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天
审校:周鹤翔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失败是一个过程,而非仅仅是一个结果;是一个阶段,而非全部。
1024程序员节当天,高德总裁刘振飞回顾阿里去IOE历史,这段史诗级的工程造就了如今全球前三的阿里云,登顶数据库榜单第一的OceanBase以及国内首个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
2008年,阿里在全球率先举起去IOE大旗其实喊出了全球企业的心声,阿里2013年完成去IOE后,全球企业都在跟随这一步伐,10月15日,亚马逊宣布消费者业务彻底弃用Oracle,这也宣告了其去IOE首战告捷。
亚马逊首席技术官Werner Vogels表示,他在亚马逊最开心的一天是该公司关闭了其最大的Oracle数据库。
从大趋势来看,甲骨文Oracle数据库众叛亲离,衰退已是必然。
同样是2008年,作为甲骨文的创始人拉里·埃里森对云计算嗤之以鼻,在亚马逊AWS推出S3云存储和EC2弹性计算服务没有多久,拉里傲慢地说道:“我完全搞不懂那帮家伙在说些什么,简直就是一派胡扯。云计算到底是指什么?省省这种愚蠢的概念吧。”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老牌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厂商败落;百年老店IBM错失云计算机遇而落下神坛;十年前阿里去IOE种下的因,如今已经开花结果。
作为“巨人”的甲骨文也终将无法逆转历史的必然。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所有商业上的兴衰都如出一辙,曾经的历史恰好就是它们的今天。
21世纪90年代,摩托罗拉在移动通信、数字信号处理和计算机处理器三个领域都是世界上技术最强的“选手”,但是一家公司的基因往往决定了它今后的命运。摩托罗拉也是一样。
摩托罗拉并不是没有看出数字手机将来会代替模拟手机,而是很不情愿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作为第一代移动通信的最大受益者,摩托罗拉要尽可能地延长模拟手机的生命期,推迟数字手机的普及,因为他总不希望自己掘自己的墓。如果过早的放弃模拟手机,就等于放弃以及开采出来的金矿,而自降身价和诺基亚等公司一同从零开始。
如果说基因决定论多少有些宿命论的倾向,那么人为的因素也加速了摩托罗拉的衰落。在上个世纪末可谓是人才辈出的年代,比尔·盖茨、乔布斯、郭士纳、钱伯斯等人都在同场角逐,任何公司都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摩托罗拉的第三代家族领导人高尔文三世没有能力在那个大时代中纵横睥睨,开拓疆土,只是平平庸庸是无法被时代记住。
看向现在甲骨文的发展似乎历史又再次重演。
成立于1977年的甲骨文是仅次于微软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其核心产品是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市场占有率多年来排名全球第一,到2010年,甲骨文控制着全球超过50%的数据库,可谓是数据库里的“印钞机”。
简单来说,一家信息化企业永远摆脱不了的三个名字是:IBM、甲骨文Oracle和EMC。IBM提供小型机服务器,甲骨文提供集中式数据库,EMC提供高端储存。可以说无论是传统企业转型信息化还是互联网公司提供大规模服务,比如的阿里的双十一,都或多或少要依赖这三位一体的“IOE”。
往事不敢回想,从1997年开始,甲骨文借助“九七”工程在中国站稳了脚跟。在此后的十多年,中国几乎所有机构和公司,从金融电信到航空,清一色地使用甲骨文。这意味着中国人每一笔银行取款、转账,每一次充话费、买机票的数字都储存和运行在美国的数据库上。
可以说,甲骨文以近乎垄断之姿在全球混的风生水起,其创始人拉里·埃里森也是硅谷的传奇,犹太移民,三次辍学,挥霍潇洒,编程创业,网络上一个广为流传的视频中,“中国是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大的威胁,不能任由中国培养出比美国还多的工程师”正是出自拉里之口。
而这种傲慢的姿态也深深烙印在这家公司的基因里,就拿甲骨文的服务费政策来说,甲骨文Oracle在全球市场的销售惯例是,客户购买产品后,每年还要交22%的服务费,以提供软件系统维护和升级。但是,中国市场并不成熟,客户对缴纳服务费表示非常不解。
但Oracle态度强硬,如果出现问题,会立即“拉闸限电”。后来,虽然服务费率有所调整,但是直到2008年,Oracle还在和联通进行拉锯谈判,试图惩罚联通,让其一次性缴纳6000万的服务费。
套用一句话说,“中国企业苦Oracle久矣”,新的替代品出来时,抛弃几乎是一种必然。
不会转身的“巨人”
僵化、守旧、脱离了具体的商业场景,使得甲骨文Oracle很难跟上千变万化的市场潮流,而慢一步,意味着步步慢。
难道技术出身的拉里真的看不懂云计算?说白了还是不愿意放弃已有的既得利益市场,像简单的通过卖数据库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利益,谁会舍得呢?
讽刺的是,2008年,拉里还在嘲笑云计算技术,称其只是昙花一现。然而在2013年,他改变了论调,并称云计算是攸关甲骨文未来的重要工具。
但是拉里始终舍不得革自己的“命”,因此在作为基础设施的IaaS层面,甲骨文选择做一体机作为卖点,实际上这是避免过度云化,损失已有市场。通俗来看,一体机是软硬件的结合,甲骨文借此可以实现云端转型,同时将硬件卖给企业客户。
但是一体机的问题在于,从满足客户需求而言,一体机做不到原生于互联网时代的云计算公司可以做到的大弹性,比如应对天猫双十一、京东618这种电商节日,同时数亿级数据量的波峰,一体机根本承担不了那么大的数据流。
事实上,甲骨文对于数据库还是情有独钟,不想全面云化也是为了保留自己在数据库的存量市场而采取的迂回策略。
遗憾的是,一代技术革命是一个马拉松式的长过程。
从意识到云计算的重要性这一步就已经被亚马逊、阿里巴巴等甩在身后,在云计算的冲击下,IBM、微软、戴尔等传统IT厂商早已风光不在,巨头们不得不加大筹码“下注”云计算市场,但将“全球应用范围最广的数据库”作为资本的甲骨文迟迟不肯向“云”转身。
直到2016年,甲骨文才推出二代OCI(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OCI作为OCIC(Oracle CloudInfrastructure Classic)的改良版,是一款包含计算、储存、数据库等功能于一身的云服务平台。即使是这样,自推出以来,因为其收费高昂等因素,市场反响并不理想。
有句话说得好“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错过了云计算窗口期的甲骨文,将赌注押在了SaaS赛道,但是事实证明,甲骨文跑错了道,在全球巨头在攻占公有云市场,赋能SaaS生态,集成PaaS+IaaS平台化的趋势下,已经从场景上将IaaS、PaaS、SaaS“一网打尽”。
这个时候以软件起家的甲骨文还在做SaaS软件,而且尴尬的是甲骨文的创新还是围绕着数据进行,从 SaaS 云化,把 EBS 变成 ERP Cloud,把 HCM 变成 HCM Cloud。直到2018年CEO拉里·埃里森才明确提出,整个公司的未来将取决于其云ERP SaaS服务及自治云数据库,
“甲骨文有两个战略产品将决定我们的未来,云ERP产品是我们在云的SaaS应用层成功的战略关键,自主云数据库是我们在云的IaaS或基础设施层成功的战略关键”。
但是市场留给甲骨文的已经不多了。Gartner数据显示,亚马逊、微软、阿里云三家市场份额合计上升至69.7%,而其他厂商的市场份额进一步被挤压,未来云计算市场将向着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演进。
另外据Canalys公布的2018年度全球云计算市场调研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云计算服务商Top 5分别是AWS、Microsoft Azure、Google Cloud、阿里云、IBM Cloud,甲骨文榜上无名。
曾经的客户如今的“掘墓人”
作为甲骨文的客户阿里巴巴和亚马逊来说,从多年前就曾试图摆脱甲骨文,最终甲骨文一步一步看着自己曾经的客户变成如今自己的“掘墓人”。
美国时间10月15日,亚马逊AWS布道师Jeff Barr发布博客称,亚马逊消费者业务关闭最终的甲骨文数据库,将存储在近7500个甲骨文数据库中的75PB(千万亿字节)的数据完成了迁移,包括复杂的采购、目录管理、订单履行、会计和视频流。
事实上,在2018年就有消息传出亚马逊将在2020年完全弃用甲骨文数据库,对此拉里还进行了回应:“亚马逊没法弃用甲骨文。亚马逊早在10年前就想弃用甲骨文,但是他们很难完全依赖自己的数据库技术,所以到现在还在使用甲骨文,他们自己的数据库使用起来不方便,同时也不划算。”
同时拉里更是放言:“让我告诉你哪家公司不会离开甲骨文,这家公司本季度又给了我们5000万美元,用来购买甲骨文数据库和其他技术,这家公司就是亚马逊,他们绝对做不到,不信走着瞧。”
事实上,作为甲骨文在亚洲最大客户的阿里巴巴从2009年就提出去“IOE”计划,在王坚博士的带领下,阿里云的工程师敲下了飞天系统的第一行代码。
也是在2010年的双十一,数据库差4秒就崩溃的情形让支付宝技术团队意识到,当年使用的IOE商用设备、开源软件,已经完全不能适用于双11交易量指数级增长对技术支持的要求。如果靠堆砌服务器扛过支付洪峰,成本将是天文数字。
2013年“飞天系统”实现了5000台集群规模的突破,阿里去IOE这一史诗级技术工程也顺利完成,同年阿里巴巴就宣布淘宝最重要的广告系统使用的甲骨文数据下线,这是整个淘宝最后一个甲骨文数据库。
事实上,国内顶级云厂商已经完成了从数据库使用者到数据库服务商的角色转变,Gartner发布的数据库魔力象限报告中显示,阿里云、AWS、Google等云厂商纷纷入选。
亚马逊和阿里已经成功站在了甲骨文的对立面,成为其强劲的竞争对手,从长远来看,随着云厂商提供的数据库服务逐渐成熟,未来摆脱对甲骨文数据库依赖的企业必然会越来越多。
而甲骨文的应对之策似乎也只有裁员这一条路可走,今年5月甲骨文在中国区直接裁掉了900人,有多位甲骨文的员工称公司将裁撤中国区研发中心,这几乎等于退出了中国市场。
进入“不惑之年”的甲骨文似乎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是像诺基亚一样成为时代潮流的“弃儿”,还是能够像IBM一样做一个“保守的创新者”,顺着科技发展的浪潮稳稳的发展。时间会给出答案。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