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时便利店门店被拆分被卖 新零售风口会冷却吗?

作者:琼凉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自从“互联网+”的概念被鼓吹起来,紧接着又迎来了“新零售”概念,而围绕这些新概念所诞生的新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传统的便利店行业亦是如此。

前有老牌便利店7-11、罗森、全家,快客,美宜佳,后有新兴品牌京东便利店,苏宁小店,天猫小店,便利蜂。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大佬们还相继推出了线下无人便利店,比如亚马逊推出的Amazon Go,阿里推出的淘咖啡,缤果盒子。

红杉中国、高榕资本等众多资本大鳄在跑步进场,推波助澜,生怕错过一个新的风口。

那么,这个行业真的像市场上鼓吹的这般欣欣向荣吗?显然不是。

全时便利店被拆分出售

这不,北京本土便利店品牌全时便利店在2017年11月还意气风发,誓要投入100亿元,完成五年覆盖“100个城市,100万个终端”的目标。现如今,来到2019年,仅仅过去1年多时间,全时便利店便显露颓势。

来源:全时便利店公众号

GPLP犀牛财经从全时便利店公众号了解到,其账号主体已经变更为北京山海蓝图商业有限公司,且2月22日"OurHours全时"账号迁移改名“北京OurHours全时便利店”。成都、天津两个全时便利店微信公众号主体也分别变更为天津山海蓝图和成都山海蓝图。

线上更换经营主体,线下也纷纷易主,位于北京、天津、成都的全时便利店由山海蓝图接盘,位于华东、重庆地区的94家全时门店将由罗森便利店接手。

对此,GPLP犀牛财经对身边的全时便利店进行探访,位于北京通州果园新华联家园南区附近的全时便利店处于清理剩余商品的状态,店铺多数商品已经不再上新,现阶段只有熟食在更新。这煞即将有人去楼空的意思。

有媒体报道称,截至今年2月13日,全时在北京的店铺剩余320家左右,而鼎盛时期的店铺数量为400多家。

受控股股东资金链紧绷拖累

究其原因,和全时便利店的母公司不无关系。

来源:企查查

GPLP犀牛财经通过企查查查询,全时便利店企业的控股股东最终穿透到复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新。具体的股东架构图如上:北京全时叁陆伍连锁便利店有限公司----北京全时联盟便利店有限公司----北京富华卓越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复华控股有限公司----王新。

复华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复华控股)是一家自然人持股的公司。工商资料显示,复华控股成立于2013年8月,注册资本10亿元,现法人代表为朱建军。占股90%的王新是复华控股的实际控制人,王龙棠持股10%。官网显示,复华控股的业务范围涵盖地产、金融、投资、文化、旅游、健康、酒店等领域,截止2017年,总资产规模逾千亿元。

但2018年,复华控股有限公司的日子并不好过,被传出欠薪裁员,还一度传出资金链断裂的传闻。2018年8月,复华控股旗下的子公司复华文旅又被爆多名高管出走,每个部门裁员约60%的新闻。其诱因是公司强制要求总经理级别以上的高管购买100万元以上的理财产品。此外,复华控股旗下的北京复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因“未按要求提供法律意见书”而被列为异常机构。

由于受到复华控股集团资金链紧绷的影响,全时便利的兄弟品牌“地球港”、“全时生活”相继关门停业,而自身也受到了波及,全时便利2018年频频传出缺货、区域负责人离职、拖欠货款等危机。进入2019年,全时便利不得已走上了拆分被卖的命运。

对此,GPLP犀牛财经对北京全时叁陆伍连锁便利店有限公司进行采访,该公司至今未有任何回复。

“全时便利店”们的前车之签

当所有人都认为全时便利店的问题是因为控股股东资金链断裂所导致的,然而,回到本质,难道和全时便利店迅速扩张不无关系?

据了解,全时便利店成立于2011年,仅仅过了4年,即2015年,位于北京的店铺数量超越7-11。要知道,7-11已经开业14年之久,位于北京的店铺数量为254家。最疯狂的时候,2017年全时便利店还宣布“百城百万”计划,但是如今,全时便利店的部分店铺相继出售。

对比7-11来看,全时便利店的扩张速度显然是太快了。全时便利店总经理杨波在某次采访中表示,全时便利店不要有护城河,要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北京的便利店市场。可见全时便利店当时的野心之大,而残酷的现实却给了全时一记耳光。

和全时犯了相同问题的还有邻家便利店,公开披露,邻家便利店出资方高通盛融财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高层因金融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涉案金额逾600亿元,而后邻家便利店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

然而导致邻家便利店倒闭的真实原因难道只有这一个吗?

资料显示,邻家便利店成立于2015年,之后在北京疯狂开店,期间数量最多时是168家,而此时的邻家仅仅成立了3年,对比7-11这样的老店,其开店速度可想而知,在此背景下,当资金链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厦将倾也就成为必然。

中国有句老话,欲速则不达,这两个案子也正是印证了这个道理。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便利店企业迫不及待的加速开店?其根本原因还是和新零售这个概念脱不开干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根据《2018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便利店的房租成本,人工成本,水电成本分别上涨了18%,12%,和6.9%,其中房租上涨幅度最高。

来源:2018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

接下来,GPLP犀牛财经先为大家算一笔账,拿北京举例,在一个人口密集的商区租下100平米商铺,每年租金大概在40-50万元,然后加上人工,货款,设备,水电等费用,一年的费用要到60-70万元。

按照这个成本计算,开100家店每年就有6000万元-7000万元的运营费,以此类推,如果要开200百家店铺或者300家店铺呢?那就需要上亿元的投入。如此大额投入,收入如何呢?事实证明,不容乐观。

来源:2018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

根据2018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中的高毛利企业占比数量统计,从2015年到2017年,毛利润在20%-30%的便利店比例分别是53%、51%、51%,净利润率在0%-2%的比例分别是53%、38%、38%。拿2017年举例,利润率在0%-4%的占比为54%,而利润率在0%以下的占为24%。

欲乘东风云飞扬

既然利润率这么低,为什么还会有新玩家陆续进场?甚至不惜赔本也要疯狂开店?

首先是政策东风,2017年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北京市连锁便利店行业规范)(试行),规范中对北京便利店做出了新的指示,政府将加大对便利店的资金补贴和政策松绑,方便便利店搭载更多服务功能,而且后续会对便利店餐饮也进行政策性放宽。

一年后,2018年10月18日,北京市商务委等七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印发的通知》,通知表示将从便利店经营的空间位置、项目品类、注册审批等方面进行放宽。其中最为诱人的要数政府补贴项,具体要求是,商业流通发展资金按总投资的50%,总体不超过500万元金额给予支持;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商业便民服务设施项目,按总投资的30%给予固定资产投资补助。

其次是资本市场的东风,GPLP犀牛财经在开始的时候提到了资本市场包括电商大佬们纷纷在助力便利店市场。有红杉中国、高榕资本投资的便利24,民生银行、GGV、棕榈资本投资的你我您社区购等等。

来源:IDG资本

资本市场为什么会投资便利店?一家知名资本对新零售的解读,认为新零售的机会在于餐饮化,小面积业态。便利店的优势在于单纯、统一的总部意志,门店端基本上就是简单的复制功能。并且这些门店有非常强的变化性,可以随时调整,这种零售业态是非常具有互联网属性的零售业态。也就是说,连锁便利店是可复制的,管理也十分方便。

正是因为资本市场的青睐,便利店会成为资本市场的新战场。由于电商冲击着传统行业,有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的大中型超市倒闭了1700家,然而,在这次倒闭潮中,异军突起,那就是便利店。其店铺数量在2015年增长了10%,达到83000家,营业额增加了15.2%,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元。

根据《2018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便利店行业增速23%,市场规模1900亿元。从2015年到2017年两年,市场规模上涨900亿元,可见其发展潜力。

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资本市场纷纷投资便利店,且互联网大佬们也纷纷进场,比如京东便利店,苏宁小店,Amazon Go,天猫小店,便利蜂。

每一个参与者都想要尽快占领市场,每一个参与者都想要成为市场的主角。突然间,便利店市场好像就成为了香馍馍。好像要告诉观望的人,“这个市场有一块大蛋糕,来晚了可就没啦。”

当然,因为有了政策东风,资本东风,还有互联网冲击下建起的“保护伞”。有了这三重保障,进入便利店市场的玩家们似乎就可以“野蛮生长”。

野蛮生长

GPLP犀牛财经在本文提到的全时便利店,邻家便利店,以及131便利店,这些便利店的命运显得坎坷,不是被出售,就是相继倒闭。

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重诱惑下,便利店企业想要野蛮生长,短时间想要超越传统便利店的地位,似乎有些操之过急。

拿便利蜂举例,成立于2016年,两年来,便利蜂已经在全国开设200多家店铺。到了2018年下半年,便利蜂传出利用数学考试强制裁员,此外还有更多的匿名网友纷纷留言,表示便利蜂可能没钱了。虽然现阶段并没有传出便利蜂关店的消息,而裁员的消息是否是资金紧张一个体现呢?

现如今,便利店行业在资本和政策的推动下,已经经历了一次洗牌,败者退场。而新的战场正在拉开序幕,根据2018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无人便利店的市场规模是200万元,到2020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3亿元。

阿里巴巴,亚马逊已经开始试水无人便利店,更有创业企业F5未来商店,24爱购等新玩家进场。新零售下诞生的便利店再加上无人便利店,这个市场又要开始一场新的角逐。

有句老话讲得好: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生活如此,商场亦是如此。谁将成为便利店行业的最后玩家,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3-05
全时便利店门店被拆分被卖 新零售风口会冷却吗?
据了解,全时便利店成立于2011年,仅仅过了4年,即2015年,位于北京的店铺数量超越7-11。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