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GPLP君
这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大潮和风口之下,资本和创业者蜂拥而入,诸侯征战,好不热闹。这也是一个混沌初开的时代,对资本和创业者同样残酷,大多数闯入者都将在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下燃为灰烬。
战国时代,投资者和创业者如何才能避免在混战中沦为炮灰?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燃烧吧VC2.0” GPLP年会论坛上,投资圈大佬和创业明星从不同角度发表了精彩的观点。
国科嘉和合伙人陈洪武:战国时代,大多数涌入者都会烧为灰烬
我其实很喜欢今天这个主题,《燃烧吧VC2.0》。我个人从产业化方面的理解是,VC行业从原来的阳春白雪,只有少数人在玩的初期演变为产业快速发展期,从部委、各地方政府到上市公司老板、有钱人,甚至有很多银行的理财资金流入到VC市场,各种各样的人都冲进VC行业来玩,这可能就是VC2.0时代吧。
我有一个数据,在美国存活中的VC机构是3000个左右,真正活跃的大约有300个,真正赚钱的可能只有前面的50个,不会太多。而从2017年8月披露的数据来看,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3W家,备案基金7w只。美国与我国相比有如此巨大的落差,可以理解为美国是稳态的结构,而中国现在处于风起云涌的战国年代。国内各行各业的大拿都进来了,所以现在VC2.0是混沌的状态,但最终会进入稳态。到达稳态的时候,目前活跃的VC2.0绝大多数都会燃烧变成灰烬,这可能是必然的结果。
海尔资本执行总经理刘毅:生存的关键是比对手快一步
一个投资机构怎么在竞争下生存?投资都是依赖专业化团队来做的,首先做投资一定是要从全局去看,要投大概率事件,但是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成功不被淘汰。最重要的是从哪些方向努力,保证自己走在对手前面就可以了——就像我经常举的例子,两个人被老虎追,你只要跑的比另外一个人快就可以了。
从本质上说,还是看团队对大方向的把握能力。我经常给内部团队做培训,发现有人连趋势都没看清楚,看完企业回来告诉我这个企业非常好,但是这个企业为什么好?未来会不会好不好?他却说不清楚,这样的人能看到好项目吗?所以说,投资的本质是你能看到现在的机会在哪里,未来的机会在哪里。你要看下一个风口可能在哪里,哪一个时间点会风口转向。
最重要的,就像乔布斯说的,投资人要认识到自己可能是“愚蠢”的,始终保持饥渴,要始终坚持学习。趋势不是投资人找的,我们不要觉得自己是很聪明的人,要认识到自己可能是愚蠢的人,因为我们有时候看一个项目的时候,还不如创业者懂这个行业,这是很可怕的。
天弘基金天弘创新执行总经理高航:未来优秀投资机构必须具备的三个标签
vc2.0时代,一个优秀的投资机构要具备以下三个标签:
第一投资机构去中心化。我们一直在探讨,把去中心化的概念引入到投资机构里该是什么样的情况。如今,大家都在讲区块链,区块链本质的精神是去中心化、分布式,减少了很多不信任,而投资要解决的问题同样也是不信任的问题。母基金做投资也好,GP投项目也好,最大的问题是不信任,最主要的问题是信息的不对称。在天弘内部,我们也在跟阿里探讨,未来如何把信息流、商流引到区块链技术里面,整个资金流情况怎么跟区块链账本相结合。未来,母基金在考察GP的时候,可不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看你的记录。
第二,投资机构的商业化。大家看到,可能很多年前,台下坐的应该都是男生偏多,现在台下都是女生偏多,这是为什么?各家投资机构开始重视IR、PR,已经是一个混合业态了,投资机构不单单是资本运作的空间了,更多是业态的升级整合。
第三,投资机构专业化。过去,在整个行业里优秀的人才、优秀的项目比较少,但大家找到好项目的概念或者可能性更高,退出的可能性更大。现在不会像过去一样,一下散出二十个项目都能收出来,这种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了。未来,投资机构无论是内部配置还是外部整体战略,一定是极其细分化的,这个标签已经微小到不可想象的细分领域。比如单纯从教育行业来说就会分很多的种类,会演化3-5类基金。
大姨妈创始人柴可:很多投资人不懂什么是竞争
我自己作为创业者,被投资人问过最多的问题是:“你的竞争对手是谁?”我认为99%的投资人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心里面的答案都是不靠谱的,因为他自己都不知道竞争是什么。
什么是竞争?竞争包括直接竞争、间接竞争、补充式竞争和替代式竞争。竞争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一是对行业资源和用户源的竞争,第二是转化用户和加工资源方法的竞争。第三是管理方法和战略方向竞争。
补充竞争是指我做高端你做低端,替代式竞争是我直接把你颠覆掉。我认为所谓的直接竞争,首先是指我们所用的资源和用户源是一致的,一模一样。其次我们加工和转化这些用户和原材料的方法也是一致的,。最后的加工转换环节、商业闭环环节也一样,管理方法和战略方法一样。如果这三个方面完全一致,就叫直接竞争对手。所以说,大部分投资人在内部讨论的时候都应该想想什么是竞争,但是很多投资人没有想清楚竞争格局,乱投组合或者对比,因此我认为这是非常不专业的表现,这种现象在投资圈也非常普遍,比如很多人甚至把OFO单车和吉利汽车比做竞争对手,这点有点不可思议。
我特别喜欢一个投资人,他在考察创业项目时,有一些细节非常重要,会重点看管理团队的成本开支,报销过什么东西,为什么?因为你是创始人,如果你坐头等舱出行,开法拉利,那么这就说明创始人没有成本意识,过早享受,没有将专注力用在业务方面,或者业务方面有所偏失,所以这种公司肯定是不能投的。因此用这种方式去做投资的人非常聪明,他能找到管理团队的优劣,然后再用来验证,当然能不能赢是另外一回事,而不是问创业企业的成本意识怎样。真正的生存能力就是你要看清楚行业,想好投哪一种,然后去繁衍,寻找生存的道路。
神州数字资本合伙人范朝:凭一本白皮书打赢天下已经成为历史。
在未来的10年至20年间,我们比较看重的是AI和区块链产业。目前所投的项目除了聚焦在AI和区块链行业 ,还投资了大数据、金融科技等领域,主要是孵化和投资行业优秀的初创企业。在区块链领域,我注意到,从2017年开始,区块链变成了癫狂的状态。区块链技术本身而言没有什么过错,这个技术是在不停地迭代发展,这个行业吸引了很多优秀创业者,但不乏有部份贪婪获利人员,利用新行业的上升潜力做浑水摸鱼的事情有,从而影响了很多投资人的利益,这点是我很鄙视的。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区块链行业的话, 2016年年底一本白皮书可能就能拿到VC的钱。作为投资人来看项目的话,2016年年底看项目基本上是白皮书计划书,就能确定这个项目是投还是不投。因为那个时候计划书还是很少,而且能写出区块链相关白皮书的创业者,都是早期区块链的玩家,对其中的技术相对来说认识比较透,他们的意识还是比较超前的,想法比较创新的,这也是当时GP投资的时候比较关注的一点。
到2017年中期的时候,区块链泡沫开始产生,这个时候投资的方式或者关注点就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更关注的是团队的创始人怎么样,联合创始人怎么样,背景如何,在圈里的名声如何。因为区块链和别的传统VC是一样的,我们更希望投有知名度的,有潜力的创始者,因为这样的人会很注重自己在行业里面的标签、地位。
白皮书十本九本会变,但是团队不会变。这又引出一个话题,就是团队的稳定性也是我们判断的标准。到了2017年下半年,随着乱七八糟的项目出来,VC的标准又在变。新的标准是,项目不光要有很好的团队、很漂亮的白皮书,还要有实际应用的场景,有成熟的产品,区块链技术要与现有的产品完全的耦合,这样才可能会得到认可。
凭一本白皮书打赢天下已经成为历史。
蓝港资本合伙人任铮:投资人不能一味追逐热点
关于投资,我认为行业热点不断在变,但是我们还是要坚持我们的初心。我始终认为投资人一味追热点是错的,我们自己的初心是什么,我们要挖掘什么样的企业要有所坚持。
我们从去年开始,结合公司本身的特征,开始在泛娱乐领域,尤其是游戏领域找一些好项目。在这一点上,我们注重投资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协同作战。我们在看游戏项目的时候,对投资部门的要求是看团队,看股权结构,看未来方向,看到一些总体上可控的因素。业务部门会着重探讨文化,甚至切入到具体的UI设计和游戏的各种数据上。这样我们做出来的投资,至少不会是一个外行人做出来的项目。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