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兴亮
编辑/马小龙 实习生/唐杰婧 校对/吴兴发
6月2日晚8点,华为鸿蒙2.0发布会直播。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宣布了一个属于中国的操作系统真正进入到实际使用阶段。
这场直播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手机可以升级到一个新的操作系统,其实对中国科技企业甚至国家科技战略层面,都不无启发意义。
01
一个事实是:世界上顶尖的科技公司苹果、微软、谷歌都有自己的操作系统,世界上主流的操作系统都掌握在美国人手中。无论我们是否承认这个事实,它终究是事实。事实我们就得去面对,但并不代表我们要屈服,华为做鸿蒙就在做这样的难而正确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对中国发布一个又一个实体清单,对中国高科技进行全面封锁。我们从硬件到软件,先后被「卡脖子」。
美国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遏制中国高科技公司的崛起。美国在科技领域要独霸天下,就不允许其他国家有崛起的机会,曾经的苏联,再后来的日本,先后被美国打压下去了。中国正面临着同样被打压的困境。
面对如此围剿,中国除了突围,别无办法。中国科技必然要走向自强之路。
02
在硬件方面,中国在努力,华为这样的公司也在努力,但受制于芯片制造关键设备,比如光刻机和关键工艺的限制,短时间内不容易实现革命性的突破。
具体到华为公司来说,被美国全面打压,芯片被断供,不得已断臂求生,卖掉荣耀,争取以时间换空间。华为芯片断供,一定程度上逼迫华为实现一种从硬件到软件的转型。一方面,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另一方面,也许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对科技公司而言,从硬到软的转变,是一种战略的大转移。首先在容易突破的领域先突破。和硬件相比,软件对于试错成本、迭代周期、经验积累、产业链依赖等等方面要求没有硬件那么高,相对比较容易实现赶超。
更加重要的是,自linux开源以后这么多年,中国已经积累了一批对于操作系统有着深厚技术积累的工程师,这些工程师是做自有操作系统的底气所在。
操作系统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在于它向下连接着硬件,向上连接着应用。没有操作系统,靠单片机的生态,只能做极其有限的应用,只能适应简单的场景。没有操作系统驱动和控制硬件,应用的许多功能也实现不了。
操作系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它打造了一种生态,这个生态圈里连接了硬件供应商、开发者、服务提供商和应用的使用者,实现各方面协同,从而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壮大。
这也是我前面说到的,顶级的三大科技巨头苹果、微软和谷歌,都一定有自己操作系统最重要的原因。中国的科技公司要跻身世界顶尖,必须要有一款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
03
很多人都知道,芯片是我们的痛,实际上操作系统也是。
多年以来,中国所使用的操作系统都掌控在美国手中,从PC时代的Windows,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iOS和安卓。
实际上有很多人都想做操作系统,比如基于Linux做了红旗Linux,还有最近比较流行的DeepinLinux,包括一些互联网公司也先后做了基于智能设备的操作系统。但目前来看,这些和主流的iOS、Windows、安卓还有着很大的差距,用户数不太多。
操作系统属于系统软件,和一些应用软件相比,挑战难度大得多。但在目前中美关系的局面下,做自己的操作系统,是科技自强的必然选择。
今天依赖于美国的操作系统,谁知道哪天会和芯片一样被卡脖子?而且安卓已经对华为下手了,今天针对的是华为,谁知道下一个会针对谁呢?
华为做鸿蒙,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这个过程特别艰难,但是华为背水一战,已经推出了鸿蒙2.0,不仅摆脱了安卓,而且超越了安卓。虽然发布会上说,部分型号的手机可以升级到鸿蒙2.0,但实际上鸿蒙可不仅仅是手机操作系统。这也是它从更高的维度超越安卓的地方。
华为的鸿蒙,本质上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它不是像Windows10和Mac OS那样的PC操作系统,也不是安卓和iOS那样的电视和手机操作系统,它要实现的是万物互联,覆盖我们所见的PC、智能终端、智能家居、家电等,还有我们平时见不到的各种数不清的物联网设备,比如各种采集数据的传感器。
从这一点上看,它已经超越了我们传统观念里对于操作系统的认知。
04
对于鸿蒙,我也从网上看到质疑的声音,比如手机上还是像安卓,比如其他的手机或者智能设备厂商是否会使用鸿蒙将影响到鸿蒙的生态。任何新生的事物都会被质疑,而且也需要质疑,怀疑是科技进步的推动力之一。
对于说鸿蒙在手机上像安卓,这只是看其表,而不知其里。
用户体验有惯性的,用户习惯了这套体验,没必要去用一套全新的体验去颠覆用户的感知吧?如果真的来一套完全不同的界面和操作,估计没几个人能够接受。
所以,我认为体验和安卓类似不是问题,更何况很多人都反映和安卓相比,鸿蒙的感觉更加「丝滑」了。而众所周知,「丝滑」这个词我们之前一直是用来形容iOS的。
鸿蒙是中国的,它很可能成为我国高科技自强自立的重要一张牌。
在未来,中国科技企业「从1到N」的道路可能会有些阻力,但是从它们在美国打压下展现出来的精神可以看出,中国科技企业是丝毫不惧的。希望这些科技企业不辜负我们的期待。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 中国信通院栗蔚:云计算与AI加速融合,如何开启智算时代新纪元?
- 中国科技杀疯了!海信首创RGB-Mini LED电视斩获CES多项大奖
- AI手机时代,OPPO如何让用户不再“用隐私换便捷”
- 美国是真慌了,芯片设备采购居于全球第一,大举扩张芯片产能
- 联想发起猛攻,PC与智能手机份额均创新高
- 最全汇总!CES 2025现场直击:XR、AI眼镜、黑科技新品全在这
- 前 Meta 大将梅超加盟雷鸟创新,顶尖人才加盟 + X3 Pro惊艳亮相,AI+AR赛道上演中国速度!
- 全方位领先Meta,雷鸟 V3 震撼来袭,拉开2025智能眼镜世纪大战序幕
- 锐评 | AI眼镜成风口,谁是赢家
- 七个视角,重新认识vivo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