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在10月上旬召开发布会的谷歌,如约举办了2017年的秋季新品发布会,并一口气发布了8款硬件产品。这家以搜索引擎起家的科技巨头,经过长达十年的布局之后,终于有了硬件公司的雏形。
事实上,这并非是谷歌的任性之举。Google 新任CEO 桑达尔·皮查伊曾多次强调谷歌的新战略,即当下的谷歌正是从Mobile First 转向AI First。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握Android的谷歌一直站在硬件金字塔的顶端,然而在人工智能的风口下,谷歌正在完成从硬件化到智能化的转型。
谷歌的硬件全家福
就在半个多月前,谷歌和HTC达成了一项11亿美元的收购协议,企图通过收购 HTC来增加自身的硬件研发实力。相比于多年前收购摩托罗拉又转手卖给联想的“闹剧式”收场,谷歌对于硬件的态度已然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在刚刚结束的秋季新品发布会上,谷歌先后发布了Pixel2、Pixel2XL、Pixelbook、GoogleHomeMini、GoogleHomeMax、GoogleClips、Buds等8款新品,涉及手机、电脑、智能音箱、手写笔、智能摄像头等等,业已完成了硬件全家福的雏形。或许对于谷歌而言,这些硬件都还只是载体,因为几乎所有硬件产品的差异化均在智能化的服务,比如具备翻译功能的无线耳机,智能拍摄记录生活的Clips相机。
但硬件在谷歌的策略中越发的重要。一个既定的事实是,Android系统占据了手机市场80%左右的市场份额,但得天独厚的的谷歌并没有生产出一款让市场认可的手机,反倒是iPhone 占据了手机市场八成以上利润,并一直作为智能手机业内标杆的存在。
收购HTC的手机业务,则是谷歌改变这一现状的又一次努力,此前的Nexus系列多由HTC、三星、华为等代工,在最新的Pixel系列上,谷歌正在掌控越来越多的自主权。
当然,也有人为谷歌的硬件策略给出了另一种解释,谷歌需要“多个品类的硬件终端”来为它的机器学习系统收集数据,同时让它们充当智能数字助手平台。不过,从谷歌硬件产品的分布来看,毫无疑问的指向了苹果。
和苹果越来越像的谷歌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AI驱动的多场景互联,传统的时间秩序正在崩塌,谷歌所缺少的以及苹果所擅长的,恰恰是“生态”。特别是在亚马逊等新对手崛起的背景下,谷歌的新战略是更多设备的智能互联,优先的模仿对象便是苹果。
最能体现这一策略的,或许还是Pixelbook的出现,尽管原始的Chromebook Pixel在2013年就已经上市,且成绩难言差强人意,Pixelbook依旧是谷歌为弥补生态闭环做出的尝试,作为第一款搭载Google Assistant的笔记本电脑,谷歌还特意在键盘上为语音助手设计了专用的唤醒键。联想到手机、智能音箱、无线耳机、智能摄像头以及半遮半掩的Nest,至少谷歌在场景上已经无限逼近苹果。
KPCB发布的2016互联网报告指出了巨头们的意图,美国市场语音助手的主要使用场景是家庭(43%)、汽车(36%)、随身路途(19%)和办公(3%)。在最基础的家庭场景上,苹果、谷歌、亚马逊,包括国内的阿里、百度等正在不遗余力的培养用户习惯,而在汽车场景上,苹果、谷歌等也在不断向车企输送自家的语音助手服务。
原因不难理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基础交互方式是多点触控,到了AI时代,人们需要更加便捷无感知的交互方式,比如语音、手势、视觉等,实现这些情景的载体仍然是硬件。
谷歌对苹果的“模仿”不止在硬件研发上,还涉及硬件标准的制定,典型的就是“Made for Google”计划,先是允许合作厂商生产手机相关的配件,然后谷歌对这些第三方配件进行认证,让第三方配件有了质量和安全的保障,并且这些配件即将上线谷歌的Google Store,与苹果的MFI认证如出一辙。
谷歌要抢夺智能化的船票
桑达尔·皮查伊在发布会上的演讲说出了谷歌的隐忧和野心:在AI时代,谷歌不是要做一个大后方,而是要亲历战阵,主动以硬件去推动创新。一方面是谷歌对Android系统的失控,开源的环境很难像苹果那样牢牢抓住每一个入口;另一方面,亚马逊凭借Echo智能音箱抢占家庭场景的成功,重新激发了谷歌对硬件的认知。
究其根本,谷歌想要抢夺智能化的门票,以挽回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失利。
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愿景离不开“用户”和“生态”两个词,但在“用户数=资金价值”的公式中,谷歌赖以生存的实现方式一直是广告,反观苹果已经在硬件利润、增值服务等方面形成了良性的营收比例。AI让谷歌看到了新的机会,甚至萌生了“用户数+算法=最为强大的AI闭环”的新公式,尤其是Android的糟糕表现让谷歌警惕的发现硬件才是新时代的船票。
谷歌的优势不无明显,在知识图谱、自然语音处理、翻译、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AI核心技术上,谷歌始终走在科技公司的最前沿。不过这些服务的最终落地需要的是硬件的支撑,相比于苹果数亿台激活终端,谷歌才刚刚迈出第一步。
已入驻搜狐、百家、界面、虎嗅、钛媒体、雪球、知乎等30余家平台。
Alter聊IT,通俗易懂 不是砖家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