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流量的房企推波助澜, 正在孵化着下一个独角兽,长租公寓!

长租公寓这个行业,正在孵化一头独角兽。

这样说法在2017年不断地被提起,被证实又证伪。不过肯定的是,长租公寓这个行业确实站在风口浪尖。自带流量的房企推波助澜,各方资本也争先恐后,跑马圈地。

很多传统中介公司的经纪人,把获得了大量融资热钱的互联网公寓品牌称作“暴发户”,将进入长租公寓市场的开发商们称作“土财主”。

野蛮生长,成为这个行业在过去一年的主题曲。这些玩家的游戏,让整个行业获取房源的成本与难度同步上升。

位于风口之中的长租公寓,受到追捧也面临诸多疑惑,长周期、低回报率成为一戳即中、一中即痛的软肋。

今年2月,上海爱公寓被曝资金链断裂,大量租客不仅失去了住所,同时仍需偿还房租贷款。

除此之外,爱公寓要求租客使用平安月付、元宝e家等方式分期交租,实际上利用租客的个人信息申请小额贷款。通过贷款提前获取的资金被用于下一套房源的获取、装修。

一时间,被捧为下一个风口的长租公寓行业沾染上阴霾。

长租公寓,是不是一门好生意?什么样的规模可以支撑起一个长租公寓品牌的总体盈利?

锌财经潘越飞继采访了盈家生活创始人邢弢之后,又对公寓行业的第一批淘金者冯玉光进行了专访。可能长租公寓这块蛋糕,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甜美。

冯玉光 公寓行业第一代淘金者 水滴公寓创始人兼CEO

过去常见的那种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二房东会被淘汰的。被谁取代?新一批有文化、能够学习新的东西的,对产品品质和服务是有诉求的小白领,这批人将来叫职业房东。

传统的这批二房东在骨子里根本无法理解大消费升级。房东为什么还得服务好,搞好客户关系,还得装修好。为什么不是把房子搞得越便宜越好呢,难道不是只要把租客忽悠进来就行呢。

职业房东会把这做成一个创业项目,起步时就做了公司化的雏形。自己拿点钱,亲朋好友借点钱,再叫上同学合伙,你会设计,我会销售,就组成个公司,虽然不一定注册,照样五五分,二三分等等。起步的时候可能两三个人居多,有一两个合伙人,或者再把自己乡下的弟弟带过来。

他们第一年一般会做到一百间左右,大约就是30套房子。你想一年就是,平均每个月拿个二点几套房子。一两周拿一套,平均下来很慢。因为他们不会去谈,也不会装修,出租也不会。后面可能好一点,从这个数字起步。自己的现金流也能导起来,通过各种方法来导,比如刷信用卡,十张信用卡导来导去。

我们现在服务的客户,就是这群白领职业房东。他们需要咨询,可能有委托管理需求,也可能有更多硬件需求。

我们分析过,一线公寓管家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40%的时间是用来收房租,算水电费,收水电费。另外40%在拿房出房上,另外20%负责乱七八糟的各种杂事,吵架、协调、维修。

我们给职业房东提供的核心价值是管控、节约。我们就有智能电表和智能门锁,可以节约收水电的时间,如果你用了电子合同和线上支付,也不用收房租了,跟门锁一结合你就进不来了。如果要更多的智能硬件,可以要到10个品类以上。

如果你不跟我原有的公寓管理系统结合,就很难起到催租的功能。因为这必须跟你这个人、房、帐单对应上。在他的门锁厂的管理系统里,没有这些东西,就无法对应。我们这是自己开发,是催租最基本的案例。

还有很多安全场景的开发,例如我发现,一个人进这屋七天没出来,那就应该在安全管理上给管家报个警,不用七天,两天不出来就报个警,是睡着了还是死了。

还有现在你签了合同,交了我六个月租金,这门锁密码就六个月有效,我是可以设置的。我可以提前七天发短信提醒。假如七天只剩下一天,我可以设计,锁上十分钟,也可以锁上一个小时,这就看你的程序怎么去设计,但现在实践下来,不能到哪一天突然锁上永远不开。

我们把公司全部定义为B2B,如果高大上一点叫S2B,新名词。就是为B端企业做服务,我们称水滴式长租公寓的综合服务商,只做管理,不做包租。定位就是服务商,挖金子我卖点水,做好服务,分一杯羹。

B端也分大B端和小B端,依靠小B端,不可能建立庞大的服务体系公寓。而大B端的很多活,是你接不来,因为他都自己干了。特别是中国大的地产商真是土豪,他觉得没啥是干不了的,我有的是钱。他们现在自己折腾的更多,例如地产前20强,甚至前30强,他们足够的自信,认为有钱,无所不能。

比如像万科,他需要的服务很少。更多的是自己搞,从种庄稼,一直到养猪、杀猪,做成肉肠,全自己干了。

在整个市场的占比里,小B占七八成,如果我们真的走到稳定态的时候,一定是小B的业务量占大头。我们跟小B端的逻辑是这样的,小B端用了我们的系统,那我们就跟有钱人,不管是P2P,还是银行,我能够评估和管理风险。因为金融就叫识别风险、管理风险并对风险进行定价。

那我们怎么去做,我们主要有三位数据,第一位数据我们叫信息流。例如他在这个系统里录入的合同,租客合同,业主合同,产生的付款帐单。这也是最基本的信息流,我可以看得出他的经营情况。

第二位我们叫资金流,资金流就是指租客,线上支付,他们在这个平台上操作。第三个我们叫人流,就是指智能硬件。通过这三维数据来判断,这个交易是否真实,是否造假,因为这个最真实。

我理解的未来房子,可能会有四种产品形态。

第一类是集中式租赁社区,开发商做一个小区,或小区的几栋楼。从设计开始,就想到目标客户的生活场景。不管是公共配套设施,还是房间的空间安排,得适合这类客户。

这类可能是由开发商和国资国企来做,在未来会是主流。毕业两三年之后的大学生,有了一定经济能力,就会住这样的。比如新加坡的祖屋,日本也有这样的,美国原来在市中心独栋的楼。

第二种就是现在所谓的集中式公寓。这些物业叫做边角料,老弱病残,干酒店不行,干办公楼不行,那就干个公寓吧。其实干公寓本身的坪效也不是最高的,但这一类会逐步替代现在分布式公寓。

第三种就是分散式公寓现在最熟悉的是所谓的合租公寓。从全国来说,五年十年后还一定存在,因为还有穷人。一个城市还需要配套人口,发展蓝领公寓没那么容易。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或是为整个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配套,才会做蓝领公寓。但是我们说的合租公寓是低端的那种,为穷人保底,香港现在还有这种公寓。

最高端的分散式公寓,就是我们说的第四种,是整租而不是合租。实际上这块会是一个新的市场空间。其实有很多租赁需求场景,现在没有被激发出来,等再过几年就能感受到了。比如为了孩子上一个好学校,我可以暂时住在这里。另外,还有高管房和可租赁的婚房。

以前是没有这种产品和服务的,没人做这种生意。当然也可以说,之前这个市场没这种理念,觉得租房子是丢人的事。现在大家的观念转变了。高端租赁会是个新市场,这也是资源匹配。美女就应该嫁给土豪或帅哥,市中心的土地就应该给有钱人造房子。

中国的公寓行业,没有腰部,只有头部和尾部。头部可能会占到20%左右,我研究过开发商、酒店业,还有便利店行业,这些都跟不动产有关。他们的头部单位的全行业市占率都是20%到25%。

尾部会是什么样的?我觉得它会是小而美。例如我就聚焦一类客群,比如说做女生,做嘻哈,做理工一类客群。或者聚焦这一个区域,也可能就做个高端点的婚房,小年轻结婚都找我,我帮你们去定制。

每一类里面可能都有企业,当然也有人做大众市场。不是说每类居住客户都有明显的消费标签。有人是有标签的,但基本上百分之七八十的市场还是小而散,包括分散式、集中式。

从产品形态来看,小而美很难做大,因为它严重非标。它是从一个一个小客群切的,主流的是由早期国资国企提供,后面开发商进来的租赁社区。再往下是现在的边角料分散式公寓,想要做到小而美,这是很难走得出来的。

那这个市场,做公寓生意的主流运营商会有谁?

现在看,我认为最主流的一定是开发商。假如我们这个行业未来会有头部单位,我估计三分之二都会是开发商,因为他们离得近。

很多人唱衰开发商,说他们没有运营能力。但事实上凭什么说人家不会?这些年开发商聚集了这么多优秀人才。只是他不屑于做这件事而已,没那么难,交个学费就行。所以我认为主流一定是开发商。

国家队的话,国资国企是启动这个市场的,但是目前咱们的政策还不完善,国家也不知道该怎么弄。因为实践成果还没出来,所以也没办法总结,不知道怎么引导这个市场来做。

你看金融政策放了又收,这是很好的。政府说要做强国企:“听话!你们先上!先干起来,再总结模式。”我认为国资国企会把这个市场启动,经验教训也会踩出来。特别是对政策制订、对整个管理的市场化,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三年后,它一定会被干掉,会被边缘化。

其实在早期,仔细看,每一个城市都一样。一块地搞开发,区里和市里的一级土地开发单位,来把它搞个齐头一平,接着把最好的位置占了。

所以在10年、15年前,上海每个区都有开发企业,而且在上海50强排名里面,20多家都是这些,因为有地又有钱。

后来他们不行了,就到市属开发商,再后来市属也不行了,然后央企就进来了。但是你们查查去年的地产百强,一家央企都没有,从前十名全部被打出去了。

国资国企容易获得资源,最终也没干过民企,因为光着脚丫子的真是不要命的。国资国企最近几年还能拿地拿房,有很多机会,但是逐步会被边缘化。

中国人常说红海,什么事儿一弄就红海,但是公寓行业远远没到。我觉得刚开始。公寓公司没死几个,也没谁家迭代了,没什么创新,都还没逼到份儿上呢。

公寓才刚起步,竞争什么,就是抢个楼抢个房源,这算什么竞争。以前买地除了现场竞争之外,私下里都撕成什么样。

我当时为了拍地,把手机都关掉。因为拍之前就知道这块地是你勾搭的,跟市长说好了,但是咱就得公开拍。因为我们私下很熟,你肯定会打电话说:“冯玉光,咱们兄弟,你这个事别掺和了,我谈的”。我假装生病了,电话关机,该拍拍,该抢抢。

公寓没到竞争阶段,你看还没淘汰谁呢,什么人都在里边混。

我们把租赁金融稍微捋一捋。如果从回头看,最早切的实际上是租房分期。现在基本绝迹了,特别是今年开始。

为什么会消失,在本质上我看是叫错配。真正有需求的是B端、是职业房东,但是他们用C端作为贷款主体。那这个也可以,就是借力,但是我们所有做租房分期的人,真心把它当成消费金融来做了。

这个肯定不对,因为它本质是B端金融,是产业金融。为什么呢?因为在2015年前后,特别2016年,场景消费、消费金融,互联网圈子里喊得最热。那这一听,靠租房的场景,年轻人的消费金融就是租房分期,那时分期也很热,估值也高,投资人也容易理解,所以一下子就起来了。

实际是一波倒下,再来一波,大家不断地做接盘侠。现在才明白这些事不是这样,还得看B端,C端场景根本不成立,它没有强烈地认知到自己是一个借款人。第二个,运营很重,所以就不能展开讲,你给他这笔贷款,要很多人干活,做好多动作。他一旦退租,或者提前退租,也要做好多活儿,还只有那么一点薄利。

开发商的话,我们就说万科,他现在应该砸进去不到300亿,买地100多亿,装修100多亿,肯定没赚到钱。他那个现金流能够付房租,如果再能把人工付掉就不错了。他那产品的成本还没收回来,怎么办?现在200亿,都已经有点撑不住了。

假如说,我现在一个月工资两万临时有个三五千的花销可以,再往大了也撑不住。只是说刚起步,无所谓,一百亿的销售盘子,拿一两亿试试。但你想一两亿能干多少?假如一套房子装修五万好了,不要说建,我们就说是装修好了。没有一家能用这么多钱,但是长期来看就不行了,而且这种是七八年才能回本。

不管谁做,把它当个事业来做,当一个生意来做,都是缺钱的。先说大的,目前我们能看到,整个市场好热闹,建行也给钱,上交所也给钱,都给钱。

但这些是讲政治的,还得回归到生意本质和金融本质上来。从中国现在来看未来,做公寓的房子,第一,土地性质可能是非住宅类,它算不到帐上。第二个,可能是集体建设用地,这种房子的价值是不高的。

而物业的价值,不像住宅这么值钱,甚至都不能抵押,或者有各种各样原因不让你做抵押的。现在拍出的地很明确,就不能抵押。这种情况下,银行给你的钱,只能保证自己的风险管控。

但是我们说银行机构凭什么给你钱,那就看你的支息能力,就是你这房子的租金,还款的唯一来源,你卖不掉,也不能卖。那就用房租来还。

现在看房租怎么看?过去办的帐全调出来看一看,过程中很难看得到。我告诉你说,过去我这个楼售一千万一年,你可以通过查帐的方式知道。

因为现在开始你给我钱了,我说每年我涨10%,明年100万,后年可能110万,你们也不知道贷完钱之后有没有给我。可能我说,因为一下到期我还不了你那么多,可能分期,说每年还一点,慢慢还。

你也不知道我是真的用租金的钱,还是到其他银行骗一笔钱给你的。

这个市场的走向,目前是C2C,B2C,又加了一个G2C。更多的C2C的房子会转成B2C,就是自己不管,房源给到B端来经营。目前市场上总共可出租的房子是7300万套,有3500万套给到租赁商,变成间数的话数字更大。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房源,进入到这个市场,再转换成间数,就是整个市场的规模了。

如果说未来,BAT,包括京东,包括TMD,都在看,或者在进这个市场。但是还没有正式打起来,不过也就在这一两年吧。现在大家看,还没完全看明白。因为房子这个事儿要比其他事儿复杂,真看明白不那么容易的。大家都小,收割你来得及,估值能涨多少?随时收割,别割错了。

明年这个时候,我估计BAT就应该会动手了。

1.对于房地产来说,资金是命脉。而长租公寓是当下最火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可以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为房企融资开了一扇窗。

2. 未来长租公寓行业的两种模式有更大可能性:一是轻资产的纯品牌管理模式,第二是重资产的基金模式,收购、持有资产,然后通过REITs实现资产证券化的退出。

文章∣崔艳 启明

编辑∣陵鱼

摄影∣黄硕

手绘∣陵鱼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4-05
自带流量的房企推波助澜, 正在孵化着下一个独角兽,长租公寓!
长租公寓这个行业,正在孵化一头独角兽。这样说法在2017年不断地被提起,被证实又证伪。今年2月,上海爱公寓被曝资金链断裂,大量租客不仅失去了住所,同时仍需偿还房租贷款。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