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勇
近年来,随着巨人网络、360的成功回归,加之近期监管层频频伸出“橄榄枝”,让“BATJ”巨头们通过CDR方式回归A股成为必然。
而从药明康德在A股顺利快速上市,到富士康36天神速过会,再到独角兽企业们纷纷“衣锦还乡”,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在中国2025经济战略背景之下,中国资本市场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衣锦还乡背后的故事
我们知道,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由美国引发。十年过去了,虽然美国经济没有显著增长,但美国股市却屡创新高,特别“创业板”纳斯达克指数在全球创业板市场独树一帜。
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美国股市不仅吸收了其国内像苹果、谷歌、脸书、亚马逊等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科技巨头,还能容纳外围诸如阿里、京东、百度等我们百姓耳熟能详的中国科技企业。这些独角兽企业不仅给美国投资者带来了巨额回本,还吸引了世界巨大的资本投资美国市场。
而在美国之外的中国香港,金融资本市场制度完善的香港股市最近也在大力改革,欲吸引全球各地的独角兽企业拥抱港股。
众所周知,香港联交所基于维护广大普通股东权益的考虑,一直秉承“同股同权”的原则,这让许多企业无法赴港上市。但在新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港交所在痛失阿里之后痛定思痛,断然进行重大改革。
4月30日,香港联交所革新了上市制度,允许“同股不同权”的新经济公司、未产生营收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股上市。
那么,港交所为什么痛下决心,毅然改变一直秉持的核心理念呢?这其实是为了不错过下一个“阿里”,为了吸引国内更多诸如“BATJ”这样的独角兽企业加入港股,从而为香港经济创造更多活力。而“同股不同权”的小米获批香港联交所上市,或许被看成是香港联交所此次改革斩获的“第一单”!
着眼于中国内地,情况又是如何?
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脚步又能否跟上“BATJ”巨头们的发展步伐?这显然存在各种争议。要知道,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改变这个世界。而以“BATJ”等为代表的一大堆新经济公司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年轻的A股资本市场与“BATJ”这些四新企业对资本的需求自然而然产生了一些矛盾。
笔者认为,当上述所说的这些矛盾还没来得及解决之前,为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并与发展多年的国外互联网企业一较高下,以“BATJ”为代表的中国独角兽企业,自然而然就选择了港股或千里之外的美国股市。这就是为何众多国内互联网巨头、一大批科技独角兽企业没有在A股上市的原因之一。
而现在,中国管理层只需稍微修改A股上市制度,通过CDR就能吸纳优秀的“海外”公司在国内上市,让“BATJ”大佬们终于可以“衣锦还乡”,回到祖国的怀抱。
BATJ回归众望所归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经验。从上世纪我国百年的屈辱历史,到现在中东的叙利亚;从美国发起贸易战,到宣布制裁中兴;我们有理由相信,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2025阶段性目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工业革命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要发展自己的“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而“BATJ”为代表中国“四新”企业,他们代表了高科技、互联网、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方向,拥有核心技术竞争优势,这正是我们国家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所需要的。
笔者认为,从国家层面来说,为了经济的转型,为了2025战略目标的实施,国家需要这些代表了“四新”独角兽企业回归A股。而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为了优化我国资本市场结构,提升A股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吸引力,国家需要这些影响力重大的独角兽们在A股绽放光彩。
从美股纳斯达克的一枝独秀,到我国香港联交所的大刀阔斧改革。可以看出,吸引更多“BATJ”等优质企业巨头,不仅是交易所之间的战争,也是各国资本市场之间的战争,更是国家经济活力与否的战争。
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说,“BATJ”巨头们的回归,我们可以享受他们的成长分红;对于一级市场来说,独角兽的回归会给大型券商创造更多收入机会。
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吸收“BATJ”等新型企业不仅有利于优化国内上市企业结构,从传统重工行业到“四新”,还可以改善上市企业质量,促使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慢慢被边缘化,从而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在国际上的吸引力。
而最近证监会和上交所以及深交所一系列的表态及在CDR方面的行动,被看成是A股市场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里程碑。
除此之外,国家后续肯定还有更多利好A股资本市场的动作出现。有业内人士指出,监管层有意向通过一揽子政策改革,力争把第二批中国高科技企业中的优质企业留在国内。而熟悉中国本土资本市场的“BATJ”等纷纷表态衣锦还乡,无疑是他们从中嗅到了机会,中国资本市场的春天来临的机会!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