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车私有化协议解析:是腾飞的催化剂,还是续命的强心针?

6月12日,易鑫集团母公司易车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一致批准并正式与腾讯控股及Hammer Capital(黑马资本)组成的买方团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并协议。买方团将以每股美国存托股票(ADS)16美元的现金价格购买易车股票,总交易金额达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8.02亿元)。这意味着, 历经9个多月的筹备后,易车私有化终于瓜熟蒂落,并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正式从纽交所退市。

随着美股环境的恶化,畅游、58同城等中概股纷纷选择私有化,中概股的回归已是大势所趋。在这种情况下,退市后的易车选择在何处落脚,买方团手中的股票如何变现,尤其是回归后的易车发展趋势如何,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

美国收紧监管政策 中概股回流加速

这几年,中概股私有化并不罕见,从较早期的巨人网络、分众传媒、到现在的易车等公司都选择了私有化。从美股环境上来说,受疫情影响,3月份美股熔断了4次,以往高杠杆和高负债所营造出来的经济泡沫在疫情面前破裂,并迅速将影响传导到美国股票市场。可以预见到,在将来,会有越来越多中概股回归。

除大环境外,易车自身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同样不容忽视。近年来,随着国内车市竞争加大以及自身发展战略等问题,易车也在近两年陷入收益大减的境况。尤其是在今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国内车市出现了短暂停滞,汽车产业板块整体承压,汽车金融行业也受到了波及。一方面,汽车金融公司的放款量与汽车销量密切相关。随着一季度汽车销量的下滑,同期汽车金融公司贷款投放量也随之下降;另一方面,疫情的持续时间为消费者收入带来不确定性,短期内推动了逾期风险上升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易车的股价持续走低,以至于美股资本市场开始对易车的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加之愈演愈烈的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丑闻,中概股在美股的信任危机进一步加剧,以至于易车的处境也愈发的艰难。

于是,完成私有化并选择回归港股或A股上市,几乎成为了易车唯一的选择。

财报亏损营收下降:私有化是强心针还是催化剂

事实上,易车所遭遇的挑战,要远比我们想象的严峻。

据其财报显示,易车2019年全年净亏损约1.70亿美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约480万美元),并且数字在持续扩大,而2018年全年净亏损约9760万美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约1.34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发布确认私有化消息的同一日,易车还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的财报。财报显示,易车2020年Q1的营收为17.4亿元(2.455亿美元), 上年同期为27.3亿元(3.86亿美元);净亏损为8.322亿元(1.17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净收入3250万元(460万美元)。

具体来看,报告期内,易车来自广告和订阅业务的收入为7.75亿元(1.095亿美元), 上年同期为8.97(1.267亿美元);来自交易服务业务的收入为8.50亿元 (1.20亿美元),相较上年同期 16.5亿元(2.330亿美元)下降近50%,来自数字营销解决方案业务的收入为1.13亿元(1,60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1.88亿元 (2650万美元)。

疫情虽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易车的业务模式单一已经是历史问题。易车的营收主要由特色服务与广告业务两部分组成,但这两部分业务在行业内都不够具有竞争力。当流量池潜力见底,行业销量封顶时,易车传统业务的内容-用户-流量短板将被暴露的更彻底,传统业务市场份额很可能继续萎缩。

由于连年亏损,易车市值大幅缩水至10亿美元,仅为其市值高点的10%,已经游离到了被美股强制退市的边缘。因为根据美国股市的规定,公司如果超过5年经营亏损,就将触发强制退市程序。尽管亏损幅度在收窄,但易车已经达到强制退市的条件。

如果说,短期困境可以用疫情来解释的话,连年亏损只能说明易车自身发展出了重大问题。长期以来,易车运营成本高、流量变现率低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加之垂直内容平台逐渐过时,易车原本的生态模式急需变革,内容也成为了该公司的一大痛点。

这些痼疾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易车即便在私有化后成功登陆港股或A股,也很难得到股民或机构投资者的信任。

落脚点难寻 易车退市后归属何方

私有化后就能“回家”吗?事情根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从股价溢价来看,国内A股显然是最佳选择。然而,问题在于,A股市场连续三年持续盈利的准入门槛,易车目前很难迈过。

特别是,在广告和订阅业务连年受挫的情况下,易车想要在短期内扭亏为盈,更是难上加难。以2020年第一季度数据为例,报告期内,易车来自广告和订阅业务的收入为7.75亿元(1.095亿美元), 较上年同期的8.97亿(1.267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3.6%。也就是说,易车的主营业务不仅始终未能取得突破,反倒呈现出日益式微的疲态。加之私有化之后的盈利难度很大,要达成回A要求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

与此同时,港股市场眼下也是风云激荡。市场人士认为,目前港股仍有风险因素需要关注,包括疫情发展以及外围局势。永丰金融指出,香港股市目前估值吸引已经是有目共睹,但短线恐怕还将困在两万三至两万五的区间内,缺乏足够的动能。只有突破两万五的区间支持,才能确认后市能进一步走高,否则随时有进一步下探空间。

香港第一上海证券首席策略师叶尚志也表示,近期焦点有所回转至环球疫情以及宏观表现方面,是引发股市在弹高后掉头回落的触发点。股市现时已偏高了是最根本的原因所在,在短期反复、震荡过后,延续向下发展运行估计依然是大概率。

在这一背景下,易车选择上市恐怕很难得到一个理想价格,敲锣即破发恐怕也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腾讯代表的买方团之所以还要收购易车,一方面是存在抄底的心理;另一方面,也有专家分析,腾讯事实上是冲着易鑫——易车汽车金融子公司去的。财报显示,2019年易车金融子公司营收58亿元,同比增长5%;经调整净利润达4.39亿元,同比增长27%,通过收购易车达到控制其汽车金融子公司的目的,腾讯是否只是为了补足汽车金融领域的空缺还未可知。

私有化是新征途的冲锋号 还是落幕的钟声

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选择私有化回归国内上市,这样的故事事实上已经演绎过很多次。

2013年分众传媒从美国退市,在一众财团的帮助下完成私有化,当时市值为26.46亿美元(约180亿人民币),PE不到5倍。2015年9月,分众传媒借壳七喜控股回A上市,交易对价逾400亿元。之后顶着“海归”的光环,市值一度飙升至2700亿元。可上市5年,年盈利从最高60亿元减至18.75亿元,今年一季度仅3788万元,市值也仅800亿出头。更有那暴风集团,回到国内市值最高飙升至400亿元,如今濒临退市,市值跌落至7亿元,实控人冯鑫锒铛入狱。

中概股私有化回归自然是为证明身价,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否则很有可能变成一场无聊游戏。

更何况,腾讯此番大手笔的收购正在在意的是易车汽车金融子公司,母公司易车的存在似乎可有可无。如果真是这样,易车被收购之后恐怕也只能伏低做小,很难得到来自腾讯的资源倾斜,未来发展前途不甚明朗。

随着私有化的落地,易车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0-06-29
易车私有化协议解析:是腾飞的催化剂,还是续命的强心针?
从美股环境上来说,受疫情影响,3月份美股熔断了4次,以往高杠杆和高负债所营造出来的经济泡沫在疫情面前破裂,并迅速将影响传导到美国股票市场。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