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VRAR星球 Vivi
AR-HUD 赛道又传来好消息。
近日,在2023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会上,华为自研 AR HUD首发亮相。据悉,华为AR-HUD可替代车载仪表,同时效果远超仪表。和普通的HUD(抬头显视设备)相比,其功能更强,效果更好。其采用华为 AutOptiX 智能车载光技术,让汽车进入光显示时代。
规格方面,华为AR-HUD拥有业界量产最大画幅:7.5 米处 70 英寸、10 米处 96 英寸。还拥有业界量产最高分辨率:1920x730 像素。
功能方面,华为AR-HUD首次与智能驾驶系统深度融合,可实现车道级AR导航、倒车影像、巨幕观影、数字精灵等功能。
据悉,华为AR-HUD将由问界M9首发, 后续还将在更多车型上搭载。
此举,可以说是华为在智能座舱领域做出的又一个重大突破。
什么是汽车AR-HUD?
1988年,通用汽车首次将 HUD 应用在汽车领域,随后又催生出了C-HUD、W-HUD。但传统的 C-HUD 和 W-HUD 已无法满足智能座舱的交互需求,于是,能够为用户打造沉浸式体验的AR-HUD,吸引了科技厂商的关注和加入。
图源:网络
与 C-HUD 和 W-HUD 所不同的是,AR-HUD 拥有更大的视场角和更远的成像距离,并且可以将显示效果叠加到现实路面。AR HUD基于车况显示和AR导航,完美解决了传统二维导航实时性差、复杂路况显示不清等缺点,显著提升驾驶体验。如:
让驾驶更安全:较远的虚像距离可以减少驾驶员视觉焦点在虚像和现实之间切换的视觉深度适应时间,减轻驾驶员的眼镜疲劳。此外,AR-HUD还可以结合ADAS系统,将ADAS功能呈现在挡风玻璃上,即使在低能见度的极端天气下,也能增强驾驶员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
让汽车更智能:AR-HUD 能够通过智能驾驶控制系统的数据,将车辆的智能驾驶功能展现在用户的眼前;AR-HUD丰富的显示功能可以赋能座舱的智能化,让座舱的视觉交互更加直观和有效,为驾驶人员提供沉浸式体验。
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AR-HUD交付上线为9.42万辆,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17.05%。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随睚"https://www.fromgeek.com/AI_1.html"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AIEFSLUhVRCDnmoTmgKfog73mj5DljYfvvIzku7fmoLznmoTmjIHnu63kuIvpmY3vvIzorqlBUi1IVUTkuI3lho3mmK/osarovabnmoTkuJPlsZ7vvIzmraPpgJDmraXotbDov5vmma7pgJrmtojotLnogIXnmoTnlJ/mtLvkuK3jgII8L3A+PHA+5YWo5Yqb5Ye65Ye777yM5Y2O5Li656ev5p6B5o6o6L+bQVItSFVEIOW4g+WxgDwvcD48cD7lnKggQVItSFVEIOmihuWfn++8jOWNjuS4uuWPr+S7peivtOaXqeacieW4g+WxgOOAgjwvcD48cD4yMDIw5bm0NOaciO+8jOWNjuS4uuWfuuS6juays+WbvuaKgOacr+WcqOaJi+acuuerr+aOqOWHuuS6hkFS5Zyw5Zu+77yM5Y+v5Lul5a6e546wM0TlnLDlm77nsr7noa7liLDljpjnsbPjgIHov73ouKromZrlrp7lhYnlvbHjgIFBSSAzROeJqeS9k+ivhuWIq+OAguaNruaCie+8jOWIsDIwMjDlubTlupXvvIzor6Xlip/og73opobnm5bkuIDnur/ln47luILvvIzntK/orqHotoXov4cxMDDlrrbpobbnuqfljZrnianppobmma/ljLrvvIzku6Xlj4oxMDAw5a625Lul5LiK55qE6aG257qn5ZWG5ZyI44CCPC9wPjxwPuWfuuS6juWcqElDVOWFiemihuWfn+S6jOWNgeWkmuW5tOeahOa3seWOmuenr+e0r++8jOWNjuS4uuWcqCBJQUEgTU9CSUxJVFkgMjAyMeS4iu+8jOaJk+mAoOS6huS7pUFSLUhVROS4uuS7o+ihqOeahOaZuuiDvei9pui9veWFieino+WGs+aWueahiOOAguWHreWAn+Wwj+S9k+enr+OAgeWkp+eUu+W5heOAgei2hemrmOa4heeahOWFs+mUruiDveWKm++8jOaPkOS+m+S7quihqOS/oeaBr+aYvuekuuOAgUFS5a+86Iiq44CB5a6J5YWo6L6F5Yqp6am+6am244CB5aSc6KeGL+mbqOmbvuWinuW8uuaPkOekuuWSjOW9semfs+WoseS5kOetieS4sOWvjOW6lOeUqOWcuuaZr+OAgjwvcD48cD48aW1nIHNyYz0="https://www.fromgeek.com/uploadfile/2023/0608/20230608155709365G.png" width="600" height="375" alt=""/>
华为展台现场提供AR-HUD体验,图源:华为
此外,在华为HDC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华为发布自主研发的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在路线图最后一项2022年中,产品落地中明确提及包括VR头显,以及更多设备。
在人才方面,华为曾释放出多个AR-HUD相关的研发岗位招聘信息,涉及车载AR-HUD图形图像的算法设计、嵌入式系统下轻量级3D渲染效果实现、AR导航实现等。
在落地案例方面,早前,飞凡汽车旗舰车型飞凡R7,就搭载了华为AR-HUD平视系统,这项技术曾被奔驰用来宣传百万级的新一代S级,如今在20万级SUV中也可以看到。华为 AR-HUD 为飞凡R7增添了科幻感,让车辆的实用性进一步提高。
飞凡汽车R7示意图,图源:华为
除飞凡R7外,华为还曾和红旗合作推出了一款新车,基于红旗EHS9打造,其采用华为HI解决方案,搭载AR-HUD和智能座舱方案。据悉,华为 AR-HUD 体积只有 10L ,但却能显示更多的内容,同时还拥有高清画质,带来沉浸式视觉体验和驾驶安全辅助。
不止华为,AR-HUD本土供应商正逐渐崭露头角
作为汽车行业百年之大变革,AR-HUD正在重塑汽车产业,越来越多的国内汽车厂商正配备 AR-HUD 量产车型。
2021 年 3 月,大众 ID 系列首次将 AR-HUD 下沉到 20 万左右的大众车型;2022年7月,长安深蓝SL03正式上市,在12-17万的价格区间内提供了极具性价比的AR-HUD体验;2022年7月,北汽魔方的上市更是将AR-HUD下沉到 10 万左右的低端车型。
此外,长城摩卡、广汽传祺GS8、吉利星越L、飞凡R7等越来越多配备AR-HUD的量产车型亮相,让大尺寸、智能化的AR-HUD成为主流趋势。
国内主要AR-HUD车型量产计划,图源:佐思汽研
随着汽车厂商对AR-HUD需求的不断提升,国内本土供应商也在加速技术迭代和产品落地。
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统计,2021 年上半年中国市场 W-HUD 供应商搭载量前五名分别为日本精机、电装、华阳集团、怡利电子和大陆集团,CR5 达 96%,市占率为 29.8%、 29.7%、14.4%、13.5%、8.5%,以华阳集团为代表的第一梯队国产 HUD 厂商逐渐打破外资垄断地位。
除华阳集团外,国内本土厂商水晶光电也曾与多家整车厂合作开发HUD,积极推动产品量产上市。此外,国内HUD系统主要供应商还有泽景电子、未来黑科技、锐思华创、一数科技等,均在积极布局AR-HUD。
我国HUD系统供应商积极布局AR-HUD,图源:网络
随着华为的加入,让我国国产AR-HUD赛道又增添一员大将,其高质量的技术、超清的显示效果以及更智能化的体验,都将为行业创造更多机遇和空间。
可以看出,国产厂商正在AR-HUD赛道逐渐崭露头角。
小结:
余承东曾说,“今天时代的大变迁,让我们警醒:我们如果不努力,不能抓住智能电动网联汽车时代的变迁机会,尤其不能抓住自动化的机会,无论今天是多么强大的公司,将来有可能会消失掉。当巨人倒下的时候,可能身体还是温热的。”
在汽车智能化发展的进程中,AR-HUD或将成为人车交互新“窗口”,谁能够拥有更低的成本以及更优秀的智能体验,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后面,各家科技厂商在AR-HUD赛道又将整出哪些科技与狠活,我们备受期待。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 中国信通院栗蔚:云计算与AI加速融合,如何开启智算时代新纪元?
- 中国科技杀疯了!海信首创RGB-Mini LED电视斩获CES多项大奖
- AI手机时代,OPPO如何让用户不再“用隐私换便捷”
- 美国是真慌了,芯片设备采购居于全球第一,大举扩张芯片产能
- 联想发起猛攻,PC与智能手机份额均创新高
- 最全汇总!CES 2025现场直击:XR、AI眼镜、黑科技新品全在这
- 前 Meta 大将梅超加盟雷鸟创新,顶尖人才加盟 + X3 Pro惊艳亮相,AI+AR赛道上演中国速度!
- 全方位领先Meta,雷鸟 V3 震撼来袭,拉开2025智能眼镜世纪大战序幕
- 锐评 | AI眼镜成风口,谁是赢家
- 七个视角,重新认识vivo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