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今年秋季新品发布会上,苹果推出的 iPhone X 算得上一款具有革命性的创新产品。与其他 iPhone产品相比,iPhone X的物料成本从200多美元增加到了400多美元,带来了诸多新功能。其中苹果Face ID 就引发了业界对一张脸的关注,以及关于个人隐私安全的大议论。
如果把苹果Face ID看成是通过用户人脸开发的一种新解锁方式,则有些过于简单。事实上苹果想要解锁的不只是用户的一张脸,而是这张脸背后隐藏着的数个庞大潜力市场。
借机着手布局AR/VR生态
众知周知,AR/VR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可观,但却限于终端成本和内容稀缺,一直难以扩大规模。无论是内容生产者还是应用开发者,他们都希望出现一个具有号召力的生态平台,从而共同将蛋糕做大。苹果作为拥有数亿用户的智能手机厂商,拥有着完善的生态体系,自然是AR/VR生态平台构建的较好人选。
苹果Face ID 技术对于AR/VR应用有着良好支持,开发者+苹果Face ID将有望成为AR/VR应用开发的一双好CP。自App Store问世以来,苹果就吸引了全球最好的手机应用开发者。而这一次,苹果也将如法炮制吸引大批AR/VR开发者,并藉此向未来AR/VR应用和游戏、内容平台的目标迈进。
依我推测,苹果应该不太可能为AR/VR专门新建立起平台,毕竟其现有的产品体系已经非常完善。苹果更可能把AR/VR应用和游戏导入现有的App Store之中,而AR/VR电影、视频等内容则在iTunes Store上架销售。当然,上架的相关应用、游戏和内容都将在App Store或iTunes Store打上显眼的标签,提醒用户是AR/VR专用。
帮助Apple Pay占领移动支付市场份额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移动支付也成为新兴的潜力市场,像国内的支付宝和财付通都已经成长为行业巨头。苹果自然也不甘落后,旗下的移动支付工具Apple Pay自2014年在美国推广以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今年年初的新闻报道称,苹果Apple Pay在全美商店的覆盖率突破了36%,超越了贝宝支付(34%)、万事达PayPass(25%)、Android Pay(24%)、Visa Checkout(20%)和Samsung Pay(18%)等众多对手,位居第一。
不过放眼全球,Apple Pay的表现就要逊色不少。数据显示, 2015年度 Apple Pay交易金额为109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是在美国市场。一年区区百亿美元的交易额,苹果在移动支付的规模上,要远远落后于支付宝和财付通等主要对手。此外,FaceBook等社交应用也可能正式推出自己的支付工具,成为强劲的竞争对手。
移动支付的推广最大阻力,不只是来自于竞争对手,而是用户数十年培养下来的固有使用习惯。改变固有习惯最好的方式,就是推出好玩有趣的玩法。比如财付通,就是通过微信红包这个创新玩法,成功地让用户接受自己并得到迅速普及。
苹果Face ID刷脸支付的玩法同样出新,辅以有创意的营销活动,将有利于吸引天生喜欢追逐新酷潮流的年轻一族成为Apple Pay的新用户。并通过他们作为种子用户传播影响身边的亲友,帮助苹果占领移动支付市场更多的份额。
面向千亿级企业市场进行技术输出
最新的财报显示,苹果的服务业务已经是仅次于 iPhone 的第二大收入来源,第三季度收入为72亿美金,同比增长22%。除了来自个人服务的营收外,企业市场成为苹果越来越重要的营收和净利润来源。
自从黑莓手机衰败之后,原现金牛的企业服务也江河日下,其市场被苹果和三星等瓜分。其中,苹果的表现更为出色,几乎黑莓企业用户换机的新闻中,用户都是从黑莓手机转投到苹果怀抱,而苹果也通过终端逐渐渗透到政府、银行、商业等领域的企业服务市场之中。
按苹果官方的说法,其面部识别技术非常成熟和先进,失误率降低到了百万分之一,比现在流行的指纹解锁还要准确。而苹果Face ID背后的面部识别技术,在诸多行业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如安保、交通、商业等。畅想一下,如果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地铁能实现刷脸乘坐,那么将大大提高通行效率,缓解部分拥堵压力,该是多么方便。面部识别技术的企业市场规模非常可观,至少是千亿级美元。未来这块企业技术服务市场,也将成为巨头们必争之地,苹果同样没有理由拱手相让。
有人把苹果的iPhone X称为未来的手机,从苹果Face ID的意图来看的确有几分道理。它从解锁用户的一张脸开始,紧紧地锁住了未来数个潜在的庞大市场。如此长远的策略布局,值得我们的国产手机厂商学习和借鉴。
【作者介绍:蚂蚁虫,科技评论人,专栏作者。微信公众号:蚂蚁虫(miniant-cn)】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