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arry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曾经被誉为创新事物的共享汽车如今被沦为了“骗子”类别:
2019年1月2日,在讲究好彩头的新年第二天,途歌出行创始人兼CEO王利峰在北京十里堡附近遭用户围堵,最后不得不向警察求助脱身。
讽刺的是,这样狼狈的他,在2018年12月5日还XXX100未来领袖峰会上,高谈阔落,发表了题为“It’s Time TOGO 不止于行未来可期”的演讲。
半个月后,途歌就被爆出押金难退,经销商上门追讨欠款,途歌的北京办公室一片狼藉,现场不断有人喊着:“途歌!还钱,途歌,还钱。”
按照对外披露的300万用户,每人押金1500元,途歌押金将近40亿元(实际用户可能会有偏差)可能被挪用,不能归还给用户。
在用户的眼中,他们眼中那个所谓的共享出行先行者、TOGO途歌CEO王利峰已然成了一个人人喊打的“骗子”。
此情此景,王利峰成了共享汽车失败的代表人物。
共享汽车潮起潮落
作为风口上的猪,共享汽车这股浪潮起的快,跌的也更快。
以该行业融资最大的公司途歌出行为例。
途歌出行的创始人为王利峰。
在创立途歌出行之前,王利峰在互联网广告和精准营销领域有6年的工作经验。2011年,他接触到互联网租车服务,开始转向这一领域,2013年创建了互联网打车平台“AA租车”,后来被收购。
2015年9月,王利峰创立分时租赁平台途歌。彼时,共享经济风靡一时,几乎所有人都言必称“共享”,在跟风的背景下,投资人也开始跟风投资,于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可以想象,途歌出行很容易就拿到了风险资本:
2016年8月24日,途歌获得拓璞基金数百万的天使轮融资;
2017年4月,真格基金、创投圈拓璞基金联合投资了4000万人民币;
2017年10月26日,途歌出行又获得了2220万美元。
与此同时,还有为数不少的共享汽车平台获得了资本的青睐。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共享汽车共获得融资764.59亿元,投资者中不乏蚂蚁金服、真格基金、贝塔斯曼等明星投资机构,共享汽车成为了共享经济领域获得投资金额最高的行业。
小二租车、巴歌出行、一步用车、PonyCar、Gofun、途歌等在2017年都获得了超亿元新的融资。如果单从投融资金额上来看,共享汽车已经取代了共享单车成为共享经济最大的风口。以途歌为例,截止2018年10月,累计融资超过5亿人民币,成为国内融资额最大的共享汽车平台。
2017年12月29日,摩拜投资的共享汽车也正式上线,在贵州试运营,据了解,首批上线的共享汽车均为新能源电动车。
在资本的助推下,共享汽车开始风靡一时,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路边,停车场出现了很多共享汽车的身影,各种各样带有共享汽车logo的车子在街上形形色色的出现,此外平台还有各种针对新用户的补贴,新用户免费以及各种充返优惠,一时间让很多没有车的用户放弃了购车的念头,决定长期“共享”下去。人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感以及对共享汽车便利性的认可,共享汽车一度成为近几年中国市场最大的热点之一。
作为一阵风,共享汽车来的快,显然去的也快。
伴随着共享汽车这个风口的破灭,曾经辉煌的途歌也在了共享汽车的浪潮下摇摇欲坠,行业在遭遇着洗牌,倒下的不止途歌一家:
2017年3月,友友用车宣布公司解散;
2017年10月,EZZY宣布公司解散;
2018年1月,北京易卡绿色汽车租赁公司出售100%股权。
2018年5月,麻瓜出行正式停止运营。
这到底是一场闹剧还是一场有价值的探索,至今仍是一个谜团。
骗子or先行者?
到底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出发真心想创业还是想借着风口捞一把?
总之,关于王利峰创业的动机,在创投圈,充满了对王利峰的争议——从需求的角度分析,大城市交通拥堵,车位不足,购车上牌摇号,限行限号等政策,共享汽车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因此,GPLP犀牛财经认为,共享汽车的存在背后是有站得住脚的原因的,资本的追逐也并不是盲目的,另外政策上对于共享汽车也是鼓励和支持的:
2017年8月,交通部、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充分肯定了共享汽车的积极意义,并明确指出对共享汽车涉及的车辆停放、充电基础设施等方面应给予扶持。除此之外,还鼓励分时租赁运营者采用信用管理替代押金管理。这一政策对于共享汽车运营商及用户来讲都是极大的利好。
然而,理想丰满,但是从执行角度来看一切却并不现实,充满了乌托邦的想象,正所谓我们高估了“人性”。
事实的确如此。
在共享汽车的落地发展方面,共享汽车注定了不可能一帆风顺。在GPLP犀牛财经看来,首先共享汽车是重资产重运用模式,是一门烧钱的生意,购车费,保养费,加油加电费,停车费,保险费,推广费以及运营人员费用,需要巨额的资本支撑;在盈利模式上,按照业内测算,想要保证盈亏平衡,一辆共享汽车每天被租赁的频次需要不少于6次,每次1-2小时,但事实上多家租赁公司数据显示,目前无法达到这个频率;
其次,没有形成规模化效应。共享汽车由于高昂的运营成本短期难以像共享单车一样,快速扩张,在市场上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品牌知名度。在共享经济专家看来,共享汽车绝大多数企业投放量不足500台。而行业专家认为:“共享汽车是规模经济,单个城市8000-10000台的投放量是达到盈利水平的门槛。过了这个门槛,意味着共享汽车的出行效率提升带来运营成本下降,从而实现盈利。尤其是一线城市,布局车辆还要解决牌照问题,更加困难。
以EZZY为例,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EZZY在投入500辆宝马i3做共享汽车运营后名声大噪,但影响力却不及倒闭来得快。创始人付强表示,在实际运营过程中,EZZY每做一单都要赔钱,融来的钱也很快就被花完,过高的运营成本和狭窄的盈利通道最终拖垮了公司。
从模式上来讲,目前,共享汽车赛道主要分为三大阵营,一是以整车厂旗下的出行平台,比如首汽的gofun,上汽的evcard 戴姆勒汽车的car2go;二是传统租赁车公司的分时租赁业务,比如神州租车旗下的神州共享汽车业务;三是途歌等互联网创业背景下的共享汽车公司。
在资本与盈利的双重考核下,互联网背景的创业公司成为了重灾区。
为啥会是互联网公司呢?
答案也非常简单,互联网公司的资金来源全都依靠融资,没有雄厚资本的支持,很难维持这门生意,而且共享汽车盈利模式尚未清晰,对投资人来说,看不到高回报肯定就选择了推出,不会等待那么长的时间。
对于其他类型的公司,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倒闭潮,但是,如果一旦测试其盈利遥遥无期,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其他公司也面临转型或者倒闭的压力。
新的玩家不断涌入赛道
“婚姻就是一个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围城》
共享汽车行业犹如围城,先行者的盈利模式处于迷茫想撤退的时候,传统车企却开始疯狂涉足这个战局,令人哭笑不得。
相对比途歌等互联网公司的遭遇,传统车企却在跑步进入。
在GPLP犀牛财经看来,车企不顾盈利困难的问题,投入到共享市场中,主要是基于两方面考虑:
第一方面是传统车2018年汽车产销量颓势尽显,汽车产业经济增长乏力。中汽协预测汽车市场整体产销增速低于年初预估,2018年全年将呈现2%-3%的下降幅度,明年国内汽车市场将停止增长,增速预计为零。所以,传统车厂布局共享汽车业务,一来可以去库存,二来可以提升品牌知名度;
另一方面,在出行大市场方面,很多传统车企也都开始了转型,摩范出行负责人表示:北汽就是从最原始的传统制造企业,向服务制造型和创新型企业转型的。
在经历这一轮大洗牌后,共享出行领域中一些中小玩家已经被迫退场,但不能否认共享汽车的市场仍然庞大。这门长期的生意,对于追求快速回报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可能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传统车企通过转型可以在共享出行市场中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呢?
行业人士认为,虽然短期内共享汽车行业面临重资产模式下盈利较难的问题,但是从长期来看共享汽车还是充满了想象空间,或许在达到规模经济的门槛之后,共享汽车将会迎来新的春天。
骗子还是先行者,让我们等待时间的答案。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