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勇
从大环境来看,P2P行业在经过重拳整治后,已经淘汰了诸多网贷平台。而剩余的网贷平台,则不约而同地“蛰伏”起来。而就在近日,包括宜聚网、魔贷金融车贷等为代表的车贷平台,都还在宣扬着自身的安全、风控特性。甚至它们还不断为新手小白等提供投资建议,或者给出自己对车贷行业的认知。但事实上,车贷行业也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上。
事实上,车贷有着鲜明的特点。就车贷本身来看,相比于其他网贷业务,车贷业务具有借贷期限短、流动性强、综合收益率较高等特性。为此,车贷也成为不少网贷平台优先配置的资产。但就目前车贷行业来看,新一轮洗牌已至。众多车贷平台纷纷倒下,前路充满艰辛。笔者认为,目前车贷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需要真正看破迷雾后重装上阵。
新一轮洗牌已至,行业遭遇惊涛骇浪
一直以来,车贷行业都不是一个很“顺利”的行业。仅仅从网上曝出的各种负面事件看,车贷行业就充满了曲折。但是这似乎并不影响资本市场对车贷行业的“宠爱”,后者在此前的一段时间中呈现了突飞猛进的态势。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2016年底涉足P2P车贷业务的平台数量大约在1000家左右,而到了2017年,车贷平台数量到达顶峰,存数达到1741家!可以说,仅仅一年的时间车贷行业就从“蓝海”冲刺成为“红海”。热钱的涌入,造就了车贷平台的鼎盛。众多车贷平台展开了疯狂的厮杀,不断尝试在这一市场能够抢占下更多的市场份额。
但好景不长,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车贷行业就遭遇到“惊涛骇浪”。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P2P网贷行业涉及车贷业务的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945家。也就是说,不到一年时间车贷平台的数量就被“腰斩”近一半。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还远远不是结束。据网贷之家之前发布的不完全数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初,涉及车贷业务的P2P平台仍在运营的只剩859家。而仅仅过了一个多月,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仍在运营的车贷平台仅剩340家。
从鼎盛时期的1700余家到现在的300多家,车贷平台整整缩水了八成以上!甚至就在近段时间,车贷平台宣布清盘退市已是寻常之事。如,金牌理财、节节贷、萌芽金服、联邦金控等,都发布了清盘公告。
这样的现象,是当初车贷平台层出不穷时所不敢想象的。当然,这也意味着,车贷行业新一轮洗牌已至。那些不能适应监管政策和市场形势变化的车贷平台,注定会被淘汰出局。
不过我们也应当看到,绝对数量上的减少并不意味着车贷行业整体已经低迷。毕竟车贷平台数量的减少,只是意味着不合格的已经被业界和大众摒弃,而那些优秀的车贷平台还是会受到人们的青睐。
数据显示,虽然车贷平台已经“死伤惨重”,但车贷的交易额却在增长。整个2017年车贷的总规模为2477亿元,同比还增长了36.7%。究其原因,在于目前车贷行业已经显现出明显的头部效应。网贷之家发布的报告指出,2017年依赖网贷行业车贷业务集中度一直维持在48%以上,而2018年以来集中度则均在50%以上,集中度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在不幸中还蕴藏着增长,或许对于车贷行业来说,也是保留了一份希望。
展开错位竞争,深耕金融链为突破口
笔者认为,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监管力度的持续加强,车贷平台的存量淘汰速度还将进一步加快。而这对于车贷行业来说,实际上是一次“换血”。在去芜存菁的基础上,保留更多有实力、有信誉的车贷大平台,对于行业发展和大众来说都是好事。而且伴随着汽车消费的进一步攀升,车贷行业的未来依然是光明的。
但在数百家车贷平台竞争的大环境下,要想真正脱颖而出也绝非易事。车贷平台要做的就是能够真正破除发展十字路口上的迷雾,再重装上阵。如,此前车贷平台上的业务模式较为单一,主要是以车辆抵押为主。由此导致车贷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行业集中度不断增强——毕竟越有钱的玩家就越能在更多市场铺开。
而在监管趋严这一高压线不变的情况下,车贷平台的规模化、可持续发展绝不能仅仅依赖于车辆抵押来完成。车贷平台的突破口在于深耕汽车金融链,并展开错位竞争。简单来说,车贷平台可在现有车贷业务的基础上围绕新车、二手车、汽车后市场进行汽车金融产业链布局。最终形成规模效应,保持自身的高速、长远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的是,汽车互联网金融领域范围比较广泛。新车销售流通、消费和使用、维修养护,二手车交易和租赁以及汽车的后市场等环节,仍然存在大量的金融服务需求。比如,汽车后市场就有汽保行业、汽车IT行业、汽车精品、用品、美容、快修及改装行业。而随着大众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在信用消费的不断驱动下,车贷平台有望在汽车后市场业务得到快速发展。
笔者认为,从纯粹的车贷市场转向整个汽车金融产业链。相比之下,后者的广阔市场前景是毋庸置疑的。一成不变的做法,只会让车贷平台陷入泥淖中无法挣脱。只有打破旧思维的桎梏,才能迎来一个真正具有希望的未来。
而随着新鲜血液的注入,车贷行业将获得驱动自身前行的新动能。在不断契合时代、监管政策、消费需求的大背景下,车贷行业有望迎来全盘革新。
【科技说说】百家号签约自媒体、搜狐科技金牌自媒体。他不仅具备创造10W+阅读文章的能力,同时还是累计阅读量超过10亿的自媒体之一。商务合作及内容转载,请添加微信:liuyong-hexun。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