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金融科技,银行将能通过机器进行服务!

近年来,“无科技不金融”已成为业界共识,而将“新金融”作为重点关注方向之一的锌财经,在对金融科技的全面追踪报道中,也见证了该行业的递进式发展。

自去年8月8日上线以来,锌财经深入走访了近百家大大小小金融科技企业,与数百位业内人士进行了深度对话,不断深入行业并时刻关注市场动向。

这一年中,锌财经与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大型企业深度合作,第一时间报道了金融科技领域“第一梯队”企业的技术成果,业务走向及资本动态等;同样,锌财经也关注并采访了51信用卡、闪银、氪信科技等创新企业,看到了他们的自我坚守……

我们看到,虽处资本寒冬,但大型企业依旧不乏资本青睐:京东金融获得130亿融资额度,资方包括了大量“国字头”企业;蚂蚁金服6月份完成新一轮140亿美元融资,资方包括大量全球顶尖资本;同样,互金行业大萧条时,信用卡领域的独角兽51信用卡在港交所成功上市。

我们也曾看到硝烟弥漫的厮杀,目睹暗然离场的“背影”。去年年底,面对监管的围追堵截,举着科技招牌实则放贷圈钱的企业,终归崩盘;而在最新一轮P2P跑路潮中,“假风控”也成了平台暴雷的原罪之一。

当然,在深入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更多的,还是“科技+金融”正在重构金融生态:个性化技术实现业务的多场景落地已是主流,而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金融服务与生活场景也逐渐走向无缝衔接。

金融在科技的驱动下,是否能够如虎添翼,是否可以成为激活实体产业等多行业的活水之源?

Mypay联合创始人贺孝琦,创金聚乾CEO王峰,氪信科技CEO朱明杰,将结合他们所观察到的金融科技现象和未来发展趋势,谈谈自己的见解。

MyPay联合创始人 | 贺孝琦

金融科技逐步成为企业入行“敲门砖”

应该看到,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金融科技正以迅猛的势头重塑金融产业生态。

现实中,金融科技也早已成为企业从事金融业务、进入金融部门的“敲门砖”。

短期来看,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提高了金融业运行和管理效率,创造了新的金融产品、市场、服务模式以及生态,从而对金融风险管理和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长远来看,未来整个金融技术经济范式都可能因为金融科技的应用而被改变。

不同于北美,在以中国和东南亚各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金融服务水平相对滞后,仍存在大量未开发市场,金融科技使金融服务触及海量长尾用户,作用更类似于“雪中送炭”

传统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是:过度集中于金融专业领域;对实际市场和用户需求关注不足;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支撑也不够。

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一方面可使金融数据来源更加多元化,使得营销和风控模型更精准;另一方面,跨行业数据融合能够催生更多跨行业的应用,金融科技企业也可以设计更多基于场景的金融产品。

同时,在目前ToC市场趋近饱和的情况下,市场正向ToB蓝海市场转换,数字化企业服务空间刚刚打开,这将为偏“科技”的金融科技企业带来新机遇。

创金聚乾CEO | 王峰

智能金融3.0时代,将重构金融生态圈

目前,我国金融科技仍处于发展初期,尚未成熟的金融市场是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土壤。

早在2004之前,中国就有“金融科技”这一概念了,在后来的发展演化进程中,金融科技发展先后经历了1.0时代,2.0时代以及3.0时代

金融科技1.0时代,即传统金融科技,呈现的特点主要是技术开发,销售产品,因而不用承担风险。

到了2.0时代,便开始以用户场景为核心,直接面向最终用户了。

随着科技进步,金融科技进入3.0时代——智能金融阶段。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将真正落实到金融平台的日常运营层面,开始以科技驱动逐步变革金融,重构金融生态圈。

这个阶段,金融科技将进一步回归到科技本质,更好地利用新技术为金融服务赋能。

可以看到,在金融科技3.0时代,很多网络小贷公司与阿里云时代最大的不同是,除了前端大量的商铺或个人用户外,另一端还链接着一家或多家超级大机构。

比如,支付宝延伸出来的蚂蚁金服,创金聚乾链接的多家大机构等。

3.0模式经过这几年的磅礴发展,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必须是一个“全能型选手”:即能获客,又能深度运营,还能分控,最后还能够通各类持牌机构达成合作。

拿刚上市的51信用卡来说,不难发现,它原来是一个2.0模式,主要是给银行导流,但后来做着做着,就发展到3.0模式了。

关于未来科技如何更好助力传统金融发展,我认为有三个趋势:

第一,合规化经营,将技术落到金融监管

第二,分工化发展,金融科技和传统金融会形成一种互补。传统金融比如银行,充当主动脉的功能,而科技金融则充当毛细血管的功能。

第三,专注场景化。比如,创金聚乾做的核心内容就是场景通智能科技连接平台,我们的slogan就是智能科技,精准连接,就是连接我们四大核心能力。左边做一体化的场景落地,右边做分配优配。

氪信科技CEO | 朱明杰

“随时、随地、随人、随需”,将是智能金融的理想状态

AI+金融”是智能替代人工的一次技术变革。

移动化的普及、社会环境的开明以及领域研究的更加深入,是智能金融发展的大背景,而数据、算力和算法则是构成智能金融的三大要素,其突破性进展,为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奠定了基础。

金融与科技两大阵营的融合与碰撞,最终会渗透到行业的细分领域。最终,大型互联网公司为主的场景提供者、氪信等技术算法驱动者、大型IT平台为主的基础设施提供者、银行金融产品提供者以及银保监等监管者,将针对用户的各个环节提供服务,不断提升能力,从而达到新生态下的竞合共生。

作为高度数据化的行业,银行业务规则和目标明晰,是人工智能最先落地的应用场景。

拿以人工智能驱动金融业务升级的第三方技术服务公司来说,银行就是其主要客户之一。从智能风控、智能营销到智能客服,这类企业与银行合作,能给银行业务带来更高的速度、精确度和广度。

氪信可以做的是:借助机器学习技术,比如,协助招行开展信用卡申请反欺诈能力升级,建立反欺诈个体识别和群体欺诈风险识别能力,将缺乏金融数据但资质较好的原白户人群,纳入金融服务范畴。

因而,一方面,金融业有能力、有动力、有条件通过人工智能来提高效率,并借此机会创新业务,从而实现个性化的普惠金融。

另一方面,AI金融正在重构用户连接及服务的价值链、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服务的边界、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和运行逻辑。

我认为,未来,“随时(无休服务)、随地(线上处理)、随人(千人千面)、随需(精确满足)”,将成为智能金融的评价标准。

文章 ∣ 响婷

责编 ∣ 九凤

摄影 ∣ 黄硕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7-31
未来金融科技,银行将能通过机器进行服务!
近年来,“无科技不金融”已成为业界共识。自去年8月8日上线以来,锌财经深入走访了近百家大大小小金融科技企业。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