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凌晨,网联首次组织的网络支付联合生产压力测试宣布获得成功。这意味网联离正式上线的时间越来越近,届时第三方支付市场将趋于规范有序。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压测中出现了国内6家主要商业银行的身影,它们是受网联邀请参与压力测试。除了工、建、中、农等四大国有银行悉数到场,股份制银行中较大的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也没有缺席。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积极参与网联的统一测试,表明银行对网络支付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高处不胜寒,传统银行无奈拥抱网络支付
曾几何时,银行业因为利益受到冲击而抵触支付宝、微信等网络支付方式,甚至视它们为洪水猛兽。网络支付、互联网金融对银行构成了多方面的冲击,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导致银行的个人存款下降。
据央行公布的数据:今年6月末,趴在商业银行账上的个人活期存款总额为22.8万亿,已较1月末下降约6400亿元。由于经济繁荣和个人收入的增加,近年来银行个人存款原本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但如今却形势突变,银行必须面对着个人存款出现下跌的新状况。
银行个人存款开始出现下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余额宝、P2P等互联网理财性产品的分流。有人将2013年的余额宝诞生,看成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里程碑。市场竞争往往有人欢喜就必定有人悲,余额宝们对银行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很多消费者将其原来存放在活期或定期账户上的资金,转入到风险较低但收益可观得多的余额宝、P2P等互联网理财产品上。最新数据显示,余额宝2017年6月底的规模达到了1.43万亿元,超过招商银行个人存款总额1400多亿元。如果把余额宝看成是一家银行,其存款总额仅次于传统四大国有银行跃居国内第五名,而且其规模还在扩大中。
2、网络支付对个人存款的截流。尽管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资金沉淀最终落在其银行账户上,但却集中于北京、深圳、上海、杭州等地的少数银行网点。对于绝大多数的银行网点来说,网络支付越普及,其个人存款流失就越严重。特别是在偏远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越来越多的本地消费通过微信或支付宝进入了异地银行的账户。而原本这些消费账款是可以通过企业渠道回到本地商业银行体系中来,从而导致当地银行资金来源大幅减少。相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冲击,银行内部其实更担心的是网络支付对个人存款的截流,因为其规模要大得多。据易观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8.8万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46.78%。以此预测,今年全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有望超过70万亿元。如此庞大的资金流转,与绝大部分银行网点无缘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如今移动支付已经成为市场主流、大势难挡,银行必须正视现实。银行如何保住存款这个低成本资金的来源显得至关重要,在新市场环境下除了拥抱网络支付别无它法。近年来,银行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网络支付产品,比如建行的龙支付、中国农业银行发布“农银快e付”等,而工行更是率先在业内推出二维码聚合支付产品。
银行选择在这个时候拥抱网络支付,很难说是出于对网络支付的真爱,更多的是其自身利益使然。
收单市场正成为传统银行业务必争之地
为何银行对个人存款的下降如此敏感呢?这是因为银行业务的运转严重依赖于负债而非股本,储户的存款就是银行的负债。作为银行对外放贷业务的主要资金来源,存款的下降不但会导致贷款业务的萎缩,而且意味着资金成本的提高。简单地说,存款的下降将同时影响到银行的营收和利润。
为了帮助银行解决存款下降带来的综合问题,近年来监管部门连番出手。自从2011年11月30日起,央行已经连续9次下调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从原来的21.5%降到了16.5%,中小金融机构从18%下降到13%,6年间均累积下调了5个百分点。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修改《商业银行法》的决定,删掉了原来的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超75%的老条款。
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的资金紧张,但却无法从根本上帮助银行解决存款下降的问题。银行要想在市场竞争不被淘汰,就必须尽快找到新的低成本资金来源。
银行的存款来源分为个人和单位两大块。个人存款的下降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单位存款的重要程度显得格外重要。而要想吸纳更多的单位存款,银行就必须重视和攻占原来不太重视的收单市场。于是银行不约而同地盯上了收单市场,建设银行北京分行甚至喊出了“不惜一切代价抢占商户入口”的口号。
除了吸收单位存款来增强自身资本的直接诉求之外,银行重视收单市场其实还有着更加深层的策略考虑:
1、通过介入收单市场,银行可以直接掌握用户和交易数据的第一手信息。尽管现在说起大数据已不新鲜,但对于银行来说其重要性并没有下降,甚至成为了未来竞争的基础条件。在支付宝体系内,银行环节被全面架空,成为单纯的资本进出账户。用户是谁、交易是什么性质、资金最后流向了什么地方等细节,银行无从知晓。银行直接进入收单市场,就能从B端入手掌握企业及其用户的交易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银行可以从中找到问题和不足,并优化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2、意在未来的企业信贷和个人消费金融业务。银行的赢利来源是贷款业务,包括企业信贷和个人信贷。银行吸纳资金进来的目的,说到底还是为了发放贷款获益。如上段所述,银行通过进入收单市场掌握了用户和交易大数据。银行对企业和消费者的情况就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为其建立起相应的征信画像。这样就有利于在降低信贷风险的前提下扩大用户规模,为未来企业信贷和个人消费金融业务的扩张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企业商户的收单市场,不但关乎供应端的资金来源,而且是银行业务端的竞争起点。因此,收单市场正成为银行新的业务高地,很可能将关乎未来市场格局的划分。
银行或通过战略合作打赢收单保卫战
不过,收单市场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做。如今,企业商户正面临着收款方式和平台复杂化的管理难题。他们不只看费率的高低,更在意增值服务的好坏。依靠银行目前自身的技术和服务力量,并不足以打赢这场保卫战。
以前企业商户收款方式通常是现金、POS机和支票等传统支付方式,线路不多核对起来比较简单。现在的情况复杂很多,不光收款方式增加了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方式,渠道也从线下窗口柜台到WEB端、APP端、公众号、第三方平台等。每个渠道和各种支付方式组合起来,都需要单独进行记账、核对,流程复杂程度和工作量呈几何倍级地增加。因此,较大的企业商户纷纷开始着手建立统一收费平台,希望能以此来加强财务管理。
这个趋势也影响到了银行在收单市场上的竞争行为。随着各家银行对收单市场的重视,相互间的竞争加剧。为了争夺头部和腰部用户,银行不但提供基础性的收单服务,还必须向它们提供收费平台系统的整套个性化解决方案。此外,个性化解决方案在定制开发出来之后,还需要提供现场软硬件安装调配、人员培训和日常维护等服务。银行要想在收单市场展开竞争,就必须能为企业商户提供解决方案+服务的一揽子产品。
但银行一直是以业务驱动发展增长的传统模式,其订制化服务的能力很弱。各大银行的产品和技术部门都集中在总行,而承担拓展客户的工作则落在了分行和支行。由于内部流程繁杂、沟通渠道不畅通、产品技术部门缺乏激励措施等原因,导致内部交易成本居高不下,分行和支行单一客户定制方案的愿望难以实现。工商银行能自行开发出二维码聚合支付产品,但迄今为止却只为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企业做过定制解决方案,就是这些原因所致。
即便不考虑过高的内部交易成本,银行指望自家的产品和技术部门来实现定制解决方案,其效率之低也可想而知。届时收单市场早就被其他对手捷足先登,而痛失时机。因此,各家银行往往放弃内部自建的想法,而多采取与第三方企业深度合作的方式来拓展收单市场。
比如说易宝支付的银企通,就是针对银行收单服务的通用解决方案系统。它的优点在于业务模块化,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进行组合,特殊情况下可单独开发,最终生成一个为企业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在为银行企业商户定制开发了解决方案之后,易宝支付还能为每个项目成立专门团队,提供部署安装、系统调试、人员培训、日常维护一条龙的服务。这样一来,银行把繁重的技术开发和服务工作交给了易宝支付,自己发挥资源优势负责商户的开发,就能在收单市场快速扩张,并且全面掌握客户关系和交易大数据。
这种战略合作方式,顺应了专业化分工的大趋势。易宝支付等第三方企业通过系统规模化应用实现了降低成本的目标,并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服务的优势获得更高的附加价值。以建设银行北京分行为例,在与易宝银企通团队达成战略合作之后,快速打造出了联合收单产品,通过此方案在短短5个月。"银医通"产品推广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年已上线或签署合作协议9家,储备6家,产品覆盖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事实证明,只要合作方的技术和服务到位,银行就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快速扩张。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内有超过500家的商业银行采取此方式进军收单市场,整体效果明显。
写在最后
拥抱网络支付、争抢收单市场,这些行为很难说是银行的主动求变,更像是市场竞争压力带来的必然结果。即便打赢了当下的收单市场保卫战,只意味着阶段性的胜利而已,并不代表未来就一定能傲视群雄。
值得指出的是,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的定位需要随之调整。在新形势之下,银行不再只是从事存款、贷款业务的金融企业,而是以用户为中心的金融服务商。今后这个趋势将会更加明显,无论是金融科技还是科技金融的说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们对金融企业定位的新理解。要我说,银行等金融企业的核心是服务,而技术则是实现服务的手段。
【作者介绍:蚂蚁虫,科技评论人,专栏作者。微信公众号:蚂蚁虫(miniant-cn)】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