,三兄弟成等差数列:大哥1米84,二哥179,我只有174。为什么会这样呢,用母亲的话,是我小时候缺营养,基础没有打好,影响了后来的发育——我本来是又高又帅的。所以稍有欠缺。

母亲生我的时候,已经36岁了。那时候在农村,这已经属于非常高龄的产妇。要知道,在解放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统计江村的人口时,用的是「4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这样的定义,虽然已经解放后,36岁生孩子可想而知。所以,我和大哥二哥的待遇差别就在于没有母乳了。

母乳欠缺,那时谁家也没有余钱买牛奶羊奶。吃什么呢?米糊糊。把小米磨成粉,然后熬成糊状,为了增加口感,再放点白糖进去。老家方言叫「糕擀」。就这么每天熬,一小勺一小勺地喂我。虽然营养不良,但也能长大。

这玩意虽然没啥营养,但口感极佳,小孩子很喜欢吃。我每次吃剩的碗,二哥刘继兴都会舔干净。小孩子都馋,沾上点糖,都是美味。现在想过去的日子怪可怜的,可那时人们就是这么含辛茹苦地抚养后代的。

米糊糊毕竟没法和母乳比,导致我周岁过了很久,还不会走路,不会说话。这下父母着急了,别弄出个好歹来,被迫无奈,只好咬牙给我买鸡蛋吃,来补充营养。

鸡蛋果然管用。吃了三个月鸡蛋后,我已经直立行走在语言的丛林中了。效果显著,既然已经走上正轨,没落下啥毛病,那鸡蛋立马停。天天吃鸡蛋,那哪吃得住。

可是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一下没了鸡蛋还真不好调整。这事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我直到现在依旧非常喜欢吃鸡蛋。蒸鸡蛋、煮鸡蛋、炒鸡蛋、鸡蛋汤……鸡蛋有多少种做法,我就喜欢吃多少种鸡蛋。

04

现在物质极大丰富,鸡蛋不仅可以天天吃,顿顿吃,食材的丰富和多样令人目不暇接。五大洋四大洲的东西都能随时买到,也不贵。

有一天吃饭,女儿嘟囔嫌阿姨做的菜太素了,连一个肉菜都没有。母亲就讲了我小时候不吃肉的故事。

那时候物质多溃乏啊,平常见点荤腥都跟过年似的,就算过年也不是天天有肉。很小的时候,母亲对我说,肉不好吃,一点都不好吃。我老实,听说肉不好吃就不吃,鸡鸭鱼肉一概拒斥。心说,肉能有菜好吃吗,颜色就不行。

以至于后来有些恍惚,我以为是我生下来就不吃肉。直到上高中时,有一次无意中在食堂吃到了同学打的肉,才发现肉原来挺好吃的。一口下去,满嘴滋味,绵绵不绝。从此后,我就跟肉成了终生不渝的好朋友了。

那天晚上,母亲终于承认,那时候说肉不好吃的原因是根本买不起肉。说这话时,母亲眼里满是泪光。

我连忙说:妈我知道,妈我知道,其实我早就知道了。

05

母亲还讲了个我和苹果的故事。

邻居有家是卖苹果的,他家有个儿子比我小两岁。由于家里是卖苹果的,所以这孩子经常能吃上苹果。苹果在乡下是难得的美食,酸酸甜甜,晒成果干也属于儿童的最爱。

村子里盛产枣树,苹果树很少见。我家虽然也有枣树,但钱留着还要换柴米油盐酱醋这些更基础的物资,不可能乱花。在吕梁那样的苦寒之地,改革开放之初仍然非常贫瘠落后,何况家里孩子多,每个都要花钱供读书,父母二人即便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地劳作,能把几个子女抚养大,并且都培养成受过教育的年轻人,也是很艰难的。

在那个年代,我们兄妹四人都能供到大学以上,这在十里八乡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父母颇受乡亲们尊敬。这是后话。

我们家吃不上苹果。但我也知道家里的状况,也不会跟父母要。可是每当邻居那小孩吃苹果的时候,我经常会直勾勾的看,吃不上,看一看也挺好的。

那场景,母亲说她经常当作没看见。她何尝不想自己的孩子吃最好的穿最贵的,现实不允许。不过,这不就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吗?多数人都是这么活过来的。只要过得高兴,穷也不怕。怕的是穷而没有志气,一生碌碌无为。

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转了一次学,去了另一个乡镇读书。转学后,母亲为了激励我,承诺我如果能够在这个新的乡镇还能考全乡第一名,就给我买苹果吃。

那有何难,我依旧考了全乡第一。母亲兑现承诺,给我买了苹果吃。只买了一个苹果。那个苹果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

今天,我最爱吃的水果就是——苹果。和鸡蛋一样,都是吃不够。

06

说起这些儿时往事,不过是三十多年前而已,距离现在很近。

现在的孩子都没吃过苦,也应该让他们听听这些近在咫尺的故事。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一针一线弥足珍贵。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1-08-29
刘兴亮 | 母亲讲述的我儿时的三个小故事
刘兴亮|母亲讲述的我儿时的三个小故事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