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让他们找到了回家的路

2012年5月3日,宁波市福明派出所在辖区内发现了一位走失的老人,因为精神障碍的原因,老人无法说出自己的名字,也不知道儿女亲属的联系方式,最终老人只能长期滞留在宁波市精神病院,并取名“救助295”。

七年后的2019年12月11日,一对中年夫妇来到宁波市救助管理站,想要找回走失多年的母亲。当工作人员把残疾证上的照片录入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人脸比对的结果显示与编号为“救助295”的老人相似度高达90%以上。随后夫妇来到宁波市精神病院,见到了失散七年半之久的母亲。

原来当年走失的老人名叫王雪交,2004年随女儿从安徽阜阳来到了浙江宁波,因为多年的精神疾病,老人的智商已经和小孩子差不多。在老人滞留期间,宁波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多次前往精神病院和老人交流,但老人一直无法准确说出自己的名字,也始终无法联系到老人的亲人。

七年半后的母女重逢,让王雪交和家人过上了久违的团圆年,而创造这一奇迹的正是很多人已经不再陌生的AI

2016年底百度与民政部合作的AI寻人平台上线,尝试通过人脸识别功能帮助提升寻人的效率。2018年11月,为了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信息化建设,提升救助机构身份核查和寻亲服务能力,民政部与百度合作在全国100家救助站开展为期一年的人脸识别试点,宁波市救助管理站就是其中之一。

据宁波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现场介绍,过去三年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9665人次,其中街头危重病人、精神病患者多达1706人次。因为精神障碍等特殊原因,这些被救助人员无法准确表述自身信息,导致长期滞留在救助站、医院。

人脸识别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为这些走失人员带去了与家庭团圆的希望,安徽老人王雪交就是其中之一。

通过百度提供的人脸识别技术接口,每次有被救助人员进站,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会先用人脸识别功能进行排查,快速与数据库中的走失人员数据进行比对,极大地提高了救助效率。截止到2020年1月1日,百度AI寻人平台已经进行39万次人脸识别比对,帮助一万多名走失人员找到亲人。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表示:“感谢百度公司与民政部长期以来非常高效和密切的合作,人脸识别技术在救助寻亲工作中的应用,打破了时间、区域、沟通障碍的限制,帮助大量走失人员很快地找到家人,与家人团聚是最温暖的事情。希望更多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到救助寻亲工作中来,帮助更多走失人员回家。”

据了解,民政部救助系统内的人脸识别功能将在全国逐步落地,覆盖1623家救助管理机构。同时,百度将会加大对AI寻人精准信息推送的流量支持,帮助更多潜在需求人群了解和获取寻人服务,帮助更多家庭重新团聚。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0-01-20
AI,让他们找到了回家的路
2012年5月3日,宁波市福明派出所在辖区内发现了一位走失的老人,因为精神障碍的原因,老人无法说出自己的名字,也不知道儿女亲属的联系方式,最终老人只能长期滞留在宁波市精神病院,并取名“救助295”。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