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产业基金躁动 活生生的人生百态

作者:何宁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在产业基金的大潮当中,N多上市公司在融资了一大笔钱之后,按捺不住花钱的欲望,都想在产业基金跃跃一试。

当然,在募资难的当下,早有缺钱至极的GP蠢蠢欲动,想着怎么帮助创始人花这笔钱,当然,还有更多的人想抱住大腿,希望钱花到自己身上。

于是,围绕着花钱,上市公司、消金窟(被投企业)和运作人(基金公司)。对应衍生出了纷繁复杂的服务行业(FA、咨询顾问、营销师)等等,构成了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百态。

……

未来,这些基金的走势如何呢?

GPLP犀牛财经曾经如数畅想,然而见了无数产业基金之后,GPLP犀牛财经也就淡然了,但愿结局一片美好,只是,这只是幻想,真实的产业基金并不是看起来那么好。

金主爸爸与GP儿子

懵懂的企业被手上的现金烫的发热,不知所措,犹如一个暴发户一时拿到了巨款之后不知道怎么花一样,世间还有如此好事情?

于是,早就就饿狼般的GP拼命的扑了上去。

要知道,自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他们早就弹尽粮绝,募资艰难,看到了眼前的肥肉,焉有不吃的道理?

如何捕获这个猎物呢?

自然,GP有系列组合拳。

简单而言,那就是培训先上,咨询跟进,投行加速,投资最终实现。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GP的执行力是不用说的,一声令下,公司的全部人马开始骚动起来,开干!哦耶哦耶。

只是,最后一刻,问题出现了,怎么样和上市公司建立联系呢?

于是,团队当中有个聪明的人出了这样一个主意,那就是通过投资者交流会混进去。

老大一听,靠谱,就这么办了。

于是,GP团队人员看到上市公司投资者交流会的信息后就会自动上门坐在底下,等到交流时候就上前发名片。

或许大家会问他们怎么会进得去?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首先,很多时候交流会报名都是虚的,根本不会核验信息,提着包就进来了。

关于这个拎包就进的故事,GPLP君早有耳闻,佩服地五体投地。

比如,曾经有这么一个GP。

该GP走到会场门口,保安要求微信签到,于是,该此君镇定自若打开微信,连试几次,当然是“查无此人”。

他皱皱眉头问保安:“你好,你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新上市的公司对投资者交流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兴奋感,保安也没见过这么多人,于是面无表情的摆摆手说:进去吧。

“反正也不是我自己的事情,何必多此一举。”保安心想。

于是,就是这么个信息差,双方就接触上了。

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双方如何交流呢?

GP不愧是GP,妥妥的学霸,智商过人。

那就是变客场为主场。

在交流会上,我们且看这家GP在现场提问环节的时候侃侃而谈,似乎这是他的主场。

他的提问是这么开始的:

“行业趋势+过往行业案例+自己基金的行业资源”,于是,就这样15分钟过去了,全场非常安静,上市公司也非常地不耐烦但是不好打断。

最后,此GP来了一句“贵公司有考虑上市公司+PE模式成立基金么?”

上市公司负责人很有涵养回答:“我们会回去给管理层反馈的。”

通常而言,作为刚上市的小白鼠,初入资本市场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门都摸不清楚,人也不认识几个,更对各类资本神仙来头不甚明了,因此势必小心翼翼,深怕得罪了哪路神仙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于是,他们就很容易被各种概念诱惑。

一个“培训+咨询+投行(FA)+投资”模式,似乎很完美,于是就这么干起来了。

依靠这种“中国式接地气”的做法,该GP成功与两家上市公司发起了基金,还撮合了一家企业并购新三板同行业。

GPLP君姑且称该基金为银盘资本(化名,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只是,很快,银盘资本遇到了重大挫折。

曾经,银盘资本说“派遣专业团队入驻上市公司,为其制定资本战略、开展行业调研和分析、寻找优质投资并购项目,并开展尽调、谈判和投资并购协议落地、投后管理等工作。”

且架不住银盘资本并不那么专业。

当然,另外一方面,上市公司的自我学习进化能力很强。

于是,短时间内,上市公司就从刚开始的懵懂到后来的了解,再进入了恍然大悟的状态。

“你小子,敢骗我?”

“我在行业干了几十年,你懂得的都是从我网上发言上抄下来的,你就敢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很快,银盘资本就遇到了外包投资团队与内部协调的常见问题。

至于项目资源,哪个老板不是一呼百应,更何况上市公司,他们每天都有应付不过来的项目资源:看到A官员,A会介绍。看到B领导,B 也来问问。还有千方百计要到微信毛遂自荐的,好不热闹。

上市公司老板缺乏的是能够系统帮助他找到项目的人,而并不是缺啥项目啊。

而招聘这个人才能花多少钱?年薪一百万?那么他们为啥要拿出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组啥什么产业基金,然后雇佣一批人来指手画脚呢?

“我看公司拿50万,找2个专业的人,能够做的很好,银盘资本根本不靠谱啊,也不解决问题!”上市公司老板终于想明白了。

合作了1年后,银盘资本没有再促成过项目,而与两个上市公司发起设立的基金业无疾而终,没有实质性进展,渐渐湮灭了。

或许产业公司纷纷自己设立投资公司,从一些示范性很强的公司里流出了相当一批懂产业+懂投资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很快四散开真正的产业资本才是真正的产业资本。

不过,这些人多半是这些上市公司的老板。

爸爸与媒婆发生冲突了:产业FA与上市公司捉迷藏的故事

如果说上市公司是金主爸爸,项目公司是儿子的话,那么显然,FA就是媒婆,这个从古以来就有的职业。

FA的专业名称为财务顾问,俗称“拉皮条的”,其业务模式可谓是“靠一张嘴一本万利”,可谓是“空头套白狼”的典型。

这么好的生意,又不用下本金,当然谁都愿意做,因此,在中国的市场上最不缺的就是FA,而且可谓是大量的FA混杂其中。

传言,2018年的时候,一线知名基金都当过FA,对他们的被投企业提供类似融资服务,当然还要收费,这让创业者着实迷糊了,这到底是股东,FA,还是投资人?

于是,在这个市场上,有的人高声说:我是专业拉皮条的!

也有人回应说:我是专业投资的,但是呢,拉拉皮条!

甚至还有人说:我绝对是搞投资的,但是干的都是拉皮条的事。

确实,产业里的人不知为何对FA有一些过度敏感,导致FA有时候也过度敏感了,往往不得不把自己包装一下再和你对接。

比如,在一些微信群当中,有一些人往往加微信通过之后如此自我介绍,“我们是XXX美元基金,投Pre-IPO多一些,去年投了1.5亿美金新美大,也投了宁德时代、阅文集团、小米等。另外也做了一些后期的投行FA。”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FA与投资的距离就是一步之遥,很多FA入行的目的是做投资的,做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

这是一个真实的场景。

有一次,GPLP君在现场亲眼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某上市公司董秘在综合判断对方表达的信息之后,问:“你们是FA么?为什么不让我们直接接触项目方。”

对方暴跳如雷:“我们不是FA!我们不是FA!”

然而,其实,他们就是FA。

甚至某些美元基金的投资经理也会如此。

董秘问到了项目的时候,刚开始肃然起敬,然后职业性的又追了一句:“您们是哪个主体投资的,我怎么没查到?”

他顺手点开了股东信息。

该美元基金的投资经理心里一惊,脸上稍微变了一下脸色,然后就立刻正常了,老油条必然是老油条,立刻回复说,“不是我们这个主体投了,是另外一个主体。”

董秘:“那就不是你们投的了?”

美元基金的投资经理:当然是我们投资的了。

于是,接下来,大部分的时间里,该美元基金的投资经理就会隔三差五发一些行业项目,问董秘是否感兴趣。

甚至后来还陆续介绍了一些项目说愿意联合尽调、联合投资。

董秘架不住其热情相邀,于是安排时间在项目现场呆了半天。

美元基金投资事后发微信说:“你们对这个项目感兴趣么?”

董秘:“对不起,如果你们有做尽调报告可以分享给我们,我们以你们的报告为参考依据。”美元基金投资经理:“你们走后,尽调就停掉了。”

董秘:“你们也要投资,为什么我们走了就停掉尽调了呢?”

……

显然,他这是FA动作,帮企业融资是真,联合投资是假,只不过以联合投资的名义把各个资金方引荐过来是。

套路果然深啊,真深!

GPLP君穿插一句:

GPLP君并没有鄙视FA的意思,专业的FA是极为让人敬佩的,作用也很明显,比如,真正的FA是能够了解产业、了解企业、了解资金要什么的人。所以很多FA之前都是非常优秀的投资人,无意之间变成FA的。

而且,他们还能够解决非常多不信任、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是伪装成投资人的角色做FA,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反而让人觉得行事透露出许多不理解的地方。

有一天,爸爸也没钱了

繁荣总是一瞬间的事情,犹如“昙花一现”,市场转瞬即逝,由繁荣转向了另外一个方向。

爸爸有一天也突然发现,公司居然没钱了。

这该怎么办呢?

没办法,那种不把钱当钱好日子过完了之后,接下来他们也要精打细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于是,爸爸开始自己亲自动手,操盘投资业务。

只是,投资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

比如,在A股市场就有这样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后大肆扩张——一段时间内,他们见到项目就投,在自家的微信号上留下联系方式,导致投资经理每天都要接40多个项目电话。也算业内首创,告诉大家我有钱,来找我的。

当然,这也算业内首创,告诉大家我有钱,来找我吧!

过了半年,激情退却之后,他们开始了冷静思考,要防范风险。

于是,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四处找资金方一起联合投资,每天迎来送往。

他们告诉资金方,我们愿意在项目成熟后装入上市公司,你们的投资肯定是不会亏的!

接下来,当资金开始日趋紧张的时候,他们也开始了苦日子的第三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每个员工背着融资指标四处找钱,财务总监在办公室内紧急学习IRR和NPV之间的区别,最后投资业务停顿。投资的企业开始巨额亏损,不停要求资金注入,甚至本体运营都受到影响,迫不得已不停质押融资,借旧换新。

不过,伴随着情况的恶化,很快,他们又开始了第四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上市公司四处兜售所投企业打折出售。投资团队整天安抚被投企业,保证给予援助、赋能被投企业,转头又去寻找出售机会,焦头烂额。

辉煌过后 一地鸡毛

“装逼从来都是被雷P的”。

上市公司如今也体味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

这家公司是产业第一次接触到资本后的悸动,深受其害。

自己IPO成功后,感觉自己可以“赋能”给其他企业,然而,折腾一圈下来才发现是一地鸡毛。

最经典的是这个场景:

某一天,上市公司老板拍着被投企业老板说“上市无非是把书都翻一遍,不懂就翻第二遍。我们联合起来赋能给你,你也可以的!”

被投企业被这样的自信折服,腰躬地跟虾米一样给他敬酒。

然而,365天之后,上市公司老板找到被投企业,“兄弟,慢慢来,别着急,你要自力更生。”其实,他们也没钱了。

每一个产业都有自己的特性,产业资本的诞生、发展、蓬勃都是美丽的故事,只是,故事的另外一面并没有那么美妙,期待每个公司都能够更加理性投资,用投资做大主业,而不是危害主业。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7-07
特稿:产业基金躁动 活生生的人生百态
于是,GP团队人员看到上市公司投资者交流会的信息后就会自动上门坐在底下,等到交流时候就上前发名片。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